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微博精选第一版
(2012-01-07 02:06:01)
标签:
财经巴菲特天士力舒泰神承德露露股票 |
分类: 投资感悟 |
芒格在说可口可乐的案例时候说了一个“合奏效应”,举例是说一种病,需要3种药一起吃下才能好的快的故事。同样,我认为估值也是有这个效应。一只股票低估,应该是多种估值模型合奏出来的结果都是低估的。这样的企业假如有核心的竞争力的话,那么就值得买入!
2012-01-07
巴菲特论银行3:银行业并不是我们的最爱,因为这个行业的特性是资产约为股权的20倍,这代表只要资产发生一点问题就有可能把股东权益亏光光,而偏偏大银行出问题早已变成是常态而非特例,许多情况是管理当局的疏失,就像是去年度我们曾提到的系统规范-也就是经营主管会不自主的模仿其它同业的做法。
2012-01-05
巴菲特论银行2:当然拥有一家银行的股权,或是其它企业也一样,绝非没有风险,像加州的银行就因为位于地震带而必须承担客户受到大地震影响而还不出借款的风险,第二个风险是属于系统性的,也就是严重的企业萧条或是财务风暴导致这些高财务杠杆经营的金融机构,不管经营的再好都有相当的危机(1990)
2012-01-05
巴菲特论银行1:因为20比1的比率,使得所有的优势与缺点所造成的影响对会被放大,我们对于用便宜的价格买下经营不善的银行一点兴趣都没有,相反地我们希望能够以合理的价格买进一些经营良好的银行。(1990)
2012-01-05
查理.芒格认识的深刻,他指出,逆向思维总是有益的,但你成功的关键,并不是你逆着大众思考,也不在于其他人是否赞同你的观点,而是在于你的推理是否正确,推理所依据的事实是否真实。
2012-01-05
市场先生太短视了,只关注的是1个季度或者最长1年的企业的业绩增长。只要是成长股就炒,相反,对于其核心竞争力和5年以上的业绩就相对模糊甚至不关心。这样反而就给价值投资者入场的机会。等他们发现价值的时候,价值投资者已经硕果累累了
2012-01-04
波特:“一个企业的未来决定于,这个企业所处的行业特征,只有那些有利于成长的行业才有可能孕育出好的公司。同时,企业的未来成长还决定于这个企业在其所处的行业中的地位,如果一个企业的所处行业的地位明显处于劣势,那么行业再好也不行
2012-01-03
天士力是不是已经是热门股?别看名博买了就买,因为你不知道他们的成本价是多少?现在的天士力其pb已经是6.16倍。6倍的pb是不是高估呢?测算当roe达到20%时,最大的对应的pb是4.8倍。天士力现在甚至还没到20%的roe。假如说便宜一定说不上了,溢价的很明显。要知道pb越高其虚拟成分占比就越大。
2011-12-31
资产配置是权衡的过程。高壁垒公司可能被一般的管理层、有限的市场成长空间、高股价等因素削弱投资价值。壁垒其次的公司可能因好管理层、比较大的市场空间和低估值增加其投资价值。甚至基本无壁垒的公司在极低的估值下,其投资价值也会大大提高。因其低价格覆盖了未来可能的风险。提高了投资回报率。
2011-12-29
买股票 其实就是赌一个机会风险比,因为买股票就是做生意,做生意就是只要有60%的成功率就敢于下注,因为赢的盘面大 但是不会大到100% 否则就是出老千了
2011-12-27
什么是最佳买点:最佳买点是在企业出现利空时,即出现暂时的盈利下降或因股市下跌而导致的买点时。忘了是芒格还是巴菲特说的,谈起公司的买点时,说”我们需要一点利空“。这句话其实包括了深刻的复利和反向复利的原理。所以需要认真体会,了解规则背后的意义。
2011-12-25
绝大多数的公司往往受规模增加后效益超速增加的短期诱惑,陷入优先扩大规模的经营策略陷阱——结果是,规模上去后发现,要么客户关系并不牢靠,产品不畅销了;要么固定成本也随之上升,这种高固定成本就使得其业务的风险性极大地增加,于是、衰落的命运不期而至。
2011-12-25
罗列出持有一定比例现金的其它妙处: 1、 只有持有现金才具备再投资的能力、才不会让自己处于不能抓住机会的境地; 2、 在下跌的时候缓冲损失; 3、 在别人没有弹药的时候出手捡便宜货。
2011-12-24
分析一个企业,最先的是先分析这家企业是什么类型的,比如是行业景气还是内在价值增加型,这个决定了其有没有溢价,大部分周期行业里的企业都没有溢价,如果价格很高那么肯定是泡沫,行业不景气时会暴跌,而内在价值股却能一直高pb,溢价一直有,价格随时买都可能是合理的,因为未来内在价值一直成长。
2011-12-21
我认为,真正伟大的企业的唯一标准,是其经营战略(包括其执行系统)是否“伟大”。而战略的本质是通过差异化而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能否透过其经营的历史,领悟到其未来的生命力和发展历程,是经营者与投资者是否对其建立信心的关键。战略的伟大与否.
2011-12-20
一家靠无形资产盈利的企业即便其竞争优势很明显 但是如果没有成长空间 只能成为分红的机器,比如现在的可口可乐。承德露露去年竟然所有利润全部分红还贴钱出来分红,不知道其意图是什么?但是管理层自己对未来估计都没什么信心
2011-12-19
承德露露的成长空间极其可疑,新品基本失败了,杏仁露南方口味不同基本也打不开市场,凭什么能活的8倍左右pb溢价,按照我的理解,现在高pb,高pe假如业绩明年得不到好转,明年将继续下跌,现在这价格怎么说都是贵的,没有成长性的企业只能回归价值
2011-12-19
到今天为止,中恒的pb是5.2倍,而天士力的pb是6倍,相比较天士力远远胜过中恒的竞争力,其差别竟然还不大,而我们认为天士力的估值至少还没到买入的点,那么中恒就更加不能买了,也就是说中恒还是贵
2011-12-15
越来越觉得对企业的分析不能只停留在数据的分析上,比如说每次都要求roe15%十年以上这类,这类企业是好企业但是可能是高估的企业,你买入其成长空间经过10年的发展可能已经剩下不多,你只能捡烟蒂。最重要的我认为不是数据的分析,而是能透过数据检验企业的战略布局才是最投资最核心的要素。
2011-12-10
对于一个想成为有持久竞争力企业而言,企业发展的驱动力很大程度上将来自于整体布局或者说综合竞争力上的考验,那就决定了你不能像很小的公司那样单纯靠某个局部的品种优势冲刺一把就行了。火一把就行那种,而是要细水长流,再一个重磅现金流产品下,其他2线业慢慢壮大,翰宇药业,舒泰神都是想玩一把
2011-12-08
针对空调行业,产品根本难以差异化,没有差异化的产品何谈“高利润率”呢?这是商业竞争的常识性问题。这样的企业,其胜出的根本是“规模”,用波特竞争理论来归纳属于典型的“成本领先战略”属性。如何以更大的规模优势,配合精细化的管理,取得成本优势,实现较低利润率下的高周转,才是取胜的关键。
2011-12-08
舒泰神的毛利高达92% 暴利啊,而供不应求+高毛利必然导致投资需求暴涨,如果进入壁垒过低,好日子不过是1,2年的事 明年丽珠加入战场,后年仿制药也加入了,刀口舔血啊
201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