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这种生活
翻开各种时尚类或是专业杂志,非常欣喜的发现瑜伽已经是人们生活中的“主题歌”了,回想想多年前提到瑜伽时,人人脸上都是茫然或是“略知一二”的表情,如今,出现在健身房和瑜伽馆的瑜伽教学也越来越专业,人们对瑜伽的理解已不能只停留在“姿势”和“呼吸”的肤浅概念上了,随着练习,练习者和教学者都会发现自身的许许多多的明显的好的变化,很多人说“我变健康了”“我的心态好些了”“我变得年轻了”。。。。。但是为什么会这样?想过吗?
瑜伽是一种一定需要自我亲身经历的练习,一种生活状态,没有谁可以只是照本宣科而能把瑜伽的真正含义向学员解释得十分清楚,所以瑜伽作为一种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作为一种修行方式在几千年前,都是由老师言传身教亲自教给自己的学员,直到中世纪的有一天,一个叫Patanjiali的瑜伽哲学家把瑜伽写成了“教科书”——《瑜伽经》(yoga sutra)。《瑜伽经》就向提供给人们一副走向健康生活之路的地图,人们看着这副地图便可以最终找到健康、快乐的源头,其中,人们发现瑜伽之路被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比喻成为“台阶”,人们需要走八个台阶,才能到达真正“无我”“天人合一”的最高精神境界,如今你不必每天都苦思冥想什么才是那种“境界”,不必为自己达不到某种状态而叹息、失望,瑜伽只想告诉你:尽力而为,过好现在,当下的一切都是最真实而重要的;不要为解决不了的困难苦恼、不快乐!努力、真实并快乐的过好每一天,做好自己该做的每件事情。
Ashtanga瑜伽就是“八步瑜伽”的意思,也叫八支分法瑜伽。瑜伽不是宗教,更不是提倡过宗教生活,没有清规戒律,你只需按照自己的心灵的感受,它一定会告诉你对错,它会告诉你“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学习古人留下的哲学知识,真正能控制你的是“你自己”。因此,在八支分法瑜伽中,我们该走过的八步当中,除了现在我们最流行和广为人知的Asana(姿势)、Pranayama(调息)和Dhyana(冥想)之外,其实被哲学家摆在最前面的两步却是Yama和Niyama,也就是自律和品德的训练,在西方国家,大多数人认为瑜伽的姿势能强健身体,那已经是练习瑜伽的最终目的,但事实上,一个健康强健的身体十分重要,但健康、美好的品德也是同样的重要,甚至更加重要。这些自律的内容有:非暴力、诚实、不偷盗、不贪婪等,要满足、平静、清洁、学习等,其实它们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不要用自己不好的想法、语言或者行动去伤害任何人或者生活在这个大自然的一切生灵,学会付出你的爱心,笑对生活你周围的一切,学会感恩,所以你一定会明白为什么瑜伽姿势中会有“拜日式”,是人们感谢无条件给予大自然一切生命的太阳的一种方式。
你知道吗?有时候当你用粗鲁或者冲动的语言伤害了别人,那种不好的氛围不单是影响和伤害他人,同时也会给你自己带来更加不好的影响,不好的想法或者消极的想法也是这样,这些想法也和语言、行动一样都是会耗费和影响身体的精力的,它会产生非常消极的力量,所以你一定有这样的经历,当想法消极时,人是会打不起精神的,所以学会放松,学会宽容,甚至学会忘却。不要让不好的经历影响你还没有过或者正在过的美好时光。学会无条件的爱和付出,不要太在乎自己的获得,如果事事都如此,你会永远都无法学会满足和快乐的!所以,要知道,没有人会给你快乐,真正的快乐来自于你的内心!伟大的印度哲学家奥修说“春来草自青”很多事情需要努力,而有些事情需顺其自然,就好象,你不需要努力,你忘却呼吸,你就会非常舒适、畅快的呼吸;大自然无须努力,春天自然会带给你快乐、美好的春色!
瑜伽的生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完全脱离社会的瑜伽修炼,一种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修炼。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不会和社会脱离的练习者,一个健康的心灵应该寄居在一个健康、快乐的体魄中,坚持练习,快乐生活,不要强加于自己任何清规戒律,相信总有一天你会体会到“春来草自青”的快乐!
文: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