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书史为园林

(2007-07-17 07:42:39)
标签:

以书史为园林

 

       以书史为园林

 

 

1·162以书史为园林,以歌咏为鼓吹,以理义为膏粱,以著述为文绣,以诵读为菑畬,以记问为居积,以前言往行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因果,以乐天知命为西方。”

 

[]此条集自明·陈继儒《岩栖幽事》:“陆平翁《燕居日课》云:‘以书史为园林,以歌咏为鼓吹,以理义为膏粱,以著述为文绣,以诵读为菑畬,以记问为居积,以前言往行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因果,以乐天知命为西方。’”删“陆平翁”句。

[]①鼓吹:即鼓吹乐。古代的一种器乐曲。

②膏粱:肥美的食物。

③文绣:刺绣。或指刺绣出的华美丝织品、衣物等。宋·张鎡《念奴娇·宜雨亭咏千叶海棠》词:“绿云影里,把明霞、织就千里文绣。”[]吉本译“文绣”为“文雅秀丽的事情”,不确。

④菑畬zī yú :垦种一年之田称菑,垦种二年之田称新,垦种三年之田称畬,引申为垦荒、耕耘。[]中州本、苏本作菑畲zīshē ,不确。

⑤积居:囤积。

⑥前言往行:指前代圣贤的言行。《易·大畜》:“君子以多积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⑦修持:持戒修行。

⑧因果:佛教语。谓因缘和果报。根据佛教轮回之说,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⑨西方:佛教语。指西方净土,即西方极乐世界。

[]把经史书籍作为园林,把吟咏歌曲作为演奏器乐曲,把公理与正义作为肥美的食物,把著书立说作为刺绣,把诵读诗书作为耕耘,把记诵诗书以待问或资谈助作为囤积,把前代圣贤的言行作为师友,把忠诚信用笃实恭敬作为持戒修行,把多行善事给人带来吉祥作为因缘和果报,把乐天知命作为西方极乐世界。

[附拙文《畬、畲辨》]

畬、畲辨

许贵文

〈〈小窗幽记〉〉(即〈〈醉古堂剑扫〉〉)卷一第162条有“以诵读为菑畬”句。

“菑畬”zī yú 中州本作“菑畲”zī shē 。注: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畲,引申为开荒、耕耘。韩愈诗:“文章岂不贵,经训为菑畲。”

又,华夏本亦作“菑畲”。注:菑畲(zī shē):耕耘。田一岁为菑,三岁为畲。

考,菑,音zī,初耕的田地。亦泛指农田。〈〈尔雅·释地〉〉:“田一岁曰菑。”

畬,(一)读yú,〈〈说文〉〉:“三岁治田也。”〈〈易·无妄〉〉:“不耕获,不菑畬。”《诗·周颂》:“如何新畬”。〈〈传〉〉:“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畬。”(二)读shē 。①用刀耕火种的方法种田。②刀耕火种的田地。③我国东南地区少数民族名。今作畲。

shē 同“畬”。指我国东南地区少数民族名。

 《汉语大词典》菑畬:①耕耘。〈〈易·无妄〉〉:“不耕获,不菑畬,则利有攸往。”宋陆游〈〈新年书感〉〉诗:“朋旧何劳记事笠,子孙幸不废菑畬。”沈砺〈〈晚步野次〉〉诗:“菑畬事业归〈〈无逸〉〉,稼穑艰难动系思。”②耕稼为民生之本,故以喻事物之本。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畬。”(下略)

 [许案]〈〈小窗幽记〉〉中“以颂读为菑畬”,根据上下文语义,应当是“耕耘”之义,或指“耕稼为民生之本,故以喻事物之本”,因此应当从〈〈汉语大词典〉〉作“菑畬” zī yú。中州本、华夏本均作“菑畲”,非。吉本作“菑畬”,是。

(参见〈〈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