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度共和国地质与矿产

(2012-07-08 20:51:50)
标签:

印度

地质

矿产

矿业开发

校园

分类: 矿业国际

印度共和国地质与矿产

 

来自下列两文:

 

印度共和国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地质特征
张建华、吴良士 来源:矿床地质,27(4):541-543,2008

印度共和国地质构造与区域成矿
张建华、吴良士 来源:矿床地质,27(3):423-425,2008

 

一、印度概况

 

印度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中部, 陆地面积297.32 万km2 ( 不包括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与锡金) , 北部为喜马拉雅高山区, 海拔平均为5500 m; 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河( 在中国境内称雅鲁藏布江) 平原,平均海拔100- 200 m, 是印度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地区; 南部是印度半岛高原区, 西高东低, 平均海拔600 m, 高原东西两侧的沿海地区为山脉和狭长的海岸平原。

二、印度地质构造

 

印度处于印度板块中心部位, 其地质构造框架比较清楚, 北部为喜马拉雅褶皱带, 中、南部为印度半岛克拉通, 之间为山前坳陷。喜马拉雅褶皱带分布于中印边界, 占印度陆地面积不足10%( 不包括印控克什米尔地区) 。该区有2 条大断裂: 南部为NW 向转为近EW 向的边缘逆掩断裂带; 北部为NW 向的中央逆掩断裂带, 从而将印度境内喜马拉雅褶皱带分为低喜马拉雅褶皱带和高喜马拉雅褶皱带2 个单元。低喜马拉雅褶皱带于上述2 个大断裂之间, 以元古宙中-浅变质岩系为主, 其边缘及其西部凹陷有古生代地台型沉积地层出露, 分布断续, 常有中-新生代花岗岩侵入, 并发育一系列由北向南的逆掩推覆构造。高喜马拉雅褶皱带位于中央逆掩断裂带以北, 元古界基底岩层出露较少, 但自奥陶纪至始新世, 连续沉积了浅海相、滨海相岩层,化石丰富, 厚度达10 km, 分布广泛; 中-新生代花岗岩和基性岩发育。显然, 印度北部喜马拉雅褶皱带基底仍属于印度克拉通, 但自奥陶纪开始出现了浅海相地台型连续沉积, 晚三叠世开始强烈凹陷, 并且, 印支运动后构造活动不断加强, 直至始新世达到高峰, 致使古特提斯洋消亡以及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碰撞俯冲, 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大型推覆构造, 形成了雄伟的喜马拉雅山系。蛇绿岩带、推覆构造活动和新生代岩浆作用是该区成矿作用的重要因素。成矿作用主要有与中、新生代岩浆活动有关的铜、铅、锌成矿作用以及在推覆带上与蛇绿岩有关的铬、镍成矿作用, 但由于这一带处于高山区, 人烟稀少, 矿产勘查难于开展, 工作程度极低, 几乎未进行过评价。

 

山前坳陷区位于印度中北部, 占印度陆地面积约20%, 呈近东西向展布。该区全新世现代松散沉积物大面积呈平缓带状分布, 厚度巨大, 具有磨拉石建造特征, 偶见零星前寒武纪变质岩系露头, 显示了该山前坳陷是在印度前寒武纪克拉通基础上, 由于印度板块向北俯冲, 致使喜马拉雅自始新世以来不断隆升和剥蚀而形成的。目前没有在该区发现有价值的矿产地。


印度半岛克拉通于印度中部与南部, 占印度陆地面积约70%, 是印度主要矿产地及开发地。该区广泛出露前寒武纪变质岩系, 其上有不连续而呈条带状分布的晚石炭世-早白垩世的冈瓦纳系和德干暗色岩系, 并有不同时代的岩浆侵入。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在印度半岛克拉通中以太古界􀀁 下元古界发育较全, 并具有多种岩性组合, 变质程度中-深, 而中、上元古界主要于克拉通内裂谷与凹陷盆地以及线型地堑中, 分布局限, 岩性变化不大, 变质较浅, 构成了在组成与结构上具有一定差异的次级单元, 通常将其划分为如下7 个次级克拉通( 图1) 。

 

