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说找铬矿

(2006-08-15 00:21:35)
标签:

铬矿资源

铬铁矿

矿业开发

矿山企业

刘继顺

分类: 话说找矿
话说找铬矿
刘继顺
2006-8-15

 

一、铬矿地质概述

 

 

    铬是黑色金属,在地球化学性质上,具有亲氧性和亲铁性,以亲氧性较强,只有在还原和硫的逸度较高的情况下才显示亲硫性。在内生作用条件下铬一般呈三价。六次配位的Cr3AL3Fe3的离子半径相接近,故它们之间可以呈广泛的类质同象。此外,可与铬类质同象代替的元素还有MnMgNiCoZn等,所以在镁铁硅酸盐矿物和副矿物中有铬的广泛分布。在表生带强烈氧化条件下(碱性介质),Cr3氧化成Cr6形式的铬酸根离子,使不活动的铬离子变成易溶的铬阴离子发生迁移。遇极化性很强的离子(如CuPb等),则形成难溶的铬酸性矿物。

 

 

    在自然界中目前已发现的含铬矿物约有50余种,分别属于氧化物类、铬酸盐类和硅酸盐类。此外还有少数氧化物、碘酸盐、氮化物和硫化物。其中氮化铬和硫化铬矿物只见于陨石中。有些矿物若混入有少量铬的话,则呈现鲜艳的绿色,如翡翠、云母等。具有工业价值的铬矿物都属于铬尖晶石类矿物,Cr2O3含量为18-62%。有工业价值的铬矿物,其Cr2O3含量一般都在30%以上,其中常见的是:

 

 

    铬铁矿    介于亚铁铬铁矿(Fe Cr2O4,含FeO 32.09%、Cr2O3 67.91)与镁铬铁矿(Mg Cr2O4,含MgO2 0.96%、Cr2O3 79.04%)之间,通常有人将亚铁铬铁矿和镁铬铁矿也都称为铬铁矿。铬铁矿为等轴晶系,晶体呈细小的八面体,通常呈粒状和致密块状集合体,参差至贝壳状断口。颜色黑色,条痕褐色,半金属光泽,硬度5.5,比重4.2-4.8。外表与磁铁矿相似,只是磁性较磁铁矿要弱。铬铁矿是岩浆成因矿物,产于超基性岩中,与蛇纹石、滑石、铬石榴子石共生。当含矿岩石遭受风化破坏后,铬铁矿常转入砂矿中。铬铁矿是炼铬的最主要的矿物原料,富含铁的劣质矿石可作高级耐火材料。

 

 

     富铬类晶石     又称铬铁尖晶石或铝铬铁矿。化学成分为FeCrAl2O4Cr2O3 32-38%。其形态、物理性质、成因、产状及用途与铬铁矿相同。

 

 

    硬铬尖晶石    化学成分为(MgFe)(CrAl)24,含Cr2O3 32-50%。其形态、物理性质、成因、产状及用途也与铬铁矿相同。

 

 

     世界铬矿资源较丰富,1992 年保有储量14亿吨,储量基础68亿吨。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于南非、津巴布韦及前苏联等国。我国铬矿资源紧缺,探明储量1309.5万吨,保有 1095.1储量万吨,主要分布于西藏、新疆、内蒙古、甘肃等13个省(区),其中以西藏为最主要,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一半。

 

 

二、铬铁矿成矿规律

 

 

铬铁矿成因可分三种类型:

 

 

1)岩浆晚期含矿熔浆分异型,多赋存于纯橄岩异离体内,矿石有稀疏--中等--稠密的铬尖晶石组成侵染型矿石类型,如内蒙古3756矿床;

 

 

2)岩浆晚期含矿熔浆贯入型,其形成多是在含矿残余熔浆因内部(或深部)的压力作用,使矿浆沿岩体原生构造破碎带上迁,在容矿空间合适部位富集成矿。矿体可产在岩体主岩相带内,也可在两种岩相带之间。若含矿熔浆中三氧化二铝含量高时,则常在岩体边部与超基性岩体的岩相带接触处形成一层薄薄的绿泥石外壳。如西藏和新疆等地区的铬铁矿床;

