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江南春反思“过度”看企业家觉醒意义

(2009-08-10 17:20:28)
标签:

于清教

江南春

钻石王老五

企业家觉醒

中外管理杂志

财经

分类: 案例分析

我们不否认,在商业实践和商业价值的轮回中,最缺少的正是被证明与可持续。

从江南春反思“过度”看企业家觉醒意义

文=于清教 

 

    经历了快速扩张、迅速上市、业绩下滑、媒体曝光、重组兼并等系列事件后,江南春最近自我反思了三点:一是中国企业家过度相信成长,二是过度相信资本的力量,三是过度相信商业模式。三个“过度”,恰如其分,淋漓尽致。

    被标签、符号化的中国企业家们过度相信成长是有其背景和原因的。过去的成功太容易,在一个从开放到搞活的社会背景下,开放仅仅是开始,而搞活、如何搞活则成为第一代企业家展露锋芒的必然。当到处充斥着商业机会的时候,勇敢者往往可以占山为王。在任正非看来,华为“只有成长没有成功”的悲情式发展思路是其成长到今天的价值所在。我觉得过度相信成长的表述不够确切,应该是过度相信成功。在这样一个“抢钱”时代,其伴随着的企业成功理应是一种周期性规律或者说是机会主义。当人人开始觉醒时,机会就被“山寨”成过剩的产能或泡沫。

    资本的力量一直以来被中国企业视为做大做强的“核武器”。殊不知,资本的双刃性、贪婪性与投机性也曾经或正在伤害着企业健康的肌体。无论达娃之争,还是蒙牛对赌,无论是太子奶吹资本泡泡,还是孙宏斌顺驰扩张败北,等等。资本在中国还是被奉为“明星企业”、“明星企业家”们的救命稻草。

    然而,我们分析YKK(古田拉链)可以发现,资本并非其持续的惟一理由。YKK集团创始于1934年,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拉链生产企业,2006年公司营业额就达57亿美元。创始人吉田忠雄出身卑微,但雄心勃勃,从事过许多行业。他与拉链结缘是十分偶然的,他所在的陶器贸易公司因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而倒闭,当时公司仓库里有一批货物是拉链,吉田将所有的拉链买下,建立了YKK的前身3S商会,从此开始了YKK专业生产和销售拉链的企业发展历程。YKK奉行的是工艺的创新再创新,资源的集成再集成。吉田忠雄深刻明白,当竞争要素都明白展现的时候,决定企业前途的就是企业家集成的艺术,而不是资本惟一的力量。正如我一直强调,上市不是经营成功的标志,而是责任更大;融资也不是收入,而是某种意义上的负债。中国企业家在资本的诱惑面前没有多少人能抵抗住扩张的欲望,因而成为资本先烈、先驱的人比比皆是。

    没有一个商业模式可以持续保持成功,同样也没有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被复制到无限。中国企业30年来的创新,很多单纯依靠商业模式创新的公司圈了地,融了资,成了名,但更多的人也死在了商业模式浪潮前的沙滩上。回到分众传媒的案例上,2003年5月江南春发现了“第五媒体”的“新大陆”,依托创新的商业模式创办了分众传媒,通过其独创的商业模式、媒体传播的分众性、生动性及强制性赢得了业界的高度认同。在抢占阵地、渠道为王的策略下,江南春及其分众传媒力拔头筹,由此掘得第一桶金。但伴随着分众传媒的上市,江南春也没有绕过雄厚资本与市场规模的双重诱惑,从而踏上了疯狂并购之旅。

    良好商业模式下的公司结构治理与遵守商业规则应首当其冲地成为中国公司慎之又慎的战略思考。分众传媒的成功是基于商业模式的创新而成就了公司,但成也模式败也模式,江南春在获得成功后显然淡化了管理、产品以及满足客户需求的创新意识,单纯满足于疯狂扩张、抢占地盘、占山为王,这导致其在对待商业规则上往往采取一些冒进甚至危险的战略。成功模式下的通吃战略与资本上的强悍对赌最终使得江南春和分众传媒走上了“无所不能实则有所不能”的商业窄门。中国企业界的“造神运动”最后的结果无一例外——几乎所有的“神”先是自己把自己毁了,最后再被市场和公众联合推倒。

    而今,江南春在娶得凤凰卫视名主持人陈玉佳后,似乎找到了新的人生意义。他的反思具有特殊时期不同寻常的觉醒商业价值。一方面,商业模式过度创新已到瓶颈时代,无处不在的商业机会下同样充满了陷阱或无良;另一方面,30年来,中国企业家被媒体和公众贴了太多成功的光环和标签,“自以为是”成为生存常态。过去的成功掩盖了当下疲惫的真相,资本市场的繁荣与高歌猛进遮挡了做实业人的呕心沥血。投机,捷径,侥幸,成为“快公司”的典型特征。人们不再考虑走多远,而是能走多快,多狠。可惜的是,当成功的光环和掌声达到泡沫充斥之时,也是偃旗息鼓之日。

    “每一次我听到别人说我成功时,都像听到一次悼词。”美国福特早就进行了自我革命。如果,中国企业家们也能常怀反思之心,敬畏之心,或许商业的意义便少了过度之后的巨大代价。但我们不否认,在商业实践和商业价值的轮回中,最缺少的正是被证明与可持续。

推荐阅读

已推荐到财经博客,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从自我陶醉中远离自我(2009-07-15 11:30:53)
已推荐到财经博客,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真正的慈善不需要炒作(2009-06-25 09:45: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