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山温泉大型钼矿找矿纪实
(2013-07-25 17:20:33)
标签:
温泉钼矿矿产勘查矿业开发甘肃天水财经 |
分类: 话说找矿 |
碰壁的阵痛 破壁的喜悦
——天水矿产勘查院武山温泉钼矿找矿纪实
作者:何成良
来源:中国矿业报
武山温泉地区曾被多家地勘单位认为是“鸡肋”,找不出矿来。但天水矿产勘查院偏不信这个邪,他们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硬是在武山温泉找出了大型钼矿,圈定出37条钼矿体,查明钼资源量达16.5万吨。同时,《甘肃省武山温泉钼矿床15线-32线、7线-48线地质详查》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颁发的2012年第三届“中国有色金属地质找矿成果二等奖”;《甘肃省武山温泉钼矿床详查》荣获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颁发的“2012年科技成果一等奖”……
难忘武山温泉
武山温泉钼矿位于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温泉乡,是秦岭造山带与华北地台结合部,属区域构造交汇区。北部以武山-天水-宝鸡深大断裂带与祁连褶皱系为邻,南以武山-娘娘坝深大断裂带与中秦岭海西褶皱带相邻。这里群山连绵,沟壑纵横,高山嵯峨连天,深涧下临无地。
从1958年开始到上世纪末的几十年间,多家地勘单位先后在武山温泉进行过地质普查找矿。由于认识程度和工作程度的局限,再加上这里地处大山深处自然条件异常艰苦和地质构造十分复杂等原因,他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该区矿化(体)分散不连续,铜、钼等矿化品位低,没有规模矿体,工业意义小,找矿难度大,无进一步工作的必要。基于这一认识,这里的勘查工作陷于停顿。但是在其他单位都退出勘查后,天水矿产勘查院没有撤离,仍然坚持在温泉地区开展工作,但进展也不大。
1999年,国土资源大调查开始实施,该院党委将温泉勘查情况向局党委进行了汇报,希望聘请权威专家对武山温泉地区进行实地踏勘。
2000年6月,甘肃有色地勘局组成了一个由副局长高兆奎、技术负责人李石为正副组长的温泉项目组,并聘请西北项目办副局长、总工乔玺和技术负责人刘宽厚前往武山温泉进行实地踏勘。不料,踏勘组一行驾车行驶在武山温泉陡峭崎岖的山路上时,在一急转弯处,汽车翻坠悬崖,西北项目办副局长、总工乔玺由于伤势过重,永远地闭上了眼睛。高兆奎、李石等人也身负重伤。此地后遂无问津者。
机会总是眷顾有心人
天水矿产勘查院自1957年成立以来,发现和探明储量矿种30多个,提交各类勘查报告1400多份,探明资源储量超过5000亿元。面对非常有前景的武山温泉钼矿,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心的广大干部职工总是觉得那里的勘查工作没有做到位,有些不甘心。
2000年下半年,受斑岩型矿床成矿模式与控矿理论的启发,该院又激起了找矿热情。他们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地质人员从研究原有的地质资料开始,认真总结前人的资料成果,跳出前人认识的框框,大胆探索,重新定位,同时组织人员进入武山温泉进行实地踏勘。原总工程师韩要权与高级工程师张东旭、赵生贵、史建军等认为,温泉钼矿项目前人已经有定论,现在要重新勘查,工作务必要细致,研究务必要深入,认识务必要超前,只要肯付出心血和汗水,一定会摸清该区矿化(体)规律。他们通过分析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发现该区岩体中断裂和节理裂隙控制,矿化形式主要为含辉钼矿石英细脉-网脉,岩体提供了成矿能量和物质,矿床成因类型属斑岩型钼矿,获得了进一步找矿价值的地质依据。该院党委高度重视这一发现,经过认真分析讨论后形成了新的共识:在武山温泉、陈家大湾一带,铜、钼矿化有比较强的赋存条件,找到可进一步勘查的矿体是有可能的。
2001年,天水矿产勘查院从“发展抓项目”的思路出发,制订了武山温泉钼矿项目勘查工作规划,集中力量抓紧抓好武山钼矿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工作,把理论认识付诸于找矿实践,找矿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2年,该院在武山温泉检查小南岔、松树湾、黄家沟3处钼矿化点时,发现了含矿岩性为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在节理裂隙中具辉钼矿化,
初步认为3矿点成矿条件与陈家大湾钼矿相似,深部应为晚期侵入的二长花岗岩体,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接着,他们在开展的地表工作及深部评价工作中,相继在16线、8线、32线、0线、7线、40线深部发现了诸多厚大矿体……扎实的工作,丰硕的成果,使该院重新确立了温泉钼矿的工业价值和找矿前景。
梅花香自苦寒来