印度共和国地质与矿产

图1 􀀁印度大陆部分大地构造分区示意图


西塔尔瓦尔(Western Dharw ar) 克拉通于印度西部, 以绿岩带发育为特征, 分高级变质带( 变质核杂岩)和低级绿片岩带, 前者包括条带状磁铁石英岩、二辉麻粒岩和超基性岩-斜长岩组合, 呈SN 向分布, 并伴有25 亿年的花岗岩侵入。成矿作用较广泛, 主要有与高级变质带中超基性岩有关的铬矿化、与硅铁建造有关的铁矿以及其中富锰层的锰矿, 此外, 在低级变质带中, 与火山岩有关的铜矿化和多金属矿化, 部分形成规模矿床。


东塔尔瓦尔( Eastern Dharw ar) 克拉通于印度中南部, 以GGT 或类GGT 岩系发育为特征, 夹有少量绿岩带。在东部叠置有晚元古代武德达帕赫( Cuddapah) 克拉通内凹陷, 其主要岩性为砾岩、砂岩、白云岩夹火山岩, 但岩层未变形或轻微变形, 基本保持原始状态。该区有富钾质花岗岩和碳酸岩侵入, 另有4 个时代不明的金伯利岩筒。成矿作用比较集中, 在晚元古代, 武德达帕赫凹陷中含矿层位较多, 如白云岩层中的重晶石矿( 储量占全球25%) 、底部砾岩型铀矿、Pulivendia 层中石棉矿以及火山岩层中多金属矿化。在变质基性岩剪切带中, 石英脉型金矿较发育, 其中有世界知名的克勒( Kolar) 金矿田。此外, 在金伯利岩筒中和碳酸岩中还发现了金刚石矿和稀土元素矿。


 

印度半岛麻粒岩地块( Granulite Terrain) 分布于印度最南端( 图1) , 以麻粒岩相岩石发育为特征, 同时分布有角闪岩相片麻岩和􀀁 超壳岩石􀀁, 包括紫苏花岗岩、基性麻粒岩、孔兹岩系、变粒岩和片麻岩等, 另外, 造山后碱性杂岩体也较发育。成矿作用主要与麻粒岩相区的硅铁建造和片麻岩相区的超基性岩有关, 部分形成具规模的铬铁矿和铁矿床。


东高止山( Eastern Ghats) 克拉通位于印度东部, 以麻粒岩相与孔兹岩系岩石发育并混合出现为特征, 常伴有角闪岩相片麻岩, 斜长岩以及较晚形成的碱性岩体( 1 265 Ma) 呈岩株侵入其中。该区成矿作用比较分散, 主要是与硅铁建造有关的铁矿和产于钾长锰榴岩中的锰矿等, 分布较广。


布海因达拉( Bhandara) 克拉通于印度中部, 以片麻岩夹绿岩带为特征, 硅铁建造发育, 呈SN 向展布, 其南有较大的Dongangarh 花岗岩侵入体, 其北叠置有3 个中、晚元古代独立凹陷盆地, 变质较浅, 以石英砂岩、长石砂岩、页岩、灰岩和白云岩为主, 偶见叠层石。硅铁建造中铁矿分布最广, 具有粗粒波纹状赤铁矿-燧石岩和细粒层纹状假象赤铁矿等2 个亚建造, 矿床规模较大。产于冒地槽型石英岩-页岩-碳酸盐岩地层( Sausar 组) 中的锰矿分布也较广。此外, 在花岗岩体附近常有铜矿化。

 

辛格布姆( Sing hbhun) 克拉通于印度东北部, 是印度前寒武系研究程度较高地区, 由辛格布姆陆核组成,太古代地层为OMG􀀁( 3200 􀀁 85) Ma􀀁, 主要岩性为中粒云母片岩、石英岩、钙硅质岩和角闪岩。硅铁建造十分发育。在陆核中有3 条近EW 向推覆带和由12 个岩株、岩席和岩基组成的总面积达1 000 km2 的花岗杂岩体( 3 000 Ma) , 本区除与硅铁建造有关的铁、锰矿和与超基性岩有关的铬铁矿外, 最引人注目的是辛格布姆( Singhbhun) 推覆带上产于绿片岩相岩石中的铜矿与铀矿, 它们顺层分布。


 

