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件事误导孩子言不由衷

(2011-07-14 12:50:17)
标签:

育儿

错误

警示

早教

实事求是

培养

品质

教育

分类: 幼儿早教
三件事误导孩子言不由衷
     想到了发生在彤彤和我们之间的三件事,现在想来,事情虽小,但如果任其发展,却绝对会对培养孩子实事求是的本质造成影响,写在这里作为自己今后的警示。

1、彤彤最喜欢谁

    记得彤彤1岁2个多月,一段时间,彤彤是完全鹦鹉学舌的状态,我们说什么彤彤就说什么。于是,我偷偷的和彤彤练习了一段对话。“彤彤喜欢谁呀?”彤彤面无表情的看中我,然后,我自问自答的告诉彤彤:“彤彤说,妈妈。”然后,彤彤就会乖乖的和我学:“妈妈”。几次下来,这种对话就成了一种固定模式。每次与彤彤单独相处的时候,我都会问彤彤:“彤彤喜欢谁呀?”“妈妈”彤彤利索的回答我,即便,彤彤那时的回答完全是条件反射式的,我也实现一种莫大的满足。我曾经小心思的想,在彤彤还不懂事的情况下,把这种对话固定下来,以便彤彤大了觉得这样的回答是最正确的。现在想想自己真是被母爱的占有欲冲昏了头脑。

    1岁4个月的某天,和彤彤玩的时候,我无意间又问:“彤彤喜欢谁呀?”“奶奶”这个回答简直是晴天霹雳,2个多月的“训练”毁于一旦。我心里立刻打翻五味瓶,怎么可能是这样。独自带彤彤的辛苦立刻如小电影般闪现在眼前,眼泪冲向双眼:“彤彤,你不喜欢妈妈,妈妈伤心了。”一边说一边好像自己还真要掉眼泪,当了妈妈人就变脆弱了,也有可能吧,现在想起来自己都非常可笑。直到现在我都记得当时彤彤惊愕、慌张、不知所措的表情,我立刻意识到我的不冷静吓到孩子了,彤彤看到我眼圈里的眼泪:“啊啊”的叫,慌张的用手去摸我的眼睛。我是多么可笑啊,女儿怎么会不喜欢妈妈呢?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我对女儿没有信心还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呢?让孩子说出喜欢自己有这么重要吗?一时间我对自己2个月以来的表现非常懊悔,我到底在做什么?我想教会孩子什么?

    从那天以后,我再也不强求彤彤说喜欢妈妈?时常我会问:“彤彤喜欢谁啊?”然后自问自答的说:“彤彤喜欢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喜欢。”即便某天,彤彤高兴的说出喜欢爷爷、奶奶、爸爸或妈妈,我们也再不纠结,彤彤喜欢奶奶的抱抱、喜欢爸爸和他玩、喜欢妈妈陪睡觉、喜欢爷爷跳舞。每个人在彤彤心中都有不可或缺的位置,这才是个完整的家,缺少了谁的爱彤彤幸福都不完美。

    在家庭教育及家庭关系方面感谢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蒋佩蓉老师给我的指导,相关文章参见家庭和睦才是孩子健康成长最重要的

 
2、身边树立坏榜样
    和彤彤经常玩的平平,是个顽皮的小女孩,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奶奶给彤彤树立了一个好榜样“爱爱”和一个坏榜样就是“平平”,时常听奶奶说:“彤彤,咱们要和爱爱学习做个乖宝宝,不要学平平,平平不听话不是个乖孩子。”虽然,我不喜欢奶奶这样的说法,觉得给小朋友贴上这样的标签是不合适的,但,因为没有想明白到底会对彤彤有什么影响,苦于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说服奶奶不去这么做。奶奶则认为对彤彤进行“榜样”教育没有什么不好。
    随着彤彤表达能力的不断增强,问题就显现出来了。彤彤时常会自己念叨说:“平平不是乖宝宝。”这让我非常担心彤彤有可能在与平平玩耍时也这样对平平说,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势必大人要教彤彤不能说平平的坏话,而这样就会教会让彤彤表里不一,虽然,奶奶并不是想背后说人坏话,但对于彤彤的效果却是如此。意识到这个问题,我和奶奶认真的谈了一次,关于“树立榜样”问题达成共识,奶奶可以给彤彤树立好的榜样,如果要树立坏榜样,可以选择动画片里的人物,不要在身边选择。同时,以后再也不能说“平平”不是乖宝宝的话。天底下所有的孩子都是好孩子,用发现的眼睛看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奶奶终于接受了我的意见,偶尔还会绘声绘色的和我讲,彤彤和平平玩的如何开心,“平平不是乖宝宝”的话终于消失了。

3、孩子承认错误,还要遭到批评。
   某天,彤彤把腿贴在蚊帐上睡觉,我习惯性的问:“是谁把腿贴在蚊帐上了?”彤彤的回答很让我意外:“猫猫”,这在以前是没有出现过的,在这以前,彤彤都会回答:“彤彤。”突然想起《可爱的鼠小弟》中的那本“打破杯子的鼠小弟”,于是,搂着彤彤说:“彤彤,还记得鼠小弟打破杯子了吗?鼠小弟说:妈妈,我把被子打破了。然后妈妈说:原来,鼠小弟是个诚实的孩子啊。对吗?”“恩”彤彤点头。“那,妈妈问你,是谁把腿贴在蚊帐上了?”“彤彤”“彤彤真棒,是个诚实的孩子,不过,要注意,腿贴在蚊帐上会被蚊子咬,你可以把腿放在这里,就不会被蚊子叮到了。”我指着离开蚊帐的地方。
    突然意识到,每次我们问彤彤:“这是谁干的?”如果彤彤承认是自己做的,就会说:“彤彤,这样不对”。对于小小的彤彤来说,体会到的是每次承认错误,就会带来不愉快的教育,结果,自然是孩子不再愿意承认的结果。
    《可爱的鼠小弟》中的那本“打破杯子的鼠小弟”是本很好的绘本,不但教育了孩子要诚实,更教育了一个家长在体会孩子思想斗争战胜自己承认错误的过程中,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承认错误的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