 

 

3)岩浆晚期熔离型,属晚期含矿残余熔浆,经熔离作用形成铬铁矿浆。这种铬铁矿浆,未受构造挤压或经历轻微构造变动而基本上残留原地或深部而形成的铬铁矿床。前者在我国西藏、新疆均有发现。

成矿规律有:

 

 

1.铬铁矿床的分布基本上与超基性岩体的形态产状相一致。空间上与深大断裂带密切相关。沿深大断裂带断续分布的超基性岩带或岩区,其展布方向与深大断裂带基本一致。我国含铬超基性岩带以纬向构造带展布为主,如阴山-天山构造带、秦岭-昆仑构造带和喜马拉雅一阿尔卑斯构造带内的岩带,其中岩体、矿带、矿体大致呈近东西向展布;其次为北东-南西向和北西-南东向。而川滇南北向构造带内近南北向岩带,未发现具工业价值的铬铁矿床。

 

 

2、铬铁矿床成矿时代,自震旦纪至新生代均有,我国以华力西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为主。

3、岩体的侵入及成矿,有的一次侵入就地分异成矿,也有的深部分异多次侵入成矿。我国多具有多次侵入,多次成矿的特点。超基性岩带与火山岩、海底喷发相火山岩、细碧岩、凝灰岩等基性熔岩共生,个别具有蛇绿岩套的特征。

 

 

4、我国已知含铬超基性岩体均属非层状、陡倾斜岩墙状和单斜状岩体,铬铁矿体的分布主要受岩相带和原生构造破碎带控制。受岩相带控制的铬铁矿体,多产于偏基性岩相带内;赋存于纯橄岩体内的矿体,多集中在异离体中、上部或膨大部位,矿体与纯橄岩异离的形态、产状相近似。受原生构造破碎带控制矿体的分布特征,铬铁矿具有“成带分布”、“成群出现”和“分段集中”的特点。矿体在岩体内受原生构造破碎带的控制,往往形成2-3条矿带,以中央矿带成矿最好。矿体在矿带内常“成群出现”构成矿群,矿群与矿群间有一定的间距,有的在矿群间有小矿体或矿线断续相连。矿群内的矿体在垂直剖面和侧伏方向上集中分布成若干矿段,形成有矿集中地段和无矿空间。这种深部“分段集中”的特点,可指导深部盲矿体的寻找。

 

 

5、有些矿区的岩体沿走向拐弯处,岩体由宽变窄处,岩体边界呈港湾状部位和岩体边界呈台阶式的陡倾变缓处,基本上都可能是铬铁矿体赋存地段,应引起勘探者的注意。

 

 

6、铬铁矿体在陡倾斜的岩体内常具有侧伏现象,铬铁矿体沿着走向或倾向以外的第三方向延伸,并以一定角度向深部侧伏,侧伏角有陡缓的变化,侧伏的产状与流动构造的产状有一致性。

 

 

7、非层状陡倾斜岩体内的矿体在我国此种类型的矿体一般为透镜状、扁豆状、豆荚状、板状、似脉状、筒状、囊状及不规则状等。矿体大小不一,长度几米、几十米到几百米,厚度由几十厘米、几米到几十米不等,其矿体延深往往大于矿体的走向长度。

 

 

8、纯橄岩一科辉辉橄岩相带内的矿体常常见有薄层状绿泥石外壳,形似蛋壳包裹铬铁矿体,其主要成分为淡斜绿泥石、在我国已发现的陡倾斜岩体内的铬铁矿体,特别是晚期含矿熔浆形成的矿床。可作为找深部盲矿的标志之一。

 

 

9、铬尖晶石类型,随着岩体类型及岩石化学成分而不同。我国许多铬铁矿区的铬铁矿石为铝铬铁矿、镁铬晶石,其次为富铬尖晶石。

 

 

10、我国已经发现的具有工业价值得铬铁矿床皆属于岩浆晚期含矿残余熔浆形成的矿床。

 

 

三、找铬矿标志

 

 

