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艾威经典文章之资产注入:看起来很美

(2012-12-06 10:49:46)
标签:

经典文章

内在价值

资产

新公司

公司股价

股票

分类: 投资感悟

资产注入:看起来很美 [案例] ~

该案例,纯属“理论”状态下的分析,实际情况会比这个复杂很多,请勿对号入座。

假设,有这样一家公司:

公司A:净资产100亿、净利润20亿、每股盈利2元、市盈率50倍、每股股价100元、总市值1,000亿;

欲收购资产公司B:净资产50亿、净利润8亿、市盈率20倍、总市值160亿;

我们同时假设,公司A的理论上的实际内在价值为600亿;而公司B的理论上的实际内在价值为100亿。

那么,在完成该项收购后(公司A以160亿的代价收购公司B、并假设不增加股份数量),会是怎样的情形呢?

新公司C:净资产150亿、净利润28亿、每股盈利2.8元;

如果假设收购完成后该公司股价依然维持在100元,那么其市盈率会降低至35.7倍,总市值依然为1,000亿。

看起来很美,不是吗?市盈率从50倍降低至35.7倍,况且如果身处牛市,市盈率还会有望恢复至50倍,那么股价可能就是140元。

但,实际情况如何呢?同样的资产,并不会因为放在不同的篮子,他们的实际内在价值会有何改变 =〉 除非这项收购产生的协同效应,或公司A带给公司B的资产一些新的附加价值,那么收购完成后它的内在价值将变为540亿元。(公司A原内在价值600亿 - 为获得公司B支出的成本160亿 + 因收购获得的内在价值100亿)。

这就是通常我们看到的所谓“能够给投资者带来额外回报的资产注入行为”。

从大股东的利益角度考虑,如果大股东在公司B的权益为100%,而在原上市公司A的权益为60%,那么他当然愿意用160亿收购进100亿价值的资产。更何况,这个看起来的确很美,不是吗?市盈率立竿见影地下降,每股收益转眼间提高40%,看起来外部投资者也捡了一个很大的便宜,不是皆大欢喜吗? =〉 遗憾的是,在牛市氛围中,似乎所有投资者都会认为 2+2 会等于 8。你认为,大股东用100亿的价格注入160亿内在价值的资产的概率有多少呢?或许我们应该相信大股东是活雷锋。

 ~ 这,就是资本市场 ~

当然,我们不能排除少数一些资产注入,有可能带来双赢的效果,可惜这样的情形并不多见。

如果上述案例的收购,是用增发募集资金来完成的,那么参与增发的投资者就有可能因此而蒙受实实在在的损失。 =〉 最终一切都会水落石出,人们或许有一天会发现原来2+2的结果就是=4,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逻辑。

高市盈率公司收购低市盈率公司,总是会产生奇妙的幻觉,这样挺好 ~ 市场永远不会缺乏资本玩家高手 ~ 散户又能从中获得一些什么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