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水闸、哑叭、水磨(乌河1)

(2010-10-24 10:24:22)
标签:

转载

分类: 他山之石

                 

 

一道用青石砌成的石坝把乌河拦腰斩断,象一条纽带把东西两岸的花园村和朱家磨沟系了起来,水坝中段有一五、六米宽的闸门,闸门是那种最古朴形式竖排着的木闸板,一独木板桥搭在上面,河水从闸板缝隙里挤着冲出去,泛着雪白的浪花蹿出十几米远,投入宽阔的泱泱水面,才算平稳下来,很象一个淘气撒娇的孩子哭闹嘶叫以后,平安地躺在母亲的怀里。要逢大雨过后的涨水期,这“嘶闹”声能传出七、八里路远,年长的人常常把它叫做云磨。从闸缝里随浪花一起冲蹿出去的还巴掌般大的鱼,偶尔也有一尺多长的大鲤鱼闪着白光蹿跃出去,就叫人看到了鱼跳龙门的场面,这龙门虽简单,却真切得很。日久年深,在湍旋涡流下面就冲击出了一个深深的井子,井子到底有多深多大?就众口纷纭了,有的说它象一口大枯井上窄下宽深数丈,下面潜有龙蛇鱼精水妖,随时可以至入水者以死命,这话虽有些玄乎,但似乎也有些道理,即便是水性再好的人,也只能从坝上跳下顺急流冲浪而下,无人敢在井子处逗留戏耍以试深浅,偶有探密者沉下去之后就再也见不着了,但独有花园村一哑叭汉子例外,他非但能在急流旋涡中扎下翻上,还能潜没井底待他个把时辰,当人们屏住呼吸提心掉胆甚至是惊恐万状时,哑叭却手拿胳夹擒着几条大鱼钻出水面,但他比比划划说不明白井子里到底是怎样?不过龙蛇水妖之说就自然不成立了,因为哑叭毕竟是人不是神。直到我上中学之后学了生物,又怀疑他有两栖之嫌,在那不可捉摸的危险水域里,每到夏季不管父母们怎样嘱托,还是总有孩子落水遇险,只要有人告知哑叭,他总能丢开一切,奋不顾身地跃入水中扎到深处,不一会儿就踩着水把溺水者托到岸上来。到了后来听说是哑叭学乖佼了,遇见这种事比比划划讨钱要物,待到成交之后,人是救上来了,命却没有了,于是引起了闲散人等一些非议,“哑叭虽然根正苗红,现在蜕化变质了”。其实静下心来想开去,未免也有失公允,如果说起先的哑叭是可敬的英雄的话,后来的哑叭也是一个有特殊本事的劳动者,他仍然是冒生命令危险去施展技能救人,从大处说生产力也需要报酬来剌激,只是应把它规范成一种市场行为则显得更为好些。

从水闸的东侧拐了一个弯就是水磨了,从这里冲出去的水冲击着一个平摆着的大木轮子,它十分笨拙摇摇晃晃地转动着,木轮子的竖轴上端连接着大石磨的下层,而上一层则用大绳索半吊着是不转的,看上去它比沈从文先生小说里描写的湘西大山里的水磨还要笨拙的多,这盘大水磨因只磨木粉做香用,所以称为香磨。解放后政府号召破除迷信,烧香的少了,香磨也慢慢废弃了,又在水闸西侧建起了一座小型水电站,水力所限只能供应县机关和山东康复医院的部分照明用电,尽管电力十分微弱,但毕竟叫老百姓看到了能代替油灯的新光亮  水坝上游被人们称为上河,上河靠水闸处水域宽阔,芦苇水草萋迷,绿柳成荫,沿河人家的草屋半隐半显的出没在岸边,还不时有水鸟野鸭惊起,常有一种鹤汀凫渚穷视萦回的感觉。五十年代的升学考试前,学校不象现在这样满堂灌连轴转全天侯的关在教室里死拼,老师讲完课后,自习,星期天要靠学生自己努力了。每每夏季署期,这里就招引来了一些发愤苦读的学子,经一番拼搏后,迈进了中学、大学甚至名牌大学的门槛。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飘泊天涯海角异国他乡,心中仍有这块绿地。

  如今水坝水闸已踪迹全无,一架宏伟的拱桥横架乌河的东西两岸,河床两边有青石筑堤,两岸有了沿河柏油路,但是清水早已断流,自然也就失去了往日的拥有,虽说桥上车水马龙,还是叫人觉得有点惘然,也就只好此情可待成追忆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