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风遗忘的树
风遗忘的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628
  • 关注人气:1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喜事

(2006-05-18 22:23:46)
分类: 温柔的时光
爸爸说舅公舅婆请我们吃饭,小叔叔小姑姑都来了.于是我就乐呵呵地去了,到了那里才晓得是要参加小叔叔的婚礼.喜事我头也没梳,穿的乱七八糟地就去了.简直丢死人了.幸好来的人并不多,更像一场小型家庭聚会.我看到了14年未见的小姑姑.14年前活泼美丽的小姑姑稍微有些发福了,但美丽依旧,照看着小弟弟杨杨的小姑姑看上去分外温柔.而杨杨像个小绅士,乖的不得了.于是突然生出一个愿望,假如有个小孩,就把他带到国外去养.我很想让孩子有个健康宽和又民主的成长环境.在我看来,庞大繁杂的中国家庭以及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礼节来往本身就是一个BT的牢笼.孩子在溺爱里没有自主权地长大,懂得如何讨人欢喜,能够熟稔地应付于各种场合,却不懂起码的礼仪没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这样的孩子简直是怪胎.中国的孩子有思想,这种思想却不健康。他们过早地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过早地学会防范与撒谎,过早地学会在长辈面前一点都不天真地卖弄自己.
席上,小可说假如在中国实行国外的教育模式也许中国的孩子可能会更像孩子,我说国外的教育模式在中国根本无法实行,中国人口口声声喊着教育改革,改革形式也确实是花样层出不穷,这不,明年教材又要换.中国学生不缺知识,相反我觉得中国的学生知识过剩,学生们用近20年时间中的大部分来学习各种知识,而其中的大部分只用来在20年后的漫长岁月慢慢被淡忘.中国的教育重深而不重广,重结果而不重方法.我分明记得我把数学当天书来背,最后也背出了成果考上了大学.在中国,不能不应试,经济水平的限制,工作岗位与就业人数的反差,不靠应试来淘汰人用什么.中国对人是采用批量生产批量验收的.刚开始脱离流水线的大多数到最后都归不了正位.20年之后直接丢进社会的染缸里给着个色,基本保证每个人深深浅浅都带上点黑色,偶尔有个别不黑的,下头的人就会死拖赖拽地想尽办法让其与自己同流合污.这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是一同跳出染缸,而是尽力使每个人都和自己一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