记忆里的邵阳方言2025-06-20
标签:
记忆里的邵阳方言作者毛里林封面图源百度 |
分类: 文化与语言 |
记忆里的邵阳方言
毛里林
“小白兔,白又白, 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爱吃菜, 蹦蹦跳跳真可爱”。这首朗朗上口的儿歌不时唤起我童年时代的美好画卷:在湘南邵阳一带,小白兔常常在村前屋后活蹦乱跳、在开阔的山坡上三五成群来回奔跑。
作为省医疗工作队队员,母亲曾惠芬常年在常德澧县从事繁忙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我被寄养在姨娘曾兰芬家,直至上小学一年级都是在邵东佘田桥杨桥乡姨娘家度过的。后来,又在佘田桥镇的邵东四中读过两年的高中(表舅曾勋在该校任教,一直照料我的生活)。对于我来说,邵阳话是那样的亲昵,那样的熟悉。尽管我如今讲一口流利的“德语”,也听惯了英语,但是宝庆话还时不时地在我的耳边“徘徊”。 就语法而言,邵阳话与普通话几乎没有差异。然而,邵阳方言里的词汇却拥有众多的地方色彩,十分的耐人寻味。
古称“宝庆”的邵阳市(Shaoyang City)位于湘中偏西南,资江上游;东与衡阳为邻,南与永州和桂林接壤,西与怀化交界,北与娄底毗连。邵阳市属湘方言区。作为老湘语、邵阳话与衡阳话较为接近,亦与西南官话也较为相近。
邵阳方言,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大多是不分的。“津”与“京”,“根”与“耕”,“因”与“英”读起来没有丝毫差异。邵阳话里根本没有后半高不圆唇元音,普通话里的这个元音,邵阳人多数读成后半高圆唇元音,如“哥、渴、鹤”,少数读成前半高不圆唇元音,如“格”“客”。普通话有uo韵母的,邵阳话总是把u丢掉。如“多、果、火、扩、做、琐”等。普通话有üe的,邵阳话读成io, 如“药、跃、乐、钥”。
邵阳话保留了入声字,但和闽粤方言不同,这里的入声字后面没有闭塞的辅音,因此可以延长,调值33。实际上,邵阳人讲话调值总是比普通话同类的稍低一点,而说话的速度又稍快一点。虽然普通话在语法方面和邵阳方言没有多大差异。然而,就词汇而言,邵阳话有许多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邵阳方言里有别于普通话的词汇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与普通话有相似或相联系的字词 普通话“女婿”,邵阳方言说“郎巴公”,后者中的“郎”似乎与“女婿”有关联。普通话“晚上”,邵阳方言是“夜里家”,不难理解,“晚”对应“夜”,更有趣的解释是晚上就呆在家里。邵阳话“睏眼闭”就是普通话里的“睡觉”,我们可以把睏了就想闭眼睛与睡觉自然地联系起来。另外,普通话里的“拳头”多多少少与邵阳话里的“锤巴子”有点联系,即“拳头”相当于“锤子”。普通话里的“馄饨”,像其它地方的方言一样,邵阳方言也说成“饺子”。
二是,与普通话没有任何关联字词 普通话“这些”,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怎么就变成了邵阳方言里的“果滴”。普通话的“漂亮”变成了邵阳话的“乖塔”,人们百思不解:难道漂亮就像一座“听话的塔”吗?普通通话里的“结冰”竟然变成了邵阳方言的“起钩子”,谁会想到“冰”与“钩子”又有什么关联呢?
部分邵阳方言与普通话对比表
|
普通话 |
邵阳方言 |
普通话 |
邵阳方言 |
|
青蛙 |
麻怪 |
你这个傻瓜婆 |
你果扎哈醒婆 |
|
大家 |
代丝 |
你 |
几 |
|
蟑螂 |
偷油婆 |
喋喋不休 |
井倒色得 |
|
找对象 |
筛毛 |
自以为是 |
泥起杂味 |
|
一塌糊涂 |
一阔湖 |
打赤脚 |
打掐脚 |
|
叫化子 |
窖发子 |
很讨厌 |
蛮带厌 |
|
厕所 |
毛四 |
(打牌)输光了 |
爆谷里 |
|
没意思 |
点冒味 |
没错 |
莫造 |
|
去那里玩 |
到那里切海 |
不肯 |
恩的肯 |
|
怎么办 |
何嘎办 |
找到 |
擒到 |
|
一点点 |
滴滴者 |
男孩子 |
伢啧 |
|
去逛街(或散步) |
切压马路克 |
窟窿 |
俺骨 |
|
膝盖 |
膝菠罗 |
女孩子 |
妹几嘎(隆回) |
|
很甜 |
亲甜 |
和儿媳有染的公公 |
拔挥老子 |
虽然随着交通日趋发展和人口流动加速,邵阳话日渐向普通话接近。但是,作为一个对邵阳有着特色情感的人,我衷心希望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邵阳方言能传承下去,永存在中华地方语言文化的宝库里。
参考文献:
毛里林 “与‘兔’为伍的成语和习语”2023-03-15《教学考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