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西环江北山铅锌黄铁矿矿床发现史

(2008-07-22 19:27:21)
标签:

矿业开发

产经

刘继顺

杂谈

分类: 话说找矿

[按]从50年代找铁(褐铁矿)开始,经“多金属硫化物铁帽”和“找原生铁矿”的认识,到发现菱铁矿、铅锌矿、硫铁矿,最后(1986年)证实为一大型“铅锌硫铁矿床”,过程曲折,时间漫长,且险些夭折。成功是那么遥远,又是那么触手可及!“就事论事,就矿论矿”,往往会延误新的发现,错失成功!

广西环江北山铅锌黄铁矿矿床发现史

孙邦东,潘其云

广西地质,73),199469-73

 

北山铅锌黄铁矿矿床位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城北偏西直距47公里处,属于上朝镇北山村。金(金城江)-红(红山)铁路和公路在其东侧通过,并有简易公路相连,交通尚称方便。

矿床地处桂北隆起西南缘的近南北向的上甫-肯跃背斜南段东翼,南北长约2.7公里,东西宽约200-600米,面积约1平方公里。出露地层有中泥盆统东岗岭组和上泥盆统融县组底部“北山礁”顶部白云岩带。矿体产于走向北偏东、向东倾斜的两条正断层控制的上、下盘的东岗岭组和“北山礁”礁顶白云岩中,属于层控型铅锌黄铁矿床。探明矿体14个,其中以 I 3、Ⅱ号两个矿体最大,分别占矿床总储量的1/31/2以上。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长50-1380米,宽22-240米,平均厚1.12-20米。矿石主要矿物有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脉石为白云石、方解石。矿石具肾状、块状、脉状构造与放射状、草莓状、它形晶粒状结构。矿石平均品位(%):S 26.988Zn 4.491Pb 0.705Ag 11.38/,Cd 0.0131,Ge 0.001,As 0.025,F 0.017。矿石易选,选矿回收率:锌91.06%,铅65.92%,硫85.38%。探明储量,其中锌、锗、黄铁矿为大型,银、镉为中型,铅铁为小型。

发现过程

北山一带的锌铅铁矿或铁矿是由古人发现,始于何时尚难考证。据文献资料:宋朝在抚水州(今环江一带)设富仁银监,主要开采铅锌矿用于炼银,距今约800年左右;炼锌始于明万历年间(1605年以后),距今约380余年;至清乾隆年间(1747-1770年),开采较盛。民国26年(1937年)编《宜北县志》中有载。现今在北山附近有炼银厂遗迹1处,老窿7个,北山矿床勘探时在207孔孔深85.82-86.84米处发现有老窿和残存坑木。

勘探过程

民国25年(1936年)春,两广地质调查所王镇屏、何乃士在桂西北南丹、河池、东兰、思恩(今属于环江县)、天河(今属于罗城县)、宜北(今属于环江县)等县进行路线地质调查与矿产调查,编有相应地质报告,载于《两广地质调查索编》中。

1958年大办钢铁时,北京地质学院实习大队杨俊德、刘雨金于10月前往北山铁矿点检查并提交《环江县驯乐区北山铁矿点检查报告》,估算褐铁矿矿石量117.8万吨,指出北山附近有铅锌矿点。19603-5月,广西地质局427地质队3分队石焕琪等进入矿区对堆积型褐铁矿采用井探为主要手段,按100米×100米(局部50米×50米)网度进行地表评价,共计完成15000地质草测约2平方公里,浅井91341米进尺,采样29件,含矿样26个,圈定矿体3个。同年由该队许道心、石焕琪编写提交《广西环江县上朝褐铁矿石地质报告》,探明褐铁矿储量61万吨,1971年经广西地质局报告审查小组核实,褐铁矿储量50万吨。19673月至19681月,广西冶金地质勘探公司2151分队梁珍庭等在北山、上甫、都川一带开展铁质来源研究及找原生矿工作,于1968年提交《广西环江县上朝、上甫铁矿地表普查评价报告》,认为北山铁矿是“喀斯特过程中风化淋滤-堆积矿”,推测北山、洞忙两地残积褐铁矿“属于小型低温热液多金属硫化物矿床铁帽”,为今后找矿提供依据。1972年广西冶金地质勘探公司215队又派普查组到北山一带对铁矿进行地质工作。19755月广西第9地质队潘其云等多次前往北山一带对褐铁矿及其来源进行调查研究,同年7月,由该队潘其云、洪家栋编写提交《广西环江县北山铁矿地质调查报告》,指出北山铁帽全部分布在中泥盆统东岗岭灰岩面上,并在该层位白云岩顶部及灰岩中发现2个似层状铅锌矿体,认为北山一带的铁帽主要是由铅锌黄铁矿氧化而成,深部有找到较大规模铅锌矿的希望。

