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儿这两天总是要求睡小床,因为蚊子多,我们会说服他到大床来睡。半夜,小鱼儿惊醒,突然哭闹着非去小床睡不可,哄了一会儿没用后,我认真地对他说:“可以,小鱼可以去睡小床,但妈妈不想被蚊子咬,所以要在大床睡。如果小鱼要去小房间,就只能一个人睡了。”
小鱼儿自然不肯,缠着我非让我陪他一起去。我平静地和他解释着我不愿意过去的原因,最后小鱼儿开始耍赖了:“我要去,我一定要去!”
我跳下床,说:“好的,妈妈带你过去,但你睡下后,妈妈还是要回来的。”执拗的小鱼儿答应道:“好的。”
我开了灯,带他走出主卧。小房间里黑乎乎的,有些吓人。小鱼儿犹豫了,又开始缠我陪他,我依然肯定地拒绝了他的要求。小人儿扭着身子,都哭出了一身汗。
看他不再说话,我乘机问他:“要不嘘嘘一下,我们回去睡觉吧。”小鱼儿有了台阶,抽噎着说:“好的。”
回去后,小鱼儿一定要我抱着他睡,为了照顾他的情绪,我答应抱他三分钟。我抱他在飘窗上坐了会儿,他的呼吸渐渐均匀了,小手也慢慢垂在了身边。我将他抱到床上,他一挨床就立刻哭闹起来:“妈妈抱着,妈妈抱着!”我把手臂枕在他小脑袋下,另一只手环着他的背,并且让他的腿搁在我腿上,好像抱着他那样。小鱼儿不接受这种抱法,不依不饶地哭喊:“坐着抱,坐着抱。”我拍着他的背告诉他:“妈妈也累了,想睡了,妈妈也要和小鱼一起睡,但妈妈会一直抱着你,好不好?”
不知道是他累了,还是他已经明白我的坚决,我说了两三遍,他就不再吵嚷,渐渐安静下来,很快进入了梦香。
我说这件事,其实代表了我一直以来的一个原则:妈妈和你一样,也是人,妈妈不愿意做的事,你也不能逼我做。
有时,吃饭的时候,小鱼儿硬要我们陪他玩,我们就告诉他:“爸爸妈妈饿了,想吃饭,小鱼儿不饿,可以先自己玩会儿。”小鱼儿哪儿有那么听话,为此痛哭过两回,哭地回肠荡气。我们都平静的让他先哭一会儿,我们先吃饭,小鱼儿也是个小人精,变哭便观察我们,我们稍微有些注意他,他便嚎哭地更加大声些。
鱼爸的意思是,既然做规矩,就要做到底,他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让他继续哭。我同意一半,规矩一旦做了,确实要做到底,但做小鱼儿的规矩还是得注意方法,因为他是个倔孩子。如果一直不理他,那就成了冷暴力,对孩子心灵的伤害会很大。不妨让他哭会儿,瞅准时机,给他台阶下,并且让他明白我们这么做的原因。
我只是告诉他:“我们饿了,所以要吃饭,你不能因为自己想玩就不让我们吃饭,这太自私了。”
但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他提出正当的要求,父母必须尽可能满足,而不能用忙、用累去搪塞。鱼爸在这点上做的比我好,他是个耐心的爸爸。
写到这里,我也担心会不会有人说,有蚊子就打嘛,为什么要大半夜折腾孩子呢。我想说明的是,这不是有没有蚊子的事,只是在面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时,能否有一个原则——合理的同意,不合理的拒绝。不管有没有蚊子,我都会拒绝他半夜换房间的要求。
尊重不仅是父母对孩子,也是孩子对父母,有平等,方有尊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