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从下面3个网络信息,可以看出,此次暴力袭警事件发生在紫金矿业集团控股的文山麻栗坡紫金钨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矿山上。
云南文山钨矿山暴力袭警事件
来源:生活新报
记者:段国强
(云南)文山州麻栗坡县“4.20”袭警事件发生后,公安机关积极展开侦查工作,初步查明,项某等五人在2008年4月19日晚上策划组织人员持械暴力阻止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导致发生“4.20”事件,项某等五人涉嫌扰乱社会秩序犯罪,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据悉,按照国务院和省、州党委、政府关于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合矿产资源的要求,麻栗坡县于2006年初开始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要求,公开招商实施了钨矿资源整合工作。通过两年多的工作,整合已进入扫尾阶段,正在分片区进行打击非法采矿,组织整合企业投工复产。在其他片区按照计划复产的情况下,麻栗坡县、乡两级政府在洒西片区开展了半年多群众工作,按计划于2008年4月20日组织取缔这个片区的非法采矿活动,使企业恢复正常生产,洒西村部分人员阻碍企业正常生产复工,围攻县、乡两级政府来整顿矿业秩序的工作人员,使用长刀等工具攻击维持秩序的公安民警,其行为已触犯法律,涉嫌犯罪。目前,有关部门正对此事作进一步调查处理。
来自云南麻栗坡的矿产资源“阳光整合”报道
发表时间:2008-04-18
来源:云南省麻栗坡县委党校
作者:张雯铭
守着金山要饭吃 肥了老板风气坏
麻栗坡县矿产资源丰富,现有钨矿矿区总面积32平方千米。办有钨矿、钨锡矿《采矿许可证》11本,钨矿《探矿许可证》9本。2006年下达给该县的钨精矿控制指标为2700吨,占云南省3500吨的77%。由于各矿区各企业不按规范的设计方案勘探开采,片面追求眼前效益,缺乏长远的投资战略,致使资源浪费严重,没有形成产业规模。无序的开采还导致了矿山森林植被、生态环境、耕地林地等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同时,乱采滥挖、以采代探、一证多矿、私下违法转让和违规承包、假借其它矿种办证开采钨矿等现象屡禁不止。据统计,有的矿区非法开采的人流量经常达数千人。各矿区大小矿洞违规布局、星罗棋布,有的矿区矿洞多达300余口。由于受高额利润的驱使,部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私下以各种形式参与矿产资源开发。县域内的一些钨矿企业想方设法逃避国家税收,虽然有产量,但税收与实际产量严重不符,有近一半的企业连续几年没有向县财政上缴过一分税收,矿主坐的是豪华轿车,却不愿投资建尾矿坝、不愿投资恢复矿区生态环境。老百姓普遍反映:“麻栗坡的钨矿资源开采,损了国家,肥了老板;破坏了环境,留下了隐患;损害了干群关系,败坏了干部风气。”
排除干扰搞整合 公开招商当裁判
麻栗坡县县委、政府刚刚决定搞整合,各种矛盾和问题便纷至沓来。一些部门领导认为整合工作推进难度较大,有畏难情绪;原钨矿企业主缺乏主动性、积极性,还以不同形式抵制整合工作;少数不同层次的有关人员,对整合工作冷嘲热讽,制造障碍;一些不法矿商上窜下跳四处活动,妄图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干扰整合工作,并扬言要采取过激行为,以非正常手段阻碍整合工作的开展。从整合工作启动的那一天起,每走一步都困难重重,但是,县委、政府并没有动摇整合的决心,在整合的全过程中都做到了不为利益所动,不为威胁所迫,不为艰难所阻,坚定不移地推进整合工作。
该县县委、政府通过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电视广播等方式,对涉及钨矿开发、经营的企业和全县干部群众进行宣传,让干部群众明白“钨矿资源整合不是对矿山一关了事,而是充分利用矿产资源,追求更大的发展效益,宁可不采,也不可滥采;宁可目前少一些税收,少一些工业的增长速度,也不能以破坏资源的合理利用为代价,求得眼前短暂的发展。”县长彭辉在2007年3月召开的县人代会上呼吁:“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各级领导干部、各位老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要从麻栗坡的长远利益出发,关心支持矿产资源的整合工作,在整合中监督政府,做党委、政府的坚强后盾,夺取矿业整合的全面胜利,使矿业经济真正造福于麻栗坡人民。”此后,支持整合的声音逐渐占了主导地位,反对整合声音的成了少数。
按照整合思路,县委、政府决定全力搭建竞争平台,在全国公开选择1个有资金、有技术、有实力、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参与麻栗坡钨矿资源整合。在《文山日报》等区域主流媒体公开发布钨矿资源整合的相关信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合作伙伴,向省内外25户企业发出邀请书,应邀企业按照《整合方案》编制提纲及“承诺书内容提示”的要求,编制整合方案,积极参与公开竞争。