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准噶尔盆地乌夏断裂带“无油论”被打破

(2013-07-15 16:09:30)
标签:

克拉玛依

准噶尔

油田勘探

油藏评价

财经

分类: 话说找矿

准噶尔盆地乌夏断裂带“无油论”被打破
作者:刘枫马伊宁 苏华  来源:中国矿业报

 

 

本报讯  近日,新疆克拉玛依风城油田DF241井首次在白垩系获工业油流。这个全新的出油层系,打破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夏断裂带上没有油的传统认识。新疆油田运用全新的油藏评价模式滚动勘探,7年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3亿吨。

 

与波斯湾“暴富”的构造油藏相比,准噶尔盆地的岩性油气藏属于“先天不足”,断块复杂,成藏规律难循。近些年,随着勘探难度的不断加大,有人怀疑,这块开发近60年的油田,是不是进入了“无油之地”的尴尬境地?

 

2006年,新疆油田针对盆地勘探实际成立评价处,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在全油田推广全新的油藏评价与滚动勘探机制;解放思想,在已发现油层的上下位置找油、向深浅层要油,在盆地西北缘断裂带上下盘、斜坡区甚至是凹陷区寻找油藏。

 

2007年,通过油藏富集规律研究和成藏条件分析,科研人员利用莫109井区重新处理三维地震资料,发现和落实了12个含油圈闭,钻探13口评价井,平均单井日产油18吨。到目前,莫北2井区及莫116井区建成产能40万吨。

 

在滚动勘探推进中,除了大胆探索外,地质工作者在老井上“做文章”,重新认识利用已打井、评价井和开发井,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开展试油评价。

 

7年间,油田复查老井5978口,实施试油446口,一半以上的油井“起死回生”。通过这一手段,发现了新圈闭,使过去不出油的“死井”复活,实现了高产。2011年吉7井恢复试油后,一个储量7000万吨的整装油藏浮出水面。

 

新疆油田创新管理,建立油藏评价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机构、技术支撑、制度规范、政策激励四大体系。管理的“严考核”、“硬兑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使滚动勘探成果层出不穷。

 

上半年,新疆油田油藏评价与滚动勘探捷报频传:平均每2.4天就有一个层位获工业油流,出油密集度再创新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