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冷眼冷语 |
战略亏损=战略自杀?
——读魏家福的“三个风险”后想到就说
文/于清教
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组织的一个“环球企业大讲堂”上的演讲中有几句话,我很感兴趣。等人,准备去吃饭的时候,感觉先说说为好,不然就忘了。
他说,如果你把自己摆在国内足球甲A的标准,你永远进不了世界杯,你不瞄准世界标杆,你就达不到世界级标准。
企业走出去要注意三大风险:
一是造血的风险。他的经典的话是,割断静脉,不抢救就死亡。
是的,中国企业太缺少的、最珍贵的就是造血功能,我们造血大多数人去找银行,去借贷,别人的资金早晚是要还的。如果我们不去市场那里找资金,不去客户那里寻找造血细胞,老看着银行的钱袋子,这才是最危险的。总以为做企业可以峰回路转,总以为我是国有企业银行不可能不给面子,总以为我会度过这道坎,实际上这比割断动脉更可怕,动脉失血快,生命的本能可能促使人马上去实施抢救,而依赖性的造血思想就象割断静脉,虽然马上没有生命的危险,但不去抢救,死亡是不知不觉的,更可怕。我们很多企业可能就患了静脉流血症,真正马上抢救的可能是那些民营企业,那些资本所有权明晰的企业,因为他们流的是自己的血。
二是瘀血的风险。他的观点是乱投资,不集中于总部,就会冷凝下来。
瘀血不是皮肤表面的,而是血管里的。这样的瘀血可怕的在于它堵塞了血管,你可能还不知道,还在东投西贷,孰知,这样死亡往往不容易觉察,突然死亡者多。我们有些企业就是,一看这里的血管没疏通先放一放吧,不至于马上要了命。等多处瘀积后,才发现哪里也无法疏通了。投资是一种鸦片,会上瘾,即使能够输得起,胡乱投资最终也会中毒。所以我有时和一些企业说,捂紧你的投资,盲目出手可能就会被砍伤。
三是流血的风险。他的观点是流血导致死亡。
我们有些企业总以为我是战略亏损,过几年就赚回来了。实际上战略亏损对于脆弱、内虚的中国企业而言原本就是跨国巨头玩的迷惑阵,当你到处是战略亏损了,他们把游戏规则变了,不和你玩了,你得按照新的游戏规则才能谈合作。看看那些飙着跨国巨头学习战略亏损术的家电制造商们的现状,我们就会明白战略亏损实际上是在战略自杀。非常可悲!如今的市场,战略亏损没有回头路,结局只有一个:战略死亡。
在总结中国企业冲动化的溯因时,笔者也发现我们很多企业盲目于寻找新的增长机会,盲目学习模仿所谓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试图自己逃离或者规避国内的“红海”厮杀,分散业务和市场的风险。表面看这些可以应对宏观环境,可以获取更多的生产资源,甚至可以提高管理水平,获取风险投资基金,给企业输血、造血,但实际上我们有些企业在“走出去”的时候没有弄明白自己哪里缺血?什么细胞能造血?缺哪里的血?需要什么血型?什么是健康的血?
很显然的是,魏家福清晰地知道这些风险,所以中远才能回避这些失血的陷阱。笔者联系到前期写的一个短文《柳传志:坚决不干什么最可贵》,但愿我们也应该在坚决不流什么血上深思。市场永远是波浪式推进,波峰浪谷间永远不缺少一些先烈。风险也是如此,没有完全能够控制的风险,只有不可控制的风险,而我们要做的是弄明白造血之前也把风险充分预料到。
战略亏损这个口头语当休息了,不要为亏损找借口了,战略亏损等于战略自杀。非常可怕。
——读魏家福的“三个风险”后想到就说
文/于清教
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组织的一个“环球企业大讲堂”上的演讲中有几句话,我很感兴趣。等人,准备去吃饭的时候,感觉先说说为好,不然就忘了。
他说,如果你把自己摆在国内足球甲A的标准,你永远进不了世界杯,你不瞄准世界标杆,你就达不到世界级标准。
企业走出去要注意三大风险:
一是造血的风险。他的经典的话是,割断静脉,不抢救就死亡。
是的,中国企业太缺少的、最珍贵的就是造血功能,我们造血大多数人去找银行,去借贷,别人的资金早晚是要还的。如果我们不去市场那里找资金,不去客户那里寻找造血细胞,老看着银行的钱袋子,这才是最危险的。总以为做企业可以峰回路转,总以为我是国有企业银行不可能不给面子,总以为我会度过这道坎,实际上这比割断动脉更可怕,动脉失血快,生命的本能可能促使人马上去实施抢救,而依赖性的造血思想就象割断静脉,虽然马上没有生命的危险,但不去抢救,死亡是不知不觉的,更可怕。我们很多企业可能就患了静脉流血症,真正马上抢救的可能是那些民营企业,那些资本所有权明晰的企业,因为他们流的是自己的血。
二是瘀血的风险。他的观点是乱投资,不集中于总部,就会冷凝下来。
瘀血不是皮肤表面的,而是血管里的。这样的瘀血可怕的在于它堵塞了血管,你可能还不知道,还在东投西贷,孰知,这样死亡往往不容易觉察,突然死亡者多。我们有些企业就是,一看这里的血管没疏通先放一放吧,不至于马上要了命。等多处瘀积后,才发现哪里也无法疏通了。投资是一种鸦片,会上瘾,即使能够输得起,胡乱投资最终也会中毒。所以我有时和一些企业说,捂紧你的投资,盲目出手可能就会被砍伤。
三是流血的风险。他的观点是流血导致死亡。
我们有些企业总以为我是战略亏损,过几年就赚回来了。实际上战略亏损对于脆弱、内虚的中国企业而言原本就是跨国巨头玩的迷惑阵,当你到处是战略亏损了,他们把游戏规则变了,不和你玩了,你得按照新的游戏规则才能谈合作。看看那些飙着跨国巨头学习战略亏损术的家电制造商们的现状,我们就会明白战略亏损实际上是在战略自杀。非常可悲!如今的市场,战略亏损没有回头路,结局只有一个:战略死亡。
在总结中国企业冲动化的溯因时,笔者也发现我们很多企业盲目于寻找新的增长机会,盲目学习模仿所谓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试图自己逃离或者规避国内的“红海”厮杀,分散业务和市场的风险。表面看这些可以应对宏观环境,可以获取更多的生产资源,甚至可以提高管理水平,获取风险投资基金,给企业输血、造血,但实际上我们有些企业在“走出去”的时候没有弄明白自己哪里缺血?什么细胞能造血?缺哪里的血?需要什么血型?什么是健康的血?
很显然的是,魏家福清晰地知道这些风险,所以中远才能回避这些失血的陷阱。笔者联系到前期写的一个短文《柳传志:坚决不干什么最可贵》,但愿我们也应该在坚决不流什么血上深思。市场永远是波浪式推进,波峰浪谷间永远不缺少一些先烈。风险也是如此,没有完全能够控制的风险,只有不可控制的风险,而我们要做的是弄明白造血之前也把风险充分预料到。
战略亏损这个口头语当休息了,不要为亏损找借口了,战略亏损等于战略自杀。非常可怕。
前一篇:邮政喊饿,谁来喂奶?
后一篇:这个世界会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