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发展之路(三):矿产资源及矿业的概念
刘继顺
2006-10-29
一、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在地质历史时期内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当前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以为人类所利用的元素和矿物堆积体。它具有以下几个属性:
1、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
矿产资源往往是在百万年乃至上亿年的地质时期内缓慢形成的。相对于人类短暂的生活历史而言,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特别是金属矿产资源又总是聚集在狭窄的地段,大型至超大型规模的矿床总是屈指可数的。这就导致了金属矿产资源的长期价格趋势看涨。
2、赋存空间和状态的不可选择性
矿产资源赋存的空间既可以在地表,也可以在地下;既可以在山野,也可以在盆地。其赋存的状态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气态(天然气)、液态(石油、矿泉水)。由于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利用是先易后难,由近及远的,目前所能利用的矿产资源往往是地下深处或偏僻的山区,这就带来了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的艰苦性。
3、隐伏性和隐蔽性
出露于地表的矿产资源,基本上已经开采殆尽。随之而来的是要寻找那些难识别的、隐伏的、埋藏的或无人区内的矿床(体),有时哪怕是薄薄的一层泥土覆盖也难以发现。其赋存的状况很复杂,表现在矿体形态、产状、矿石组分、品位的多变性,即使有大量的钻孔和少量的坑道对已发现的矿床和矿体进行了详细的控制,但开采后仍然变化很大。有些矿隐蔽性好,难以识别,如微细浸染型金矿等。这就使得矿产资源的探寻、发现、评价和开发带有很强的探索性和风险性。
4、技术经济的制约性
过去被视为废物的东西,由于技术的进步在今天而成为宝贝。如20世纪40年代以前,铀、铌、钽、稀土等被当成废物,但二次世界大战后则成为重要矿产;20世纪70年代以前含炭的氧化铜矿被作为呆矿,之后由于萃取剂的发明而成为优质矿;过去的贫矿、难选冶的矿由于今天技术的进步又可获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对低品位难选冶矿产地的低成本占有和技术开发,是大型矿业公司的期望收益之所在。因此,矿与非矿,宝贝与废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大型矿业公司而言,开展选冶的前瞻性研究,进行技术储备,是十分必要的。
5、半垄断性
中东盛产石油而且品质优良,任何其它地区无法与之比拟,总是能在竞争上保持不败之地;智利埃斯康迪达铜矿每年生产精矿含铜在120万吨左右,几为中国所有矿产铜的2倍,而且生产成本低廉令其它铜业公司无法与之竞争;广西南丹的105号锡多金属矿体不仅规模大,而且品位特富(锡的工业品位为0.2%,而105号矿则富达15—20%,甚至高达40%),从而可左右世界锡市场的价格。正因为矿产资源的半龚断性才有了矿业公司投资的赌徒心理和无穷魅力。
6、期货性
矿业勘查与开发需要有一个时间周期,因而进入矿业投资点的价位与投产后的价位不一定对应。虽然金属长期价格趋势看涨,但未来某个时间点矿产品的价格却具有不确定性,亦即矿产品价格具有期货性质。
二、矿业
矿业系指以勘查和开发矿产资源获利的经营活动。一般包括矿产勘查(俗称找矿)、开采(矿山)、选矿(选厂)、冶炼(冶炼厂)和加工(材料厂)5个环节。矿业公司既可从事包含这5个环节在内的所有经营活动,也可以从事其中一个或多个环节的经营活动。
就其5个环节而言,共有的风险是政治风险(国外的政局动荡与否、国内的宏观调控政策)、社会风险(投资环境)、市场风险、自然因素风险。
一般地说,冶炼和加工的投资和收益决定于市场与技术,但基本上是可以预期的。然而没有自产原料作为保证的冶炼和加工业受市场因素的影响最大,难以抗拒市场价格走低或加工费用较低而导致亏损的风险。
采矿与选矿的效益取决于市场与技术,更取于矿石的品质,亦即矿体的大小、岩石工程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及矿石的选别难易程度。
找矿的效益取决于市场与技术,更取决于矿区所在的成矿地质条件与环境,即能否找到大规模、高吨位、高品位、易采选的矿体。对于特富高吨位的矿体,即使没有先进的技术,乱挖乱选都会获得很好的收益。何况未选冶出来或未选冶干净的尾砂和冶炼渣,通过再选再冶还可获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