2007年1月31日,县钨矿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公开选择整合钨矿资源合作企业评审会议,对参与整合的云锡集团、紫金集团、江钨集团、华西公司等8户企业提交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银行贷款授信情况及公司近3年的经营情况进行认真审核,符合条件的提交给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由州、县两级专家和相关部门领导组成,组长由专家担任,按通过的评审办法对企业提供的《整合方案》进行全面评审和可行性论证,评审人员当场打分,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紫金集团公司、江钨集团公司、华联锌铟公司、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公司等5户企业进入政府评价阶段。2007年2月3日,召开公开选择整合钨矿资源合作企业政府评价会议,由县政府法定代表人、分管领导、县政府决策指导顾问和随机抽取的有关部门人员组成政府评价组,对进入第二轮的5户企业提交的整合方案、业绩信誉、银行授信、承诺事项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并现场提出评价意见,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最终确定了合作企业的顺序。经过三轮的谈判后,与第一顺序的紫金集团签订协议,由其作为整合钨矿资源合作企业。
在参与竞争的企业中,有不少是上市公司,这些企业参加过全国许多地方的矿业发展和整合,他们认为在选择战略合作伙伴的过程中,麻栗坡对报名参与的县内外企业一视同仁,没有地方保护主义,没有弄虚作假或权钱交易行为,整个程序公开、公正、公平、合理,即使落选了,也心服口服。一位大企业的老总感慨地说:“没想到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小县城,会有这样规范的招商模式,麻栗坡县委、政府的一整套运作水平,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可借鉴性”。云南省纪委、云南电视台到麻栗坡采访钨矿资源整合阳光操作的经验,摄制《阳光操作下的矿产资源整合》专题片在云南电视台播放,高度肯定麻栗坡的矿产资源整合工作。选定整合企业后,该县县人民政府受整合双方即紫金公司和县内各钨矿企业的委托,由中国矿业联合会牵头,聘请了中介机构对钨矿企业的矿权和资产进行评估,并与评估机构签订了《麻栗坡县整合钨矿资源企业资产资源委托评估意向性协议书》。
打非治乱变主动 敢于碰硬破难题
该县对打非治乱工作高度重视,态度坚决,措施有力,近两年先后在全县范围内开展6次有组织、有规模的矿山综合治理工作,累计投入资金600余万元,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果。在整合工作中,该县县委、政府始终坚持“先治乱、再治散,先关闭、后整合”的原则,依法取缔和处罚无证采矿、探矿行为;坚决查处持探矿证从事矿产资源开发的行为;对持过期或失效《采矿许可证》、《勘查许可证》仍从事矿业生产、加工或经营的矿山企业和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回收率达不到设计要求、非法占用耕地林地、非法经营民爆物品的矿山企业,一律进行严厉查处,并坚决取缔和关闭,使整合方有信心投入资源勘查、开发。该县资源整合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先停产整顿、再整合,敢于动真、敢于拿混乱开刀。”在整合初期,该县面临着“边整顿边整合”还是“先停产整顿再整合”的艰难决策,如果停产整顿,在短期内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全县经济指标的完成,据测算,先停产整顿再整合,将减少上千万元的税收,县委、政府短期内的“政绩”要受到影响。而且,在市场效益较好的情况下实施停产,一些追求暴利的企业有抵触情绪,各企业知道整合之势不可逆转后,想在整合前“捞一把”,纷纷要求“边整顿边整合”,少数干部也希望“边整顿边整合”以减轻压力。该县县委、政府最后还是顶住了压力,立足长远,坚决实施“先停产整顿再整合”策略不动摇。“打招呼的、介绍来的,还有业主的压力,合法的和非法的交织在一块,业主和群众交织在一块,官员和老板交织在一块,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在推进的过程中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有时心里头也会有一些动摇的念头。”县长彭辉如是说。
在整合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少人给政府“出难题”、设障碍、设圈套,但县委、县政府“软硬不吃”,敢于向非法采矿者、说情者、威逼利诱者说“不”,顶着各种风险和阻力,每一阶段、每一环节都步履维艰。县长彭辉郑重地向干部群众公开承诺:“如2007年内不能基本完成整合任务,就在2008年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主动辞职。”县纪委书记陈辉在全县钨矿企业资产评估成果发布会上宣布:“找人说情、打招呼、干预整合工作的,将进行统计并进行公告,以适当的方式对企业资产进行缩水。”破釜沉舟、敢于胜利的胆识和气魄,将那些想说情打招呼的人杜绝于整合的大门外。
阳光操作风气顺 勇力潮头唱大风
