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生儿睡觉“六不要”(亲子)

(2012-01-29 12:46:18)
标签:

育儿

睡觉

培养

睡眠

习惯

宝宝

分类: 育儿生活

 

新生儿睡觉“六不要”(亲子)


    今年过年,彤彤小朋友照旧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有了去年被鞭炮吓发烧的经历,爷爷奶奶再也不期盼彤彤参与午夜12点的烟花燃放,反而很高兴的让彤彤睡觉而不去打扰她。12点的鞭炮声响起的时候,伴着窗外的阵阵雷鸣彤彤依然熟睡不醒,这让我不能不佩服彤彤小朋友出色的睡眠质量。回想从彤彤出生以来,睡眠无论从质量到数量上一直是相当让我省心的孩子。

    在我的记忆里,彤彤睡觉的生物钟一直是非常规律的,白天:从很小的时候玩1个小时睡2个小时;再到玩两个小时睡2个小时;然后上下午各睡一次;最终变到中午睡一次。晚上:一直到2岁前6:00-7:00睡觉;2岁到2岁半7:00-8:00睡觉;最终2岁半到现在8:00-9:00睡觉;每天早上6:30准时起床。在彤彤的睡觉问题上从没有出现过黑白颠倒的现象。并且,彤彤睡觉不怕吵,只要是睡着了,天大的动静都对她没有任何影响。现在回想起来,由于彤彤出色的睡眠,也让我在彤彤1岁以内独自带她的生活也变得轻松许多。孩子睡质量高,对孩子的精神、心情、身体健康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和这样的孩子相处自然也会愉快很多。

    很多家长谈幼儿要培养很好的睡眠习惯,但从我看来,孩子其实有其自身非常自然的调节睡眠的生物钟,按照其身体的发育需求,伴随成长自然规律控制睡眠的长短。就像上面说的,彤彤的睡觉时间发展过程都是彤彤按照自己睡眠需求而自然形成的,饿了吃、困了睡、醒了玩,彤彤自己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相当有规律,我从没制定过什么睡眠计划,更很少试图在彤彤不困的时候哄她睡觉。

    培养孩子的睡眠习惯,家长做的并不是按照自己既定的时间表要求,保护孩子的睡眠生物钟正常发展,创造良好的睡眠条件才是最重要的。那么,如果保护孩子的睡眠生物钟正常发展,结合彤彤小朋友的睡眠情况,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小心点,我觉得应该从宝宝出生开始,注意以下五件事情。

1、不要静睡

   本杰明.斯巴克的《新育儿百科全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家里有些动静,一般不会影响孩子睡觉。父母在房间里走动不用蹑手蹑脚,说话也不用悄声细气,否则孩子习惯了寂静的环境,突然听到一点声音反而容易惊醒。无论婴儿还是儿童,只要平日习惯了家里的一般嘈杂声和说话声,即使有客人来访谈笑,或收音机、电视机打开着,甚至有人走进他们的卧室,她仍然可以睡得很香。”

   据说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并不是非常安静的,最近网上热传吹风机的声音可以瞬间安抚哭闹的孩子,专家给出的解释,是因为吹风机的声音与母亲子宫中血流的声音非常近似,由此也更说明,新生儿并不需要刻意创造无声的环境入睡。

    彤彤在月子里的时候,我请了一个月嫂叫寇姐,我与寇姐相处非常融洽,彤彤的觉非常多,趁着彤彤睡觉,手脚麻利的寇姐干完活,我们两个就会在彤彤的卧室里一起看大片,彤彤小朋友照睡不误。出了月子,好几个朋友带着小孩一起来家中看我,我把彤彤放在客厅,她自顾自的在小车里睡觉,完全不会被打扰。

    从新生儿阶段就要注意,不要刻意为睡觉的孩子创造无声的环境。等孩子大些,孩子学习时,更不必要刻意追求肃静。靠消灭声音来成全孩子睡眠的做法,培养出来的也将是不能经受任何刺激的孩子,正如尹建莉老师在其所著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所说,睡觉不怕吵,学习不怕吵,无菌舱里培养不出体格健壮的人,在一个正常环境中备受打扰的孩子,她在安静的环境中同样容易受到打扰,真正打扰他的不是那个声音,是他寻找声音的习惯。

2、不要亮睡

    新生儿因为喂奶、换尿布、还有对孩子睡觉是的各种担心,经常会有妈妈会将卧室里的灯通宵开着,这对宝宝有不利影响。

  医学研究表明,婴儿在通宵开灯的环境中睡眠,可导致睡眠不良,睡眠时间缩短,进而减慢发育速度。因为婴儿的神经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适应环境变化的调节机能差,卧室内通夜亮着灯,势必改变了人体适应的昼明夜暗的自然规律,从而影响宝宝正常的新陈代谢,危害生长发育。