阿拉瓦利( Aravalli) 克拉通于印度西北部, 该区太古界􀀁古元古界不发育, 以绿岩和类GGT 岩系为主,缺失硅铁建造, 并呈NE 向展布。广泛发育的中、晚元古界, 其岩层变质较浅, 以千枚岩和杂砂岩为主, 夹石英岩和碳酸盐岩等, 含叠层石和磷块岩, 呈近EW 向分布, 其中, 花岗岩侵入体分布广泛。该区矿产丰富, 有铅锌矿和非金属矿产磷灰石、磷酸盐、石棉、重晶石、萤石、石膏、蓝晶石等。在NE-SW 向拉贾斯坦构造带附近, 热液型铜矿化较发育, 铜赋存在中、晚元古代浅变质岩层中, 铜矿中以克赫特利( Khet ri) 铜矿床规模较大。此外, 在剪切构造带上常有铀矿化。


 

早寒武世至中石炭世, 印度半岛克拉通处于隆升剥蚀状态。晚石炭世, 印度半岛克拉通才接受沉积, 并延续至早白垩世, 以河流相和湖泊相沉积为主, 底部为冰川沉积, 岩性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 通称为冈瓦纳系, 仅分布在印度中部布海因达拉克拉通与东塔尔瓦尔克拉通之间的NW 向戈达瓦里( Godavari) 裂谷和北部近EW 向纳马达-森( Narmada-Son) 断裂带中。二叠纪地层是印度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


上白垩统至第四系, 印度半岛克拉通称为后冈瓦纳系, 主要分布在东西海岸、主要河谷以及广阔的大陆架, 以沼泽相、湖泊相及近代沉积为主, 局部地区如西海岸孟买地区盛产油气和褐煤。

 

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印度中、西部发育一套􀀁 德干暗色岩系􀀁, 它是由溢流玄武岩、裂隙喷发玄武岩和水平分布的玄武岩流组成, 经风化后为火山玄武岩土壤。据目前资料, 喷溢作用发生在70 Ma 左右, 喷溢延续时间约1 Ma, 溢流原始面积达60 万km, 最大厚度达2 000 m, 岩层倾角平缓, 为1-4度􀀁, 并构成高原地貌, 平均海拔618 m, 最高海拔1 200 m, 俗称为德干玄武岩高原。在该火山高原内还没有找到任何火山机构。德干暗色岩系经风化作用后可形成不同规模的红土型铝土矿, 是印度铝土矿重要类型之一。

 

三、印度成矿作用


由于地质和地理原因, 绝大部分矿产及其开发地均集中在印度半岛克拉通上, 已发现并开采了磷矿、重晶石、云母、蓝晶石以及煤炭、石油等大量非金属和能源矿产资源, 在金属矿产上, 印度以铁、锰、铝、金四大优势矿产矗立在世界前列。印度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印度半岛克拉通的形成及其演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并明显地可分出原生与表生2 种成矿作用, 前者体现在前寒武纪各种地质作用中, 其中, 有与绿岩带形成有关的铜、铬、铁、金等矿产; 与硅铁建造有关的铁、锰等矿产; 与基性-超基性岩侵入有关的铬、镍等矿产; 构造带上与岩浆活动有关的铜、铅、锌等矿产; 与碱性花岗岩和碳酸岩有关的稀土元素矿产等。此外, 还有与中-浅变质岩系有关的铝土矿以及重晶石、磷块岩等矿产。大多数成矿作用发生在新太古代- 古元古代, 部分于中、新元古代。区域成矿的另一个特点是, 前寒武纪成矿作用往往要经过后来的表生成矿作用才能完成, 特别是大的铁、锰、铝矿, 经过表生作用后才能形成工业矿床。印度半岛克拉通中, 矿产空间分布有相对集中的趋势, 规模较大的矿产地集中区有2 处, 一个是克拉通西北部相当于阿拉瓦利一带, 集中铜、铅、锌和非金属矿产; 另一个是克拉通东北部, 相当于布拉因达拉、辛格布姆以及东高止山部分地区, 以铁、锰、铝、金等矿产较为集中。其他矿种则比较分散, 分布范围有限。能源矿产主要集中在中部相当于戈达瓦里裂谷和西海岸孟买大陆架地区。

 

