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已进入高风险时代
(2011-12-15 15:43:40)
标签:
矿业投资风险找矿勘查财经 |
分类: 纹石论矿 |
矿业已进入高风险时代
作者:王宏峰
在2011年全球经济的风雨飘摇的大环境中,矿业经济也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那么,明年又将如何?记者近日在德勤有限公司举办的《2012年趋势追踪》报告发布媒体见面会上了解到,据德勤预测,若站在宏观经济和地理政治角度来看,矿业面临的困难程度已达到空前的水平。
该报告对2012年预计将加速影响矿业行业的十大趋势进行了分析。德勤有限公司能源与资源行业全球矿业领导人Philip
Hopwood先生表示,“大多数公司的规划都建立在假设来年预测结果偏差在5%-10%以内的基础上,而非50%的巨大偏差。然而,影响全球矿业因素的极端性正在走向新的高度,迫使矿业公司不得不事无巨细地考虑比过去范围更广的情境。”这就表明,矿业面临的风险正在急剧增大。
成本膨胀并不鲜见,但此次的程度更甚。多年来,各国的财政政策等一直在不断变化,但变化的程度、不可预见性和关联成本始终处于上行状态。商品价格波动性更胜往昔,部分原因在于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亚洲国家的消费需求空前高涨。有关可持续性、环境和人权的问题升级成为日益频繁的社区激进事件和社会动荡事件。劳动力短缺问题持续升级。矿业公司的库存现金亦有所增加,导致股东预期呈螺旋状态势。资本项目组合不断增多。而在上述过程中,监管环境亦持续收紧。
对于矿业公司来讲,推高成本的因素有很多,如劳动力涨薪、新税项和矿区使用费的爆发性增长、能源和电力价格上涨、资本支出攀新高等。矿业公司继续在省区实施扩张更富挑战性,这就不仅仅限于设备更新产生的支出,同时也要求对重大的长期基础设施的投资,包括铁路、港口、社区住房和学校的投入不断增加。事实上,在某些矿业区,在水、运输和能源方面的投资预计将达到整个项目支出的82%。雪上加霜的是,全球政局的不确定性以及货币的持续波动正在引起难以预知的重大外汇波动。
因此,成本管理依然是企业的重头戏。报告建议,企业应了解成本的驱动要素,改善资本项目的管理方式,提升能源效率,与供应商缔结长期直接采购合同,加大投资自动化技术以降低劳动力开支、改善保障工人人身安全的条件等。
数十年来,劳动力短缺一直困扰着采矿行业。报告认为,关键地域的工程师严重不足对现有用工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全球各地此起彼伏的矿场罢工事件也促使劳动力成本升高。今年5月,南非全国矿工工会要求金矿工人的工资提高14%;而在阿根廷,一场短暂的罢工之后,矿工的薪酬上涨了33%。高达40%的劳动力流失率更是火上浇油。此外,常年累月地奔波在外,矿工们对于去往新上线项目所处的更偏远的地区日益缺乏兴趣,这也使得公司吸引和保留现场人才难上加难。
因此,矿业公司应采取更为系统的方式应对这一挑战。在与大学协作时,项目筹资和实习仍然是重要方式。矿业公司进行劳动力规划时,不仅要洞悉全球人才资源要求,还要知道从何处获得人力资本供给。引入行业层面的交叉培训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一些矿业公司开始交叉培训其他行业如汽车业和制造业的工人;另有公司在缺乏成熟采矿行业的国家或依然深受高失业率困扰的国家加大招聘力度;还有公司希望从非洲和亚洲或者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土著或本地人中获取潜在的人才。为了降低员工的流动率,一些矿业公司已开始制定全球流程,确保其薪酬体制的一致性。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日益多元化,矿业公司面临的风险倍增。矿产储量减少、品位下降、全球需求剧增以及矿产品价格飞涨等因素综合在一起,加大了矿业公司的地域和经济风险偏好。其结果是,矿业公司正在脱离南非、澳大利亚和智利等矿业大国,转而前往偏远的地区,如厄立特里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刚果共和国、利比里亚、阿富汗、蒙古和哈萨克斯坦等。