  以视力发育为例,据英国学者报告:睡觉时居室内开着小灯的孩子有30%成了近视眼,而灯火通明的孩子近视眼的发生率则高达55%。

    彤彤刚出生的时候,大约在2个星期以后,有一段时间时间扭动得非常厉害,每次扭动的厉害时就会出现吐奶抢奶的现象,一次严重的抢奶经历,彤彤瞬间呼吸困难,脸上青紫。多亏月嫂弹脚心,彤彤哭出来才化险为夷。从那天开始,连续几天,我就不敢睡觉,晚上更不敢关灯。作为一个新手妈妈,出于对孩子的疼爱,那份担心害怕的心情,我非常理解。好在,月嫂寇姐最终说服了我,新生儿夜间睡觉必须要关灯。慢慢我才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彤彤满月以后,自己已经调整了很好的白天和夜间的睡眠时间,在我的记忆里,彤彤除了一次被陌生访客的叔叔吓到,夜间因噩梦惊醒哭闹过一次以外。再从没出现过夜间惊醒或哭闹的现象,我的睡眠除了因为彤彤吃奶的原因收些影响,也没有其他出现过被打扰的情况。

    朋友静的孩子比彤彤大6个月,也是因为担心孩子,静在宝宝出生3个月内都没敢睡觉关灯,等再关灯的时候,孩子就出现了明显不适应现象,一关灯就哭。大约1岁以内,经常听静说起宝宝夜里12点醒来和她玩,孩子的睡眠昼夜颠倒,睡眠时间短,身体经常出现小状况,静也因此苦不堪言。

    由此可见,从新生儿开始,让孩子适应的昼明夜暗的自然规律,对培养孩子形成正常的生物钟及睡眠规律非常重要。

3、不要裹睡

    出于保暖和防止宝宝罗圈腿和让孩子睡眠更加安稳等原因,很多老人建议新生儿采用蜡烛包裹睡,而且,腿部还需要捆绑绳子。殊不知这样的方式是不对的,包裹太严实首先是妨碍了孩子正常的四种活动,从而影响孩子生长发育,严重的会造成宝宝髋关节受损;其次,过于严密的包裹让汗腺发育不完善的宝宝无法正常散热,从而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

    相比严密的蜡烛包裹睡,为了让孩子睡觉更加安稳,巧巧更倾向于采用睡袋的方式,市场上的睡袋很多,巧巧这里提供几个购买建议:

1)要结合温度的变化选择薄厚合适的睡袋。

2)根据不同年龄段选择睡袋,新生儿头一年身体发育速度很快,睡袋如果过大会造成漏风不保暖,过小孩子会不舒服,因此,比较专业的睡袋会分依据孩子的平均成长情况,分别按照0-6月、6-12月、12-18月、18-24月制作不同型号的睡袋。

2)选择无袖的睡袋,更利于宝宝手臂自然活动和便于翻滚。0-6个月宝宝喜欢投降试的睡姿,有袖子的睡袋,妨碍孩子抬头,伸展胳膊,同时,容易在抬手时衣领部分上窜,妨碍孩子脖子的活动。如果怕孩子胳膊冷,可以选择穿一件带袖子的睡衣。

3)睡袋呈梯形设计,腿部比肩部宽大,保证孩子腿部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4)拉索要从下向上打开的设计,下半部分可以在不打开上身的前提下打开拉索,这样的设计可以方便更换尿布,同时可以防止孩子着凉。

5)要选择简约的低领领口,不用为了保护脖子而选择有高领的睡袋,这会让孩子头部旋转不舒服。

 

新生儿睡觉“六不要”(亲子)新生儿睡觉“六不要”(亲子)


另:白天,当妈妈无法陪伴孩子一同入睡的时候,相比宽大的双人床,宝宝会更喜欢有安全感的狭小空间,比如,四面都有围栏的婴儿车。婴儿车可以在孩子出现要醒的迹象(身体扭动)时,通过轻轻的推动几下婴儿车,安抚孩子再次入睡。这样,妈妈也避免了频繁抱起、放下的过程中,孩子再次惊醒。

 

4、不要独睡

   希尔斯医生的《新密育儿百科》中主张新生儿要和妈妈一同入睡,这更有益于孩子的安全感建立,也更能保证孩子的睡眠质量,很多有过带孩子经历的妈妈都会认可,孩子在妈妈身边睡觉会更加安稳。事实是,孩子只有建立了坚实的安全感,才可以更加独立和自信。可惜证明,孩子在睡觉之前,是其感情最脆弱,最需要安抚的时刻,所以,对于新生儿来说,没有什么比和妈妈一起睡觉更重要的事情了。

 

5、不要合衣睡

   不要穿多层贴身的衣服(穿毛衣)睡觉,这种做法对宝宝的健康是不利的。如果宝宝睡觉时多穿衣服,而这些衣服又是紧身衣,裹住了宝宝的身体,这不仅妨碍了全身肌肉的松弛,而且还会影响宝宝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出现梦魇。另外,如果孩子睡觉时穿得太多,醒来后又不及时加衣,更易引起感冒。因此,宝宝正确的睡眠方法应该是:在睡觉时,尽量少穿衣服,一般穿一套薄的内衣裤即可。

  

6、不用摇睡

   有些老人喜欢抱着孩子边走边簸的摇晃孩子入睡,这样的方式好像也挺灵验,孩子很快就睡着了,殊不知这样的方式对孩子是有害的,新生儿大脑发育不完善,过于剧烈的摇晃容易损伤孩子大脑,严重的会影响智力发育。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很多婴儿推车都添加了减震功能的原因之一。当然,父母们也不用过于惊恐,唱着摇篮曲、轻缓的摇晃宝宝,让宝宝边吃奶边在怀中安然入睡睡,应该也是做妈妈的一种享受,只要控制好力度、幅度和速度就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