四、印度矿业概况


印度共和国是南亚地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铁矿探明储量175.7 亿吨; 铝土矿探明储量26.54 亿吨; 锰矿探明储量1.35 亿吨; 铬铁矿储量5900 万吨; 重晶石储量3000 万吨。目前, 全印度已开发了89 种矿产资源, 其中有52 种非金属矿产, 11 种金属矿产, 22 种稀有金属矿产, 4 种能源矿产。全国生产矿山达3200座之多, 其中能源和金属矿的生产矿山大部分为国有企业, 而非金属矿的生产矿山多属于私人公司。
矿山规模大小不一, 以中小规模占多数。印度矿产品年产量较大, 据印度矿业年报和美国地质局近几年资料, 有的印度矿产品年产量占据世界前列( 表1) 。印度矿产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相对集中, 主要集中在印度半岛克拉通上, 但品种结构不均衡, 如能源资源中煤炭资源较丰富, 但油气资源缺乏; 煤炭资源中又缺少钢铁生产所需的焦煤。在金属矿产中, 黑色金属矿产较丰富, 有色金属矿产匮乏, 特别是钨、锡、铜, 钴、钼等矿产品。


因此, 印度对于矿产品贸易比较重视, 每年都要出口大宗优势矿种的矿产品, 以换取外汇, 购回国内急缺矿种的矿产品。印度矿产资源现状与地质构造有着密切关系, 同时也制约了各种矿产产出分布的特点( 图1) 。

表1 􀀁 印度主要矿产品产量及其占全球产量的比例
矿产品     单位   年产量   占全球比例/ % 全球排位
片状云母     吨    3500       67. 3          1
重晶石     万吨      90       15. 0          2
铬铁矿     万吨  220-270      20. 3          3
煤炭     百万吨     359        7. 5          3
铁矿石   百万吨 7920-8640      7. 5          4
铝土矿     万吨  944-948       6. 7          6
锰矿石     万吨   154-162      7. 3          6


五、印度主要矿产

 

铁矿资源􀀁 印度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目前已查明并生产开发的铁矿有44 处。印度铁矿主要赋存于太古界和下元古界中, 中-上元古界基本上没有铁矿化发生。铁矿容矿岩石主要有4 种: 麻粒岩相岩石、基性-超基性岩石、绿岩带和绿片岩相岩石。其中, 产于麻粒岩相岩石及基性􀀁超基性岩石中的铁矿分布比较分散, 主要在印度南部泰米尔德纳邦中部、安得拉邦、卡那塔克邦、马哈拉施特拉邦东部等地。矿床规模一般为小-中型, 矿体多呈似层状和透镜状。矿石品位在35%-40% , 属于中-贫矿石, 其储量占印度全国铁矿总储量的不足20% 。产于绿岩带以及绿片岩相岩石中的铁矿是印度最重要的铁矿类型, 其分布较广, 主要在中央邦、比哈尔邦、奥里萨邦以及卡那塔克邦等地, 分布于布海因达拉克拉通和西塔尔瓦尔克拉通上。矿床规模较大, 可延长数千米, 厚100 m 以上。矿石可分为褐铁矿燧石( 碧玉) 型和磁铁矿石英岩型两大类, 通常其矿石矿物具有明显的分带现象, 上部以赤铁矿、褐铁矿为主, 矿石品位可达65% , 向下则过渡为以假象赤铁矿、赤磁铁矿为主, 矿石品位相应降低, 再向下部以磁铁矿为主, 矿石品位多在30% 左右。如世界著名的库克雷穆克( Kudremukh) 铁矿, 富铁矿储量达10 亿吨以上。研究表明, 印度富铁矿中的赤铁矿和褐铁矿是原生磁铁矿经风化淋滤作用而形成, 亦即印度前寒武纪富铁矿是显生宙以来次生富集作用的结果。据有关方面估计, 印度这种以赤铁矿和褐铁矿为主要矿石矿物且矿石品位在65%以上的富铁矿, 其储量大约为100亿吨。它是印度目前铁矿勘查、开发与生产的主要对象。