曾是全球扩张先锋的初级矿业公司,由于债务危机,多数公司因出现经营困难而成为被收购的主要对象。但很少有公司具有积极发展资本项目组合或在陌生地区开拓经营业务的能力。这些因素都会增加公司经营的不确定性。
而且,企业项目的执行难度也在逐年增加。人才短缺、获得社区许可耗时长、许可审批过程漫长、企业融资难等都严重阻碍了项目的进程。更为复杂的是,一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甚至需要数十年,资源将持续从矿业项目中分流,加剧人才短缺。
报告指出,矿业公司必须采取创新性的资本项目管理解决方案,并通过提升行业协作和自动化水平来节省成本,从地域和产品分组全面审核矿产开发成本,实施有针对性的降低成本的措施;将维护关系的持续性作为获得本地资源开发许可的关键;在施工阶段审核建设是否符合最初的商业论证的要求,以确保交付。
而随着矿业融资状况的不断变化,一些矿业公司转向以替代性融资方式为主,如私募股权、主权财富基金、对冲基金、项目融资、合资或并购等。报告指出,随着矿业公司在世界更为偏远的地区扩张业务,其融资来源也应亦步亦趋,到韩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原本不熟悉的地方融集资金。
这些努力能否成功取决于矿业公司在试图进入的外国市场中建立关系的能力,同时需要对这些地区进行更深入的了解。诸多的内部风险已经令矿业公司焦头烂额。与此同时,矿业公司还面临着诸多外部风险。
在很多国家还处在偿还空前债务的困境中的当下,各国政府更加希望通过资源行业来增加国民收入。除了倾向于根据收入而非利润收取矿区使用费外,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征收超额利润税、油气发现定金、资源租金、许可证费用、环境税和重建收费。有些国家甚至要重新谈判现有的税收稳定协议,导致矿业公司的财务预测陷入混乱,面临加剧的政治风险。
报告指出,为获取最大的投资回报,矿业公司在选择投资地时务必在财务建模工作中实现更佳的一致性。这些财务模型还须在社会、经济和环境需求中实现平衡;应在政治层面有所参与,这有助于影响政府政策。
近几年来,世界各国加大了对矿业的监管力度,加大了对贿赂和腐败的防范和处罚力度,执行更为严格的出口控制等。如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就实施了更加严格的排放监管政策。《美国反海外贿赂法》(FCPA)的执行力度较之从前更是有增无减,尤其是当相关罚款有助于增加国家税收时。美国的《多德-弗兰克法案》中的条款也可能会影响到矿业公司,其要求美国证监会注册公司必须披露他们的产品是否使用了从刚果或其9个邻国的冲突矿产,制造商将要求矿业公司披露指定金属的来源,包括黄金、黑钨和铌钽;要求所有资源采掘公司在年度报告中向美国证监会提供以商业目进行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采掘和开发而向某外国政府支付的一切费用;英国的《反贿赂法》于2011年7月生效,该法案引入了两项新的罪名:行贿外国公职官员以及未能制止组织关联人员进行行贿的企业。由于矿业公司(其中许多在英国上市)在向监管宽松且可能产生腐败的司法区扩张业务,他们面临的违反这些规定的风险更大。这些趋势均要求矿业公司采用统一的系统和计划来满足全方位的监管要求。
德勤有限公司能源与资源行业全球矿业领导人Philip Hopwood先生表示,“影响全球矿业的因素正趋于更加极端化,迫使企业必须事无巨细地考虑比过去更为复杂和广泛的发展环境。矿业公司高管必须跳出规划时惯常使用的常规视角,必须去探寻非常规的解决方案来应对未来的常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