野外地勘作业的辛苦在武山温泉钼矿勘区显得尤为突出。矿区工作人员常常要携带仪器爬崇山峻岭,越深沟大壑。而让他们最头痛的还不是这些,而是雨雪天气。他们白天穿着湿淋淋的衣服工作,晚上住着湿漉漉的帐篷,其中的辛苦自不必说。俗话说,山高一丈,土凉八尺。勘区山大沟深,一进入农历10月,铺天盖地的雪花便如约而至。坚硬的冰雪要等到第二年4月才能消融,这给施工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尤其是上水管时经常被冻住,不得已他们就从沟底往山上背水。据介绍,从2001年到2005年的5年间,该院组织人员风餐露宿,攻坚克难,对武山温泉钼矿进行了地形测量、地质草测、水文地质测量、坑探、槽探、岩芯取样、刻槽样和坑道水文地质、钻孔水文地质、工程编录等勘查工作,完成了基本分析、物相分析、矿石多元素分析、光谱全分析、化学全分析、组合分析以及坑道导线测量等40多项勘查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05年6月,为了扩大投资、加快勘查进度,天水矿产勘查院通过公开招商选择了北京亚特投资公司为合作方,成立了武山温泉钼矿项目勘查指挥部,集中力量实施武山温泉钼矿地质勘查大会战。资金有了,但大规模勘查需要大型设备,而武山钼矿区又是山大沟深,道路异常崎岖,在巴掌宽的羊肠小道上,仪器设备全靠人扛肩抬,常常险象环生。为了彻底解决行路难的问题,钼矿指挥部组织人力对道路进行拓宽平整,领导带头加班加点,抢时间,赶速度,先后3次动用挖掘机、推土机开辟道路,苦干3个月,修通了矿区的主要道路,并平整了作业地盘、住宿场地,同时在天水市和武山县政府的积极配合与支持下,还架设了勘查区供电专线,解决了生产生活用水用电问题。
会战武山温泉
2007年,通过勘查,武山钼矿333+334级钼资源量增加6万吨。与此同时,他们在对温泉钼矿床进行槽探、钻探普查中,在15线~32线北东发现了平行排列的隐伏矿体,矿体向东仍未封闭。为了进一步扩大勘查范围,提高找矿成效,该院领导审时度势,组建成立了甘肃铭洲钼业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院领导决定对温泉钼矿床及其小南岔钼矿点进行联合风险勘查大会战。指挥部组织了5支钻探施工队,集中15台钻机、6个坑探施工队、2个山地工程队共320多人进行勘查大会战。一座座钻塔耸立在山峰上,机声轰鸣,车水马龙。夜晚,这里又灯火通明,天上的星星辉映着钻塔上的灯火,显得异常美丽。
为了增强技术力量,该院抽调了地质、化探、物探、测量、钻探、采矿等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参入到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中去。到2009年5月,该院在温泉钼矿床预普详查工作中,完成了槽探9483立方米,坑探3285米,钻探20378米,基本分析了16703件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为了进一步实现更大的找矿突破,该院对温泉钼矿床外围的陈家大湾、黄家沟、松树湾、小南岔等具有较好找矿前景的铜钼矿点开展地质测量、地物化剖面测量和地表槽探控制,进一步确定为成矿有望地段。在此基础上,他们又用钻探进行深部验证,初步认为这些矿点成矿条件与温泉钼矿床相似,深部应为晚期侵入的二长花岗岩体,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为了加快进度,项目部引进了先进的YDX-3L履带式全液压岩芯钻机,勘查质量和进度明显加快,武山温泉钼矿勘查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同时,他们在承担甘肃北秦岭武山温泉钼矿及外围铜、钼矿调查评价项目时,进一步加大武山温泉钼矿外围小南岔的铜钼矿点找矿力度,通过开展地质测量、地物化剖面测量和地表槽探揭露,选择矿化富集地段进行钻探验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大会战期间,温泉钼矿床取得的主要成果为:基本查明了矿体规模及形态,在温泉钼矿床15线~32线范围内,工程控制矿带长约800米,东西宽约500米;根据坑、钻探工程控制,新增333+334级资源量约6万吨,加上2005年、2006年勘查获得的332+333级钼资源量4.17万吨,该区的332+333+334级钼资源量达10万吨以上,成为大型钼矿;基本查明了矿石类型、矿石质量及矿石中伴生组分的含量、加工技术性能,钼矿属斑岩型单一型钼矿,主要有用元素钼以辉钼矿形式存在,
伴生组分为铜,属易选型钼矿石;基本查明了区域和矿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特征。
在多家地勘单位认为找不到矿的地方,他们找出了大型钼矿。他们的找矿工作经历了认识再认识,实践再实践的循序渐进,既有碰壁的阵痛,也有破壁的喜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执着于探索与发现的天水矿产勘查院人又开始了新的找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