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怎能靶靶10环?
文/于清教
《跨越人生的五个修炼》发表后,给我带来很大的烦恼。自己的感受引起了诸位朋友的共鸣,在网络上搜索有数百个博客转载,我也经常接到熟悉的朋友的电话——那是你的影子吗?无数次应答,无数次点头,无数次鼓励或者被人不以为然。
是的。过去是,现在也是。它钻进了我的心底,如血液伴随我的生命。
我看过一个将军打靶的故事,说,一个将军一次观摩射击训练,当他看到士兵们的训练状况后摇了摇头。这时大家纷纷要求将军做一下示范。将军欣然应允。第一枪清脆有力,士兵喊:“8环!”整个靶场的空气瞬间似乎都紧缩了一下,只有将军不露声色,毕竟将军年事已高,偶尔一靶失常是可以理解的。于是人们依旧屏息等着下一枪,谁想后几枪最好的也是8环,甚至有几枪快脱靶了。于是士兵们开始骚动,在议论纷纷中甚至说了风凉话,将军依旧一言不发。
但就在此时,一个士兵突然失声大喊:“看哪,把将军打的靶眼连起来,不正是一个正五角星吗?”众人愕然。良久,整个靶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是的,没有人能够在一生中完全按设想的目标行事,也没有人能够完全按照世俗的标准走好每一步,就像没有人能够一辈子靶靶10环一样。但重要的是,要时刻坚定信心,不轻易放弃,坚实、认真走好每一步,并在沉稳的心态下不断修正自己的目标,随即应变,最终的结局或许就会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
同样,我们在思考当今社会的商业逻辑时,也没有必要要求所有的人理解你。就像你做企业,你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需求;也就像你写文章,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赞同你。我们应该清醒的是,如此逻辑是否真正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你如此践行,是否真正有价值或者符合你的人生观,是否不给社会或别人增添什么麻烦。
这个社会是不存在普适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的,甚至大家读的商学、经济学知识大部分是依据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商业事件提炼出来的,倘若带着这样的商学观点和思维,来片面地观察、评价中国现时的商业生态,你就会发现很多事情和商学院讲的东西格格不入。顺弛虽然在孙宏斌的手中移位,但至今我仍记得他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我从来不听有些经济学家的话,如果那样我会死得更惨,甚至没有机会在市场上重新站起来。
是的,企业家是野生的,绝对不是商学院能够培养出来的。“往往在商学院浸染时间很长的人,他成不了真正的企业家,甚至都成为不了一个有见地的观察家,因为他的思维被书本上的知识体系格式化了。”
试想一下,我们这些做实际工作的人,整天在市场上奔跑与竞争的人,怎能不提防那些信口开河、哗众取宠与似是而非?!就像网络上的那些暴露狂、依靠所谓的美色抓眼球的人或事,是很无聊而且是非常空虚的。不管多么危言耸听或者花里胡哨,最终将归于沉寂,或在日历中泛黄、乃至腐败。
不要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商业来自于实践而不是理论,商业的成功在于其实践的价值,浮躁与急功近利都不可取。正如打靶,一个人的一生怎能靶靶10环?有了如此心态,所有的功名利禄就如宇宙尘埃渺渺矣。
推荐阅读:
跨越人生的五个修炼
柳传志的PE经
对于地方政府,我们要看它是真正看重地区发展、看重税收,还是看重经济管理权。如果是后者,而且难以推动,我们就会退出来。比如有的地方人事非常复杂,点头不算摇头算的人特别多,或者有很强政府背景的竞争对手出现,我们就需要探讨和分析。一旦不行我们就会退出来,能够及时退出也是一种能力。
对于管理层我们非常看重,首先要让管理层感觉到我们是一个战壕里的,而不是要把他们踢出去,凡是需要撤换管理层的企业我们根本就不碰。我们自己的企业挑选一个人要很多年,哪去找那么多值得信赖的人去接管?换人也不是没有,但那是迫不得已,而且总体来看换失败的多,成功的少。
对于PE投资来说,主要有四个环节,就是融资、选项、帮助、退出,其中核心是选项和帮助,要深刻地了解企业管理、管理层和行业,产业背景的PE是有优势的。举个例子,风险投资对创业者的要求,就是对本行业中的运作、管理能够熟悉就敢投了,投了以后很快可以退出。但是PE投资的管理层不能只懂运作、管理,还需要有战略,会建立公司文化,比如,CEO是否尊重整个班子?在利益分配时有没有胸怀?
吴尚志:告别两头在外
寻找优秀企业,把事情做成,跟管理层有较深的了解,是很不容易的事,也是很幸运的事。我们投资的大多数优秀企业,蒙牛也好,分众也好,都没有套现。我们越来越相信巴菲特讲的“相对永久性持有的”的概念。如果真的套了现,再去找下一个蒙牛、下一个分众,并不容易。一个优秀企业在中国增长的过程中还有很大空间,我觉得有的投资还是退出早了。
政策在变化,我们也在调整,看什么企业能做成。有的企业好,但因为退出不了我们放弃了。现在A股全流通,H股上市就没什么意义了,我们能流通,企业管理层的不能流通,大家利益不一致,就会出现矛盾。我们希望红筹不要全堵死,有选择的放对创业企业,对中国香港股市发展都有好处。
从PE与资本市场的关系角度来讲,不但是一个PE投资在市场上退出机制的问题,PE今后将成为资本市场积极的参与者。我相信今后比较大的变化,首先就是跟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接轨,其次是人民币基金的创立并形成规模。这两个方面我相信是会越来越清楚的。现在这个行业从资金到退出都是“两头在外”,但它不可能永远是在外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