2007年元月30日,江西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公司等8家省内外企业明确提出参与竞争,他们提供的相关资料,在县整合办、监察局、司法局、公安局、保密局等有关部门的监督下,进行了现场验收,现场封存,最后交由县国家保密局保管,县公安局派2名警卫人员配合国家保密局通宵保卫,切实做到保密、安全。元月31日,县国家保密局将参加公开选择的8家公司或企业提供的整合方案送达会场并进行当场验证拆封,县工商局、县国税局、地税局、县人行等有关工作人员对各企业提供的公司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及公司近3年来的经营情况、银行贷款授信情况等进行验证,将符合条件的提交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经过评审委员会成员自行阅读、了解、审查各企业提供的整合方案,并对各企业提供的整合方案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和评审,提出评审意见,最后经全体评审委员会成员无记名投票过半数通过,有5家公司或企业进入了第二轮企业名单。整个评审过程在州、县纪检监察、公证部门的监督下进行,严禁携带通信工具进入评审会场,整个评审过程进行全过程电视现场直播,评审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2007年2月3日,该县县政府、县钨矿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麻栗坡县公开选择整合钨矿资源合作企业评价会议”。通过了《麻栗坡县公开选择整合钨矿资源合作企业评价办法》;进入第二轮的5家企业在州县纪检监察、社会监督组、公证人员的监督和公证下,以抽签的方式确定承诺发言的先后顺序;参加评价会的5家企业分别向评价组作参与整合钨矿资源的相关承诺;评价组经过无记名投票表决,“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为参与麻栗坡县整合钨矿资源谈判签订框架协议的合作企业第一顺序企业。公证员宣布了“评价符合程序、符合评价办法规定、真实有效”的公证词。
2007年2月10日,麻栗坡整合钨矿资源合作企业签约仪式在该县公务大楼三楼会议厅隆重举行。县长彭辉与紫金矿业集团代表李晓明先生分别代表合作双方在合作协议上签字。公证员宣读了公证词,标志着钨矿资源整合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07年9月16日,麻栗坡钨矿资源整合签约仪式在该县公务大楼四楼会议厅举行。县五套班子领导、紫金矿业集团代表以及县内达成共识的钨矿企业代表共50余人参加了仪式。云南日报驻文山记者站、文山日报、文山广播电台、文山电视台、麻栗坡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记者对仪式进行了现场报道。县公证处对整个签约仪式进行了公证,当场宣读了公证词。
2007年9月26日麻栗坡召开钨矿资源整合沟秧河片区资产转让签约仪式。县五套班子、县钨矿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部分成员单位领导,紫金矿业集团以及县内达成共识的钨矿企业代表共50余人参加了仪式。县公证处对整个签约仪式进行了公证,并当场宣读了公证词。标志着麻栗坡钨矿资源整合实质性的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通过阳光整合,麻栗坡新型工业锁定30亿元目标。县政府受整合双方即紫金公司和县内各钨矿企业的委托,聘请了资质达标、技术过硬的中国矿业联合会牵头,组织中介机构对钨矿企业的矿权和资产进行了评估,并与评估机构签订了《麻栗坡县整合钨矿资源企业资产资源委托评估意向性协议书》。截至目前,完成了5000吨APT冶炼厂的土地报批、可研、环评报告和总图,确定了APT生产技术路线。紫金公司还与江西理工大学签订了钨冶炼厂的设计合同,即将进入土建设计阶段;完成了沟秧河——岩脚尾矿坝和洒西——响水尾矿坝的规划、选址、立项、工勘、水文、可研、征地、丈量等工作;委托云南招标股份公司进行招标,确定了3家施工队伍参与尾矿坝建设,3个尾矿库的建设总投资近2亿元;启动了洒西2000吨/天选厂技改项目的报批工作和4公里的尾矿坝道路开工建设,采矿工艺设计正在实施中。根据县政府的总体规划,预计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2009~2010年,要基本完成钨矿资源勘查工作,APT产品的下游产品开发项目完成,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0~15亿元(加工占70%);2015年,基本实现把钨做成一个大产业的目标,实现年产1.5万吨钨精矿,销售收入30亿元(加工占70%)。
“这次钨矿资源整合,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依法行政的一次有效探索,是依靠市场的力量推动经济社会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路子的一次成功实践。今后更长、更宽阔的整合之路还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开拓,我们将立足新起点、站在新高度、拓展新视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强做大钨产业,促进麻栗坡经济社会的又快又好发展。”县委书记赵仕永坚定地如是说。
文山麻栗坡紫金钨业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公司位于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创立于2007年2月16日,注册资本10亿元,紫金矿业集团拥有新公司85%的股权。它是一家以开发钨矿为主导,兼开发钨矿共伴生矿产资源的大型矿业企业集团,目前已在麻栗坡县内组建了4家子公司。截止2007年11月份,已控制采矿权6个、探矿权4个,钨矿资源量约71495吨钨WO3资源。公司还对麻栗坡县境内的锡、铅锌、钴镍、硅石等共伴生矿拥有优先勘探与开发的权利。
有消息称:在这次冲突爆发前,紫金矿业下属公司与猛洞乡洒西村村民就占用他们的土地和房屋地基打洞开采钨矿的土地使用费问题上谈判过几次,均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当公司试图在猛洞乡洒西村村民的土地上和房屋地基下面开挖矿洞和建选厂时,遇村民阻止,并发生冲突。由此导致此次暴力袭警事件的发生,死者为村民陈昌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