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行
刘继顺
2007-12-2
近日,应友人邀请赴河南南阳市的方城、南召及毗邻的洛阳市嵩县,从事矿产地质考察。
沿途风景及人文古迹,令我对这中原腹地的南阳由衷的向往,也为这块土块上勤劳善良的村民,深深地感动!国家扶贫基金修建的村公所及水泥路,让这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增添了现代化的气息!
因地处北纬32°17´-33°48´,东经110°58´-113°49´,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故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市内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长度在百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条。全市主要河流有丹江、唐河、白河、淮河、湍河、刁河、灌河等,水资源总量70.35亿立方米,水储量、亩均水量及人均水量均居河南省第一位。全市林地面积145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4.3%,拥有植物资源1500多种,森林野生动物50多种。南阳是全国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种植、加工中草药的自然条件优势和传统习惯,盛产中药材2340种,产量达2.5亿公斤,其中地道名优药材30余种,山茱萸产量约占全国的80%,居全国之冠;辛夷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杜仲有2000多万株。南阳是中国矿产品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已探明各类矿产80余种、452处。其中天然碱、红柱石储量为亚洲之冠,蓝晶石、金红石居全国第一,南阳独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素有“东方翡翠”之称。黄金、石油储量居全省第二,且分布集中,组合良好,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历史上,这里曾孕育出“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
范蠡及“智圣”诸葛亮,成为了世人景仰的圣地!许多拜相争侯、逐鹿中原的故事,传诵至今。
曾几何时,这里落伍了。人们主动或者被迫地背井离乡,加入建设他乡的大军,成就了他乡的辉煌!然而,自己脚下的家乡土地的建设反倒遗忘了。
作为外乡人的我们,能否为这古老南阳的繁荣,中部崛起尽些力呢?南阳何时能绽放出她尘封已久的光芒?
这是我离开时的一份希冀,一种愿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