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粗炼产品出口,应予遏制
刘继顺
2007-11-18
11月13日,在2007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说:1至9月,全国生产铁矿石5.05亿吨,出口钢材4952万吨,进口铁矿石2.84亿吨。据中国冶金信息网转载《东方早报》的“钢材出口关税酝酿再提高”一文称,2007年1-9月,我国累计出口焊管381万吨。1-10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5376万吨,如果11、12月份出口数量按照10月份的水平计算,则全年出口钢材数量在6200万吨左右。
6200万吨钢铁,需要消耗多少铁矿储量呢?一般地,冶炼1吨生铁需要1.5-2.0吨铁矿石,0.4-0.6吨焦炭,0.2-0.4吨熔剂。那么出口的6200万吨钢铁就需要0.93-1.24亿吨铁矿,如果考虑到采矿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以70%计)的话,则需要1.3-1.8亿吨铁矿储量,也就是说一年要消耗掉2个大型铁矿。
钢铁业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根据2006年有关统计数据,钢铁工业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5%,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的6.6%,耗水量占工业总量的14%。那么,这出口的6200万吨钢铁要消耗掉多少能源,造成多少污染呢?
当然出口可以换来外汇,拉动GDP的增长,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但是,以能耗和污染的代价,值不值呢?
如果我国的铁矿资源丰富,矿石品质高,那也没什么不好。问题是,我国铁矿资源储量不足,品位低品质差。在我国有些地区,甚至出现有人在碳酸盐风化的溶沟溶槽的土壤里,拣、筛、淘洗出铁矿,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破坏。
目前有些国家要对我国钢铁出口实施反倾销,国外铁矿石进口又面临着提价。在这种背景下,钢铁粗炼产品的出口应该限制或者禁止。
据说,澳大利亚含铁54%以下的铁矿就视为“贫铁矿”,不予开采,或者作为废石处置。由于环保法规严格,作为废石的含铁低于54%的“贫铁矿”不能随便弃而不用,而要就地掩覆并恢复生态。
最近中南大学、沙钢与华凌集团,正在与澳大利亚FMG公司谈判,利用其50-54%的“贫铁矿”部分。
因此,从长远计,国家应该禁止钢铁的粗炼产品出口,以缓解我国铁矿资源供应不足及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加剧问题。如果考虑到急刹车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那么,逐步提高钢铁的出口关税,限制钢铁粗炼产品出口,则是必须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