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乌河船运小景(3)

(2010-10-24 10:22:56)
标签:

转载

分类: 他山之石
原文地址:乌河船运小景(3)作者:庶人舒心

                                                                 乌河船运小景

 回首少年事,坐在乌河岸边悠闲地看穿梭来往的小船也算是件最惬意的事了,最小的而又最多的是一种扁扁平平的两头微微翘起小船,远远望去象一片大树叶子飘然而至,我想书本上的扁舟一叶大抵由此而得吧,然而在我们这里却习惯把它叫做“溜子”,细细品味一下,竟是一个极富有动感形象而妙趣的名子,因为船小而扁平,载重轻又吃水浅,说它是在水上溜来溜去,应该说是最确切不过了。“溜子”常常是有一人撑驾,如顺水轻舟而下,只见驾船的汉子只要将手中竹篙顺势一点,“溜子”便滑出了十几米远。然而如果“溜子”是负重逆水而上,那情景就大不一样了,船头激起白色的浪花,船舷几乎要淹没在水里,再看撑船的汉子身子前倾的快要和船平行了,一篙使出平生之力,小船才只向前挪动了几尺远,行船如此,人生也如此。                                                                  

在乌河水量充足时,河里最多的算得上是一种叫“雁翼子”的船了,它比“溜子”大一些,两头翘起,中间有一个较深的船仓,又常常用苇席扎一个船篷,船尾装有锅灶风箱,具说它能载得上两三马车拉的东西,远远望去似乎有点象一支吃饱了的大雁子,“雁翼子”如负重上行,至少要有两人在岸上拉纤了。这种船逢县城索镇集市的前一天,常常是夜泊云涛码头,每每傍晚时分,拥挤排放成一片片的,随着此起彼伏的咕咕嗒嗒的风箱声,河面上升起裊袅炊烟,有时不知哪条船上传来胡琴声,另一条船上竟有人随弦唱了起来,而常常听到的是“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和“父女们打渔在河下,家贫那怕人笑咱”,唱的随意酣畅,听者坦然成趣自得,一天疲劳尽付于淡烟暮霭流水之中了。                       

倘若逢雨季汛期,常常会有能载重十几顿的大船在河里行驶,它的样子看上去象一个

偌大的槽,船桅风帆张开,可映遮半个河面,因船体是由两块对接而成,当地人习惯把它叫做对艚,看对艚行驶,往往由五、六人在河岸拉纤,七,八人合力撑船,伴着吭唷嘿哟的号子,壮观、壮举、苦力、辛酸……。心里又多么向望能看到一艘大机器船呢!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