     铬矿对我国而言是劣势矿种,严重短缺。已发现的铬铁矿资源规模小,品位低,大多难以利用,需要我们加倍的努力。找铬铁矿标志有:

 

 

         1、铬铁矿无一不产于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和超基性岩墙、岩床中,如著名的津巴布韦大岩墙。因此,首先要到超基性岩带中去寻找。

 

 

       2、铬铁矿一是产于以纯橄榄岩为主的纯橄榄岩、单斜辉石岩型岩体中,矿体多赋存在纯橄榄岩岩相内的粗粒伟晶纯橄榄岩中,与围岩呈渐变过渡关系,矿体边界需靠分析化验圈定,矿体形态复杂,多呈扁豆状、透镜状、脉状和不规则团块状;二是产于以斜辉辉橄岩为主的纯橄榄岩、斜辉辉橄岩型镁质岩体中,矿体多赋存于斜辉辉橄岩相或该岩相与纯橄榄岩相接触带附近的纯橄榄岩异离体中,常成群、成带、分段集中分布,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矿体多呈不规则的豆荚状、似脉状、囊状和柱状等。

 

 

        3、含铬岩体的铬铁比高,具海绵陨铁结构。具有铂族元素异常和磁异常。

 
 
        4、具有鲜绿色的含铬蚀变矿物如铬白云母等。
 
    5、有超基性岩出露的海滨,可产有海滨砂铬矿。
   
四、中国铬铁矿主要成矿远景区
 
 50年铬铁矿的地质找矿工作,我国已发现了大量的基性-超基性岩体(11308-11508个),其中含铬超基性岩体约8500个,并在46处探明了大、中型铬铁矿床十余处。
 
 1、藏南含铬超基性岩带和成矿远景区
 
 东西向的象泉河-雅鲁藏布江深大断裂带,处于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褶皱系与喜马拉雅褶皱系交界处。断裂北侧火成岩与次级断裂发育,上古生代--中生代地层都有出露。断裂南侧则为巨厚的上三叠统纪(底部有放射虫硅质岩建造及火山岩建造),及少量白垩系至第三系海相地层。该深大断裂发生于华力西晚期,喜马拉雅运动才定型,至今仍在继续活动。该深大断裂两侧均发育着次级断裂,藏南含铬超基性岩带位于本深大断裂的南侧。藏南含铬超基性岩带属于环球性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含铬超基性岩带的一部分,该岩带从阿尔巴尼亚起向东经希腊、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通过我国藏南转向滇西经缅甸向东南仍有分布。在此岩带上,国外部分已探明铬铁矿储量达2亿吨左右。我国境内,西起扎锡岗向东经象泉河、萨葛、昂仁、拉孜、日喀则、仁布、泽当、罗布莎至朗县的秀章一带,再往东则延伸到滇西。仅西藏境内全长1500公里以上,已发现较大岩体14个。其中日喀则岩体最大面积达450平方公里,其次是罗布莎岩体为73平方公里,泽当岩体为55平方公里,其余岩体尚未开展工作。1995年以前,仅在罗布莎、泽当和香卡几处做了普查,个别岩体进行详查,已发现大小铬铁矿体几百个。矿石很富,Cr2O3含量可达57-60%,平均51-53%,铬铁比值大于4,属优质冶金用铬铁矿矿石。矿石中还伴生有铂族和镍、钴等有益元素。藏南含铬超基性岩带的岩体顶板围岩以上三叠统为主,底板围岩则为上第三系。顶底板与岩体均为断层接触。藏南含铬超基性岩带,具有大型一特大型铬铁矿床的找矿远景。
 