印度共和国地质与矿产

图1  印度大陆部分矿产分布略图


铝土矿资源􀀁 印度铝土矿资源丰富, 矿石品质优异, 均为三水铝石型。自1943 年建立第一家炼铝厂以来, 目前已拥有四大炼铝企业, 总生产能力达170 万吨以上的氧化铝和近100 万吨精炼铝, 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氧化铝和精炼铝生产国之一。印度铝土矿矿床几乎全部属于风化红土型矿床, 据其原岩不同大体可分为2 种: 变质岩系风化而成的铝土矿和德干暗色玄武岩风化而成的铝土矿。前者主要分布在奥里萨邦、安德拉邦, 其次在中央邦、马哈拉施特拉邦等地的前寒武纪克拉通上, 成矿与花岗片麻岩、片岩、紫苏花岗岩以及榴英硅线岩等岩石的风化壳有关, 矿体赋存在风化壳的红土层中, 呈似层状、层状和透镜状, 厚度在3-50m之间。矿石呈红色、浅褐色或粉红色, 土状, 主要矿石矿物为三水铝石, 矿石含Al2O3 一般为40% - 47%,SiO2 含量较低, 一般为1.5%-2.8% , 个别为7% 。玄武岩风化而成的铝土矿主要分布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的德干玄武岩高原边部, 与晚白垩世-早第三纪德干玄武岩风化壳有关。风化壳通常顶部是铁质壳, 厚0.3-2.0m;其下是红色和粉红色铝土矿层, 厚3.0-10 m;往下是高岭石粘土和白色硅质粘土, 厚15-20m;再往下则过渡为新鲜的玄武岩。铝土矿严格地赋存在风化壳红土层中, 矿体和矿石特征与产于变质岩系风化壳中铝土矿基本相似, 但其Al2O3 含量略高, 而SiO2 含量十分低, 一般在1%左右, 属于优质铝土矿。

 

锰矿资源􀀁 锰矿是印度优势矿种之一, 目前全印度有重要锰矿床30 多处, 年生产锰矿石达百万吨以上。印度锰矿主要有3 种类型: 􀀁 红土型锰矿床, 主要分布在卡那塔克邦和安德拉邦与奥里萨邦交界处, 产于下元古界硅铁建造含锰层中, 并经次生风化作用而富集成矿。矿体呈似层状或透镜状, 矿石以氧化锰为主, 品位较高, 如贾姆达-科依拉锰矿床储量达3600 万吨, 锰矿石品位高达41%- 57%; 􀀁 同生沉积变质型锰矿床, 主要分布在中央邦, 产于中元古界变质岩中, 赋矿岩石主要为石英锰榴岩, 其上盘以千枚岩为主, 下盘为石榴石云母片岩、石英岩。矿体为似层状或层状, 矿石有块状、葡萄状和角砾状3 种, 矿石矿物以褐锰矿为主,其次有方铁锰矿、钡硬锰矿、水锰矿以及表生的软锰矿、硬锰矿和锰钾矿等, 矿石品位较高, 一般可达40%-50% , 但其富矿体往往是经过一定风化淋滤作用而富集的, 矿床规模较大, 如巴拉特( Balaghat ) 孤形带中锰矿床, 目前已发现锰矿床数十个, 据估算该带中锰矿资源量可达2 亿吨; 􀀁 钾长锰榴岩型矿床, 主要分布在奥里萨邦南部, 产于太古界麻粒岩相变质岩系中, 矿床规模不大, 矿石品位较低, 一般含锰35% 左右。上述3 种矿床类型中以前两者为印度主要锰矿类型, 也是目前主要开发生产的对象。

 

金矿资源􀀁 印度金矿现代化开采始于19 世纪初期, 曾经是世界产金大国, 年产金达2000 kg 以上, 但20世纪中由于资源勘查没有跟上而步入衰落。印度金矿以岩金为主, 砂金为副。岩金矿床类型相对比较单调, 以绿岩带中金矿为主, 其次有硅铁建造中金矿、麻粒岩相岩石组合中金矿和其他火山􀀁沉积变质岩中金矿, 主要分布在印度西部卡那塔克邦。金矿以石英脉型最常见, 其次为蚀变岩型, 而砾岩型等其他类型则比较少见。石英脉型金矿产出与分布往往受韧性剪切带控制, 成组成群出现, 其成矿带走向大多以南北向或近南北向为主, 常与沉积变质岩系走向有一定夹角; 脉宽变化不大, 但延伸较大, 甚至可达2 000 m 以上。矿石矿物除自然金外,还有毒砂、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及少量闪锌矿、白钨矿等。产在绿岩带中的石英脉型金矿规模可以很大,如卡那塔克邦的科拉尔( Kolar) 金矿集中了26 条矿脉, 开采深度平均2 745 m, 最大深度达3 209 m, 矿石品位:早期为47 g/ t, 晚期3 g/ t, 平均16 g/ t。持续开采了120 年, 累计生产黄金超过800 t; 又如胡特蒂( Hutti) 金矿开采深度达475 m, 平均品位7 g/ t, 在1995 年开采中已生产黄金58 t。这2 个金矿床是印度最大的金矿床, 有着悠久的开采历史, 虽然目前己闭坑或停产, 但在其矿区外围还有相似类型的矿床, 且具有很大的远景。

