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敖的《北京法源寺》

(2022-08-26 18:13:15)
标签:

书评

杂谈

文化

分类: 其他文章

李敖的北京法源寺,是李敖大全集(40)的第一本。本书青年时期的康有为在法源寺遇法师佘和尚点评历史人物开始,以晚年的康有为在法源寺重逢小徒弟(李十力),李评价康梁等人结尾,“来给你康先生做历史定位”。其间讲述康有为公车上书维新变法失败到袁世凯称帝,中国政局变化的一些事件

李敖的《北京法源寺》

中国近代史的书我多少读了几本,这本《北京法源寺》从内容上说新鲜之处,从笔法来说,大段大段的演讲式的人物对话,使它的可读性不强。它的创新之处在思想,例如着重分析谭嗣同在维新变法失败后,主动赴死的动机,“是死事还是死君(酬圣主)”?如果是死事,他是为了证实改良此路不通,提醒大家要走革命的路?还有,“去留肝胆两昆仑”“两昆仑”的各种理解此外,康有为在辛亥革命后坚持“保皇”的原因是什么如此种种都是用演讲式对话写出来,生活中如果有人这样长篇大论的跟我说话,估计我早走掉了。

此书是李敖在狱中构思,后来追写的。李敖自称“它只是我史诗式小说中的一部”(他对史诗是有什么误解吗?)李敖说,“《北京法源寺》以具象的、至今屹立的古庙为纵线,以抽象的、烟消云散的历朝各代的史事人物为横剖,举凡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强弱、群己、人我、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济(经世济民)等等,都在论述之列。这种强烈表达思想的小说,内容丰富自是罕见的。”这是李敖自己的评内容说,他确实写到了这些并且是通过演讲表现出来的李敖辩解说,“该大力发挥的,也不避萧伯纳剧本《一人演说》之识。”不过此书大概2/3都在这样大力发挥,所以这小说就不太像小说,是演讲稿,采访稿,改写一下离论文也不远了。

对此书,豆瓣评分比我高我是不是太挑剔了?小说,首先应该好看吧?至于思想,李敖你留一点给我思考,不要总是给我演讲。

李敖的《北京法源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