2、藏北含铬超基性岩带和远景区
 
   北西西向班公湖-扎布-丁青-怒江深大断裂带,位于唐古拉准地台与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褶皱系的分界线,控制了藏北含铬超基性岩带的产出。本岩带长2000余公里,已发现超基性岩体24个,其中最大的丁青面积达550平方公里,戈孟湖300平方公里,扎楚藏布100平方公里,东巧60平方公里,依拉山17平方公里。藏北含铬超基性岩带围岩从泥盆系到白垩系地层都有,但以侏罗系居多,有的岩体见上白垩统或侏罗系超覆其上。藏北岩带超基性岩体的侵入时期至少有三个构造期(印支期、燕山早期和晚期),但以燕山期为主。深大断裂北侧分布的14个岩体以燕山运动早期为主,个别可以属印支期。而南侧分布的10个岩体以燕山运动晚期为主。至目前为止仅只东巧、依拉山、切里湖和丁青等岩体开展过找矿工作,其中东巧和依拉山两个岩体工作程度相对多一点,已发现l00多个铬铁矿体。探明中小型铬铁矿产地几处,矿石品位除个别矿区稍差点外,其余矿石品位Cr203>48%,铬铁比值3.4-3.6,完全符合冶金工业的要求。藏北地区还有很好航磁异常尚未检查,绝大多数岩体尚未开展详细的地质、物探和探矿工作。因此,藏北含铬超基性岩带也是我国寻找铬铁矿床的主要远景区之一。
 
3、新疆含铬超基性岩带和远景区
 
  自1959年开展铬铁矿普查找矿工作以来,新疆共发现超基性岩带14条,大小岩体320多个,其中含矿的超基性岩体110多个。几十年来仅对近30个含矿岩体做过不同程度的普查、详查和评价,初步证实了新疆含铬超基性岩体分布广泛,岩体类型比较齐全,铬铁矿化也比较普遍,可以说是我国除西藏地区外寻找铬铁矿床远景区之一。
 
1)达拉布特含铬超基性岩带和远景区西准噶尔最主要的岩带,它位于准噶尔界山褶皱带,扎依尔山复向斜近轴部,达拉布特深大断裂的北侧。围岩为一套中上石炭统超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凝灰岩及硬砂岩中夹有碧玉岩,岩带呈北东向展布长达97公里,宽0.2-2公里,共发现9个岩体,单个岩体长l-31公里,宽0.2-1.2 公里,其中最大岩体长31公里,宽0.1-0.8公里,面积为19.2平方公里。岩体大小悬殊,但岩体形态、产状、岩性基本相同,呈不规则的岩墙、岩镰和岩脉,产状一般较陡,倾角70º一80º,岩性以斜辉辉橄岩为主,约占2/3以上,含有纯橄岩和橄榄岩异离体,一般中部偏基性,两侧偏酸性,下部偏基性,略具垂直分异现象,镁铁比值7-11,各岩体均发现有铬铁矿体和矿点,并已发现大型铬铁矿床两个,中小型几处。矿体多产于斜辉辉橄岩及纯檄岩异离体中,该岩带是目前新疆已知铬铁矿成矿条件最好的岩带。
 
2)玛依拉山含铬超基性岩带,位于新疆西准噶尔界山褶皱带、扎依尔复向斜西南端。围岩为中志留一下石炭统一套中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硬砂岩。岩带呈近东西方向展布,长65公里,宽0.5公里,共发现44个岩体。单个岩体长数百米,宽数十米一几百米,其中最大岩体长1.5公里,宽1Km,面积1.5平方公里。岩体多呈陡倾斜不规则的脉状侵入体,呈岩镰状,以斜辉辉橄岩为主,并含少量纯橄岩的异离体,分异不明显。已在6个岩体内发现有小型铬铁矿体,在19个岩体内发现有铬铁矿矿化点。矿体产于斜辉辉橄岩相内和纯橄岩异离体中,工作程度较低。
 
3)红柳沟超基性岩带 新疆红柳沟超基性带,位于阿尔金断块北缘,岩带近东西向展布,岩带长 100余公里,宽3.5公里,现发现9个超基性岩体,一般长数百米一数公里,宽数十米-几百米,其中两个较大的岩体,长大于20公里,宽几百米--2公里,岩体呈不规则脉状,主要由斜辉辉橄岩组成,其次有少量纯橄岩、二辉橄榄岩、辉石岩组成,在两个较大的岩体中均发现有铬铁矿体和矿化围岩为纯橄岩和斜辉辉橄岩,工作程度很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