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会孩子控制负面情绪三部曲

(2012-02-05 17:41:40)
标签:

育儿

负面

情绪

应对

不哭

孩子

分类: 幼儿早教

      教会孩子控制负面情绪三部曲
     

      前天,上班出门的时候彤彤小朋友还没有睡醒,醒来后彤彤和奶奶说:“奶奶,我今天心情不好,因为我早上没有看见妈妈。我今天要在自己家,不去奶奶家了。”奶奶电话里告诉我这些时,突然就很感叹,这么个2岁9个月的小人,就可以表达自己心情不好这么复杂的情绪了。然后就想到了彤彤一路成长有关情绪表达方式的变化,相比那些正面的、一成不变的用笑表达的愉悦情绪,彤彤的负面情绪表达方式倒是有很大的变化。

    彤彤很小的时候,既不会动也不会说,那时候,小小的她只会用简单的哭表达自己心情的不快;再大一些,有一段时间,语言表达不完善的彤彤变得有些急躁,情绪激动的时候会大叫、甚至对身边的人用推、打表达自己的不快;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彤彤变得更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他会在和我发生争执的时候,撇着嘴对我说:“妈妈,我有些不高兴。”会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告诉我:“妈妈,我的肚子疼。”会在我生气的时候用小手轻轻抚摸我的脸说:“妈妈,没事儿的,啊。”,会在我让她干事情的时候说:“妈妈,我有些累了”不能不说,小家伙越来越会表达自己的同时,也越来越会处理身边出现的负面情绪了。

    陪着彤彤度过这段时期,慢慢的我体会到,让孩子学会处理负面情绪,相比简单的指责和约束,耐心的等待孩子语言能力的成熟,适当的引导孩子学会自我疏导和控制情绪才是最正确的选择。现在,对于彤彤小朋友偶尔的负面情绪,我基本采用以下这几个方式进行引导。

 

1、接受自己

    经常来我博客的朋友,应该都认为彤彤小朋友是个不爱哭的孩子,甚至在因烫伤住院的时候,医生在给彤彤烧伤的伤口上换药,那样钻心的疼痛,彤彤都是坚强的一声不吭(彤彤住院参见《教训:要学习宝宝烫伤的紧急处理知识》)。但实际上,彤彤是一个小姑娘,与所有2岁小朋友一样,偶尔不快乐、偶尔不满足,人家难免要大哭特哭一场。每次彤彤大哭,我的原则都有两个,首先是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原则;其次,是接受彤彤不快的情绪。在我的记忆里,彤彤大哭的次数虽然不多,但,每次坚持的时间都很长。我从不试图阻止彤彤哭,因为,我认为哭是最好的情绪发泄,可以让孩子把不愉快的心情完全释放。我从不让彤彤独自哭,总是用共情的态度抱着彤彤,因为,我认为每个人在哭的时候最脆弱,最需要陪伴和安慰。慢慢的我发现,当我彻底接受彤彤不愉快的情绪的时候,在每次大哭时我从没有成为她的敌人,彤彤总可以在完全释放情绪后,自己调整自己的情绪。

    负面情绪没有什么不好,就像正面积极的情绪一样,那只是一种情绪,是每一个生活在世界上的人都不可能避免出现的。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家长需要的是安慰、而不是指责;需要的从容、而不是惊慌;需要的是接受、而不是制止,只有完全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才可以更好的和孩子交流,当孩子体会到家长的接受时,也就可以更淡定、从容的接受自己。

 

2、发泄释放

   对于我来说,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候我更希望孩子充分的发泄和释放,不希望孩子把负面情绪积蓄在心里。就像上面说的,我从不阻止让孩子大哭。但孩子发泄起来可不仅仅是哭这样平和的方式,往往当情绪过于激动的时候,会出现动手的现象。对于语言表达有困难的孩子来说,使用肢体暴力“语言”是非常正常现象。于是,我对彤彤有了新的要求,我们的原则是发泄是可以的,但要遵守规则。我告诉彤彤:“彤彤,如果特别生气,可以打沙发、打床、打枕头和靠垫,总之,柔弱的,不会伤害自己的,同时,也不会伤害到别人的东西,都可以打。最重要的是记住,打人是不对的。”不用简单制止“告诉孩子不能打人”;而用适当的疏导“告诉孩子可以打什么”,这样的方式,对于彤彤来说非常有效。这让彤彤既可以充分发泄自己不满的情绪,又可以让大家变得愉快好多。需要注意的是,彤彤每次采用这样的方式,我们都会非常重视的回馈和安慰她,让她感觉,打床和打人一样会受到重视,还不会有做错事情的感觉,这样的发泄方式彤彤小朋友非常接受。

    给孩子提供发泄释放负面情绪的渠道,并告诉他正确的发泄方式,是让孩子学习处理负面情绪不可缺少的步骤。

 

3、自我调节

     告诉孩子一些自我调节的方式,让孩子可以在面对负面情绪的时候,更加积极主动的应对。

     教会孩子寻求帮助。每次彤彤急躁的时候,我经常会对彤彤说:“彤彤,不生气,不着急,有问题,想主意。如果彤彤觉得有困难,可以找妈妈帮忙。”,孩子的能力有限,负面情绪经常来源于无助感,告诉孩子解决无助的方法,孩子主动提出帮助,缓解自己心里压力,对于孩子控制情绪非常有帮助。彤彤现在,经常会大叫:“妈妈,快来帮帮忙。”

     让孩子学会控制调节。彤彤在面对比较难的工作的时候(比如,比较难的拼图,搭一个高高的房子),会出现烦躁的情绪,这个时候,我经常是看出彤彤烦躁的时候,提前要求彤彤暂缓一下,我让彤彤通过在房间里散步,喝水,或者深呼吸等方式,舒缓烦躁情绪,然后再回来继续做。这样的方式,既可以让彤彤学会自己舒缓情绪,也避免了彤彤因过大的内在负面情绪而半途放弃,反而会坚持更长的时间做完一件事情。现在,彤彤已经使用这样的方式得心应手了,玩着一半钓鱼游戏的她,会突然自己开始在房间里跑圈,然后,再跑回去继续钓鱼,看得我在旁边偷笑。

   交给孩子一些简单的控制情绪的方法,会让孩子在面对负面情绪的时候更积极主动,也更利于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很多时候哭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作为家长的我们教会孩子如何应对负面情绪,比让孩子学会不哭更重要。负面情绪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暴自弃的人生态度。彤彤的成长路上,我不可能一路陪伴,所以,我希望教会她自己面对和处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