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渭北三眼桥附近的石炭系与奥陶系露头剖面上,见到一种罕见的白垩土型古风化壳。古风化壳发育在奥陶系马家沟组顶部,与上覆石炭系呈呈凹凸不平状接触,奥陶系顶部见白色白垩土状风化残积物,呈团块状不规则分布,厚度不一,横向分布不稳定。其上被石炭系本溪组覆盖,局部可见石炭系底部铁铝岩沿白垩土状灰岩风化壳断裂处向下灌入的现象。
奥陶系风化壳是长庆气田主力储层,但这白垩土型风化壳尚属首次发现,从而为奥陶系风化壳储层增添了新的类型。
后记:上面的文字写于“六一”儿童节晚上。对此类风化壳的认识来源于野外观察和显微镜下薄片鉴定。因为当时查不到更多的资料,因而,对白垩土无法进一步识别。在此我为之前的错误解释进行更正,请博友们见谅!
周一上班之后,将野外所采样品做了全岩X衍射分析。随后又在佩蒂庄的《沉积岩》上看到了有关白垩土的介绍,顿时感觉三眼桥风化壳的白色风化残余物可能并非白垩土!下面便是《沉积岩》中关于白垩土的描述:
![[转载]揭秘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一种特殊的古风化壳 [转载]揭秘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一种特殊的古风化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正确的答案还要等待X衍射资料的解答(持续未完。)
![[转载]揭秘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一种特殊的古风化壳 [转载]揭秘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一种特殊的古风化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
奥陶系风化壳及与上覆石炭系接触关系
![[转载]揭秘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一种特殊的古风化壳 [转载]揭秘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一种特殊的古风化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
奥陶系顶部灰岩风化残块和白垩土及上覆石炭系底部铁铝岩
![[转载]揭秘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一种特殊的古风化壳 [转载]揭秘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一种特殊的古风化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3 白垩土呈团块状分布,横向不稳定
![[转载]揭秘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一种特殊的古风化壳 [转载]揭秘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一种特殊的古风化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4 上覆石炭系铁铝岩沿风化壳裂隙向下灌入现象
![[转载]揭秘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一种特殊的古风化壳 [转载]揭秘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一种特殊的古风化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5 白垩土细部特征,裂缝与孔洞发育
![[转载]揭秘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一种特殊的古风化壳 [转载]揭秘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一种特殊的古风化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6 白垩土状风化壳富含孔隙与裂缝(单偏光)
![[转载]揭秘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一种特殊的古风化壳 [转载]揭秘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一种特殊的古风化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7
在正交偏光下,白垩土呈全消光,近靠近孔缝部位可见大量隐晶--微晶状石英
![[转载]揭秘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一种特殊的古风化壳 [转载]揭秘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一种特殊的古风化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8 白垩土风化壳裂缝发育,缝宽大者10--50微米
![[转载]揭秘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一种特殊的古风化壳 [转载]揭秘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一种特殊的古风化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9 白垩土在高倍镜下呈纤状集合体
今天恰逢“六一”儿童节,在此顺祝小朋友们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