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南花垣李梅铅锌矿发现与勘查史

(2013-05-28 22:05:18)
标签:

铅锌矿

湘西

矿产勘查

矿业开发

财经

分类: 话说找矿

花垣李梅铅锌矿
来源:湖南省国土资源信息网  作者:黄镜友

 

   
湖南省花垣县李梅铅锌矿,位于花垣县城西南约25公里处,赋存于寒武系清虚洞组石灰岩,系层控型铅锌矿。铅锌矿体呈团块状、透镜体状、长条形透镜体及似层状产于石灰岩中。

 

 

李梅铅锌矿是1937年罗绳武等人发现的,罗绳武当时认为含矿带长约100多公里,有一定的远景。

 

 

1954年7月—1955年6月,贵州省工业厅许凤鸣等,在此做过路线地质调查,他认为属于细脉浸染型,含矿层厚达100~170米,有两层矿。

 

 

1955年春,地质部派孟宪民和中南地质局莫柱荪到矿区调查,确认该矿是层状矿床,远景大,有进行勘查的必要。于是,中南地质局迅速组建了472队开展普查,1958年提交了普查报告,估算的储量数据未予确认。

 

1964年6月,湖南省地质局派405队进行普查,查明含矿地层为寒武系清虚洞组,岩性为石灰岩,铅锌矿赋存于这一层石灰岩中。首先完成了李梅矿区的普查,提交铅锌储量11.7万吨,肯定了矿区有工业价值。并且认为外围还有一定的远景。

 

 

1974年,省局要求405队继续普查,力争找到大型矿床。在1974—1975年间,首先选择了土地坪矿区,共施工钻孔68个,求得储量111万吨,达到大型规模。

 

 

1977年,吴积贵、冯祝同等开展该区铅锌矿成矿规律的研究,试图找到该地区铅锌矿的成矿规律,以便更好的指导找矿。研究中,他们采用结构成因分类法,将清虚洞组碳酸盐岩划分出20多个不同类型,将含矿的那一类型称之为“藻礁灰岩”,并将此层确定为找矿的“目的层”。同时,提出了铅锌的物质来源,矿体的分布,矿体的形态、富集、分带等,与“藻礁灰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分布规律等。

 

 

此后,405队运用此成矿规律指导找矿,果然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1982年找到了老虎冲矿区,求获储量33万吨;接着又找到了长登坡矿区,求得储量77.3万吨,(其中铅19.69万吨,其余是锌)。由此可知,科学理论是十分重要的,所找的新矿区,是科学理论指导下而出现的找矿奇迹。这样,李梅、老虎冲和长登坡三个矿区加铅锌总量已达到233.6万吨,是湘西花垣地区寻找铅锌矿的飞跃。他们预测,整个湘西地区的铅锌远景储量,有可能达到1000万吨,居全国前列。

 

 

但李梅等矿区,铅锌储量虽大,但品位偏低,铅加锌平均品位仅2.3-3.5%。因当时铅锌价格较低,开发后难以盈利。为此,省局要求队上,开展贫矿中找富矿的研究。要求做到“贫中找富”,找出相对富矿,以供开发利用。为此,队上就组织起“贫中找富”的科研组。他们研究认为,铅锌矿是硫化物矿体,是可以导电的,而矿体的围岩是石灰岩,是不导电的,两者的电性差异大。通过电法勘查方法,有可能在矿体上形成激电异常。有了激电异常存在,就可预知地下有铅锌矿体赋存,从而,圈定找矿靶区,再用钻探探查。

 

 

1982年—1984年间,405队运用激电法测深和激电中梯方法,分别找到了耐子堡、葛内、糯米冲三个异常区。

 

 

1984年首先对耐子堡异常进行钻探查证,共打7个钻孔,其中有4个孔打到了铅锌品位>4%的“相对富矿”储量达到5.7万吨。这一试验获得了园满成功,证明了这是一个有效的“贫中找富”的勘查方法。此后,在矿区不断推广使用,累有斩获。

 

 

“藻礁灰岩控矿理论”,使找矿的成果不断扩大;而“激电方法理论”,指导贫矿中找出“相对富矿”,而使矿床升格为有经济价值的大型铅锌矿,激活了湘西铅锌矿的勘探和开发。

 

 

根据这些理论成果,405队于1985年—1989年安排对李梅矿区全面详查(即初勘),其中耐子堡矿区铅锌品位提高到5.06%,获储量9.24万吨。李梅矿区全区,获铅锌储量153.26万吨,全区平均品位提高到3.39%,其中有相对富矿60.16万吨,平均品位5.14%。地矿部对此非常重视,专门组织了审查小组对该成果进行详细的审查,对该报告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审查后予以通过和批准。至此,李梅地区铅锌矿勘探获得了完满成功,405队为此作出了巨大贡献。

 

 

1999年,花垣县根据地质报告,建成了三个矿山,年产矿石共35万吨,日处理矿石1500吨,还建起了电解锌厂,年产电解锌1.2万吨,年产值达5800多万元,成了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矿山建成十多年来,消耗金属量储量10多万吨。矿区的潜力还很大。整个地区的铅锌矿潜力更大,该地区必将成为今后的湖南铅锌矿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明月出湘西—湖南省地勘局405 队花垣—凤凰铅锌矿整装勘查纪实
作者:雷隆隆 谭小宝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2012-02-15

