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哈佛校园学子当众裸奔减压让我感到震撼
最近,由重点写汽车博文开始转向写教育博文,毕竟自己在高校工作了二十多年,更熟悉教育领域,也应该就中国的高等教育问题多作一些思考。为此,开始关心和关注新浪博客教育频道发表的文章。一次偶然的机会,走进了“陪读春秋”蒋江敏女士的博客,阅读了她在2006年发表的《在哈佛园里看尖叫裸奔》 等博文,这篇文章被作者置于顶首,使我现在才看到已经给她带来30多万点击的文章,惭愧,以前怎么没有注意到呢?尽管我的文章可能已经是老话题了,但即使是在今天,重提这个话题,仍然有很多我们值得回味的地方。
看了蒋女士的文章真是让我深感震撼!文章对哈佛校园裸奔传统的介绍,对哈佛学子以裸奔方式宣泄学习压力的客观评价,以及哈佛学生裸奔的实拍图片,真实而详细,冷静而客观,让我们这些中国的大学师生大大开了一次眼界!我不是为这种一丝不挂裸露自己身体的行为和图景而感到震惊,也不是基于保守观念基础上的对哈佛学生当众暴露身体的不认同,而是对这种大胆奔放地、痛快淋漓地、不受束缚地宣泄学习压力的方式,深表感叹和敬服!
蒋江敏女士在她的文章中写道:“美国名校学生当众裸奔的两个理由:一是如果当众裸奔都不怕了,期末考还用怕吗?二是如果身体都不受束缚了,思想还会被束缚吗?”是的,当你看她的文字描述和看这些图片时,你会跟着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想象着那些不穿衣服在裸奔的,包裹得严严实实看裸奔的,都会被这种宣泄方式所感染,都会获得一次彻底的身心放松,都会觉得这世界上到底有什么难题能击倒自己呢?看这种特定条件下的裸奔图景,你绝对不会有一丝一毫与性有关的肉体欲望,更不会产生象窥视“艳照门”不雅照的那种恶心。有时候静下心来想,哈佛真不愧是名校啊,舒缓学习压力的方式居然如此惊世骇俗!
二、中国的大学生存在着学习压力吗?
在很多人看来,在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下,真正有学习压力的,是中小学生。中国大学的严进宽出制度,让很多在中学阶段拼命一博为高考的学生一旦进入大学后,就可以彻底放松自己,即使天天逃课,混日子打发时光,也可以顺利毕业。当然,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但并不完全说明中国的大学阶段学习就完全没有压力。所谓压力,是相对的。面对同样的任务和难题,不同的人承受能力可能不一样。即使是在同一所大学、同一个专业、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之间,面对相同的教学计划、课程内容、考试方式,有的大学生可以轻松应对,有的大学生却感到非常吃力。当然,就中国的大部分高校而言,其学习压力自然不可与哈佛大学同日而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自然也会与哈佛大学的学生有一定的差距。但从不同的人能够承受不同压力这一点来看,中国的大学生承受的学业压力,并不会比哈佛学生轻松多少。

记得大概是在前年,从许多报刊和网络消息得知,中国南方某重点高校,在短短11天之内,连续发生四起学生和教工跳楼自杀事件。在这四起跳楼自杀事件中,有两起与学生不堪承受学业压力有关。一个大一男生,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有四门课程不及格,要求转专业未获得家长同意,绝望之中于新学期开学第一天纵身从九楼楼顶跳下。另一位即将毕业的女硕士生,因实验不顺利,写论文遇到了困难,也选择了用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来逃避学业压力。更何况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一年级新生居高不下的基础课补考率、各年级学生一次又一次无法通过的四六级英语考试,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群体为此深感焦虑和困惑。毫无疑问,中国的大学,同样存在着较大的学业压力。
三、中国的大学政工队伍为防学生自杀已成惊弓之鸟
相信对任何一所中国大学来说,发生在校园内的学生非正常死亡,都是学校难以承受的巨大疼痛。在生命日益受到敬畏和尊重的社会新环境下,即使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大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时,自我选择轻生,学校也难辞其咎,更难面对社会的责难和悲痛的家长。因此,中国大学政工队伍的“维稳”任务之一,就是要求保证学生生命安全。在中国大学“保姆式”的教育管理体制下,辅导员不仅承担着繁重的学生日常管理任务,还要特别关注一些心理有疾患的学生。很多辅导员都清楚地意识到,即使自己的工作干得多么辛苦,多么出色,多么有成效,但一旦自己管理的学生出现非正常死亡,一切辛苦都将付诸东流,更不用说能顺利获得提拔和重用。因此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及时发现有轻生念头的学生,重点关注学业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疏导和关心,是大学各级政工干部尤其是辅导员的重点工作。
于是,在中国的大学,常常发生这样的事情,如发现某学生在楼顶或湖边徘徊,在雨中失魂落魄地漫游,留下一张语焉不详的“再见了”的字条,说了几句“我很绝望”、“我不想活了”之类的话语,或者是在晚上和凌晨电话铃声响起 ……都会让整个政工队伍大惊失色,忐忑不安。有时甚至要发动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参与帮扶“弱势学生群体”的工作。有的辅导员甚至对我说,如果再多几个总让我“心惊惊”的学生,我自己都快崩溃了。由此可见,在中国当今的大学,学生中存在的种种压力,就象传染病一样,不仅压得学生喘不过气,也压得政工队伍喘不过气。
四、中国的大学生应当如何宣泄各种压力
哈佛校园学子当众尖叫裸奔,不外就是为了宣泄和释放学业压力。对于哈佛学生来说,应该不存在就业压力吧?谁会相信哈佛的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呢?而中国的大多数高校学生,不仅存在学业压力,更存在着就业压力,有的贫寒子弟还要承受经济压力,还有更多的青春期学生会遭遇情感压力,少数学生还存在人际交往压力、家庭期望值压力等等。有压力并不可怕,一个社会处处存在压力,说明这个社会充满了竞争活力,是一个有良好发展态势的社会。但不论是个人,还是整个社会,这种压力也不能超过一定限度,否则就将会是一个病态扭曲而令人窒息的社会。
如何减轻压力,释放压力,宣泄压力?当然未必要照搬哈佛学子尖叫裸奔的办法,据蒋江敏女士的博文说,在哈佛学子裸奔的队伍中,就没有亚裔学生。可见,东方人的价值观和情感宣泄方式与西方人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当今的中国大学校园,引导学生减压的方式还是有的,如五花八门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心理辅导中心等等。但总觉得中国的大学,由于实行保姆式的管理,严格按学院、专业、年级、学生性别划分管理区域和职责范围,学生在专业选择、宿舍选择、课程选择……几乎没有什么自主性,在如此沉闷的大学校园里,更没有一种既不产生破坏性,又能痛快淋漓地宣泄自己情感和压力的方式。仅靠辅导员和班主任们疲于奔命似的“救火”、“灭火”,难以群体式地帮助学生减压。我们能否找到一种不用裸奔而又达到裸奔效果的减压方式呢? (本文图片来源蒋江敏的博客)
(本博客文章均为原创,独家供稿新浪博客,严禁抄袭,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和文章出处。)
谢谢您的光临!有兴趣请阅读推荐文章:
为什么女硕士就业比本科生难? 学生逃课吃亏的是谁?
初到英国留学之感想
80后崇拜的英雄在哪里? 拓展我们的生命宽度
谁说男生就业压力比女生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