 

铬铁矿资源􀀁 印度铬铁矿生产与出口均处于世界前列, 据有关方面估算, 印度铬铁矿资源量可达1.38亿吨, 目前全印度有重要的铬铁矿矿床11 处。由于北部中印边界喜马拉雅褶皱带的自然条件恶劣, 几条蛇绿岩带上的铬铁矿矿产地都未进行过详细工作, 铬铁矿的勘查以及生产开发均集中在印度半岛克拉通上, 主要分布在奥里萨邦, 其次在卡那塔克邦和安德拉邦等地。与喜马拉雅褶皱带不一样, 印度半岛克拉通上至今没有发现蛇绿岩带或混杂堆积带, 铬铁矿主要产在古元古代绿岩带上, 与基性􀀁超基性岩岩浆侵入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矿体赋存于超基性岩体的某个部位( 边部或底部) , 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矿石多呈块状, 并伴有钒、钛、铂族等元素。矿石品位中上, 显示出超基性岩岩浆侵入后曾经过较好的岩浆分异作用与贯入作用。目前资料表明, 印度90%的铬铁矿储量集中在这种产出类型中。此外, 在铬铁矿矿床及其有关岩体的浅部常有风化壳, 其中产有镍矿床, 这种红土型镍矿是印度镍矿产出的主要类型, 其规模较大, 具有一定经济价值, 其资源量可达1.65 亿吨。

 

铅锌矿资源􀀁 铅锌矿是印度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中储量相对较大的矿种, 矿床数量较多, 分布比较集中,如在印度西北部的拉贾斯坦邦阿拉瓦尔利克拉通上, 矿床类型以层控型为主, 与密西西比型比较接近, 赋存在上太古界和中-上元古界中。赋存于上太古界中的铅锌矿, 其容矿围岩是以石墨云母矽线石片( 麻) 岩、石榴石黑云母矽线石片( 麻) 岩等为主的火山􀀁沉积变质岩, 如兰普拉-阿古恰( Rampura􀀁Agucha) 铅锌矿。它是印度上太古界中唯一大型铅锌矿, 其矿体赋存于上述火山-变质岩系组成的倒转向斜核部, 呈层状、似层状,与围岩产状一致, 沿NE-SW 向分布。矿石矿物以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和方铅矿为主, 品位较高: 锌12.1%, 铅1.7% , 银30 g/ t , 估计矿石量为6 700 万吨, 铅锌金属储量可达900 万吨左右。赋存在中􀀁上元古界中的铅锌矿其容矿围岩是以碳酸盐岩-碎屑岩组合为主的浅变质岩。这种类型的铅锌矿数量不少, 主要集中在扎瓦尔( Zaw ar) 、德里巴-拉查普拉( Dariba􀀁Rajpura) 和德里-阿姆巴伊( Deri􀀁Ambaji) 等3 个矿田内, 以后者规模最大, 并伴有铜、银, 矿石矿物以磁黄铁矿、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等为主, 矿石品位: 锌7.8% , 铅2.2%, 银100 g/ t , 目前已知锌储量466 万吨, 铅储量67 万吨。

 

铜矿资源􀀁 印度铜矿资源欠缺, 均为热液型, 矿床以中、小型为主, 矿体多为透镜状, 厚度小, 产状缓, 主要分布在西北部拉贾斯坦邦阿拉瓦利克拉通上克墨特拉( Khet ra) 构造带和东北部比哈尔邦辛格布姆推覆带上。据估算, 在印度全国, 品位大于1%的铜储量约800 万吨, 分布在250 个矿床( 点) 中, 目前实际开采的铜矿床不足10 处。印度斯坦铜业公司是印度唯一的精铜生产企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