 

湘西,横亘在湖南西北缘,接壤鄂黔渝,武陵山脉逶迤数百里,成矿条件优越。数十年来,湖南省地勘局405地质队几代地质人,发现矿产地、矿点488处,找到8个大型铅锌、锰、汞、钼、镍等矿床,中型矿床26处,其中包括闻名全国的花垣渔塘铅锌矿田、民乐锰矿田及凤凰茶田汞矿田,曾被国家授予“为地质找矿作出重大贡献的地质队”和“功勋地质队”称号。

 

但405地质队人却说,面对成果丰硕的过去,他们也有遗憾——找出了点点繁星,却没有发现心中的月亮。他们相信湘西一定蕴藏着比渔塘铅锌矿更大、具有更大工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大型铅锌矿藏。他们下定决心,付出十倍努力,也要实现“探月”的梦想。

 

2000年,机会来了。405地质队承担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重点在湘西铅锌矿的富集区花垣县李梅、芭茅寨等5个矿区外围攻深找盲,截至2007年陆续探明铅锌矿新增资源量近500万吨,形成一定规模的花垣矿田,一些矿山进入开采,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矿产资源新基地。405地质队上下对在湘西能找出大型“扬子型层控低温热液铅锌矿”的信心更足了。

 

2009年,405地质队适时提出跨过花垣—张家界深大断裂找隐伏矿床,以花垣为中心,在花垣、凤凰等地开展铅锌锰矿整装勘查的思路;并抓住在湘西召开“中南地区首次整装勘查会议”机会,多方宣传“扬子型层控低温热液铅锌矿”找矿规律分析研究的成果。紧接着,该队反复向有关部门汇报论证“湘西特大型铅锌矿勘查”的可行性,积极申报全国和湖南“整装勘查”项目。

 

2010年,“湖南花垣—凤凰地区铅锌矿整装勘查”项目被中国地调局确定为全国47个整装勘查项目之一。勘查范围除花垣、凤凰主要区域外,还涉及到周边的吉首、张家界、泸溪等地,勘查面积3800平方公里。同年,将勘查地域延至保靖、龙山、桑植等县,面积达到18000平方公里,并且增加了对锰矿的勘查。根据设想,这个勘查区将吸纳国家与社会投资资金8亿元,通过5至8年的地质找矿工作,向国家提交5 到8 个新的矿产地,预期提交333+334 铅锌资源量400万吨。

圆梦的405地质队则迅即成立整装勘查机构,组成一支常年保持200人的地质找矿队伍,配置各类钻探技术设备12台套,在以花垣—凤凰县为中心,北到张家界、桑植,南至怀化、麻阳,在东西宽70公里,南北长240公里的茫茫山林里,拉开整装勘查序幕。

通过两年来整装勘查工作,该队已完成钻探进尺就达16500米,槽探32700立方米,1:1 万地质填图180平方公里。总结出湘西“层控型低温热液铅锌矿”地质特征及规律,大胆提出了“扬子型—渔塘式铅锌矿”重要矿床与寒武纪早世碳酸盐岩礁带有关,与“准同生”断裂有关的成矿模式,指明湘西铅锌矿整装勘查新的找矿区域和重点靶区。根据湘西地质成矿理论,指出湘西北铅锌矿,属“密西西比型”,程度高,岩层厚度大,规模大,分布矿床范围广,埋藏浅,矿石易开采易选冶,预测了地质找矿突破的可能性。

 

2011年下半年,湘西铅锌矿整装勘查工作形势愈加明朗,进入了收获季节,在勘查区的大脑坡、清水塘、杨家寨、白岩等地初步探获铅锌矿500万吨,并发现近10余处新的矿化点,展示出良好的找矿前景。

10 月30日,花垣— 张家界深大断裂带北西盘的杨家寨矿区钻探告捷:钻至681米,开始发现品位较富的铅锌矿,矿化总厚度达169.91米;矿层以锌为主,伴生铅,铅加锌品位可达5%,预示着花垣—张家界深大断裂北西盘存在着同渔塘铅锌矿同类型的隐伏矿床。这个捷报不仅打开了在深大断裂北西部地区的找矿空间,对“湘西—鄂西成矿带”北至陕西,南至广西铅锌矿成矿规律的认识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12 月17 日,杨家寨矿区完成了第二个见矿孔,在孔深605 米处开始见铅锌矿,见矿3 层,矿体累计厚度约30米。根据405 队地质技术人员预测,仅杨家寨矿区铅锌资源量就达300万吨以上。一轮“明月”终于在湘西的群山中冉冉升起。

 

两年整装勘查下来,他们认识到虽然找矿前景广阔,但要想实现预定目前还有不少困难,不但需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加大对整装勘查的资金保障力度,地质技术研究与创新也需进一步深入,找矿收益的分配机制更是需要趋于完善、地质勘查外部支持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以增强找矿一线地勘单位的积极性。405的地质人说,不管前面的路况如何,他们前进的步伐不会停缓,整装勘查仍要紧锣密鼓地按计划实施,让探出的那轮“明月”更加明亮动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