19757月,广西第9地质队将该队1分队九瓦普查组代建平、刘锦发、汪秋桂等调入北山。其任务有三:1、扩大规程铁矿储量;2、查明铁质来源;3、寻找原生矿。同年9月组成5分队(技术负责胡纯生)。通过开展11万地质填图和老窿调查,完成11万地质草测30万平方公里,12.5万地质草测20平方公里,钻探8400米,浅井1561米,采样1558件,评价了7个褐铁矿点的37个小矿体。1980年,由该队5分队代建平、黄锡乾、潘森兴等编写提交《广西环江县上朝褐铁矿区补充勘探地质报告》,新增富铁矿储量数十万吨。同时,进一步证实铁质于铅锌黄铁矿的认识。其证据是褐铁矿中含 铅锌高和发现有菱锌矿、白铅矿、铅矾及黄铁矿假晶;在北山、洞忙一带的老窿中,在上泥盆统找到一层厚0.5-4米似层状褐铁矿体以及附近的铅锌矿化。据此,19766月提交了普查补充设计。同年10月初,大队要求结束褐铁矿评价工作,转战茂兰煤田。在这关键时刻,施工中的202号孔,在孔深89-120米处的东岗岭组白云岩中发现3层褐铁矿夹两层菱铁矿和16米多厚的黄铁矿,总厚达10余米,经取样,褐铁矿普遍含铅锌银。这一孔之见稳定了人心,不仅保留了这台钻,而且又调进了两台钻机。至19773月先后在44个钻孔中见到了厚20-30米的铅锌黄铁矿富矿,揭示了北山矿床的真面目。1980年,胡纯生等发现北山生物礁,不仅解决了中、上泥盆统的划分对比,而且提出礁顶白云岩控矿的新认识,解决了矿体的对比连接问题,有效地指导了矿床的勘探。1980年底,结束勘探,完工钻孔164个,圈出3个主矿体和一些小矿体,探明铅锌黄铁矿达大型规模。1981年转入详勘,钻探工程网度200-100米×100-50米,局部加密至50-75米×50-60米网度,1982年底结束野外工作,1986年底撰写详细勘探报告。

北山矿床自19767月深部评价至198610月勘探结束止,完成11万地质草测51平方公里,12000地质地质测量4.2平方公里,钻探192个孔72891米,坑探343米,槽探10329方,浅井661米,分析4698件,选矿试验样3件,水文钻探12552米。19878月,由该队胡纯生、代建平、黄锡乾等编写并提交了《广西环江县北山铅锌黄铁矿床详细勘探地质报告》,探明金属储量锌103.3376万吨(工业储量59.0996万吨),铅7.2093万吨(工业储量6.7419万吨),黄铁矿石量264.99万吨,伴生银金属252吨,镉2901吨,锗215吨,褐铁矿石量265万吨。矿石平均品位(%):S 26.988Zn 4.491Pb 0.705Ag 11.38/,Cd 0.0131,Ge 0.001,As 0.025,F 0.017。其中锌、锗、黄铁矿为大型,银、镉为中型,铅铁为小型。因此,该队荣获1989年度地质矿产部找矿成果二等奖。

大新铅锌矿于19836员成立广西北山铅锌硫铁矿筹备处,19875月动工兴建,1992年完成第一期工程(500/日规模)1993年开始第二期工程,建成后生产规模年产43万吨铅锌精矿,采选规模100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