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沈渊与桓台沈氏家族

(2010-04-02 13:52:58)
标签:

沈姓

新城县志

沈渊

桓台

杂谈

分类: 王渔洋文化

    在桓台,沈氏是一个比较著名的姓氏,沈氏族人的分布也比较广泛。果里镇(原周家)有个沈家村,村里沈姓族人占大多数。唐山镇古城村亦有许多沈姓族人,其他一些村庄也有沈姓族人居住,与我相熟的人员中,沈姓族人不下数十位,而且不乏成功人士。他们属于一个谱系,但对其辈分渊源未作深入探究。

    近读民国《重修新城县志》,从中看到了一些沈姓族人的事迹。其一,沈渊。县志载:“沈渊,字子静,别号澄川,云雁第(族谱为三)子。嘉靖乙丑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戊辰,分校礼闱,得人称盛。万历改元,进编修,以母忧归。己亥,起复故职。明年,擢国子监司业,摄大司成。渊矩度甚严,一时贵游高第,凛凛步趋,国学为之改观。又明年(族谱载于慎行撰《墓表》为万历丁丑,1577年)病卒。诏守臣临祭如令典。崇祀乡贤。”其二,沈庭英。县志记载:“沈庭英,周士子,万历乙酉(1585)举人,任乐城令。察廉,迁知定州,称治。移河间府同知。军兴,以理饷功宜超迁,病卒。事闻,谴官谕祭。祀乡贤。”其三,沈庭柟(楠)。县志载:“沈庭柟,渊子,荫七品职,分发河南署县篆,凡一以抚字为心,不肯屈节当道,终勒修武县丞。值修武于筑城之役,民力疲困,倾囊助之。未几,灾祲洊臻,流亡塞塗,典质家产,设局救济,赖以全活者数万人。解组之日,士庶攀辕泣下,为立碑名‘召棠’。”这是民国《重修新城县志·人物志》所记三位沈姓族人的事迹。同时,县志记载于祐“躬耕乐道,工书能诗”,沈渊赠诗相赞:“卓矣巢由侣,清修常闭关。生涯徒四壁,梦寐适三山。抱甕谋甘拙,垂纶心自闲,丹砂知已就,羡尔驻苍颜。”

    县志上虽然记载了以上三个人的情况,但他们所居何村,还有何事迹,我却无从知道。说来也巧,新城王氏要出版一本《谱后》,由已经承印过许多部家谱的唐山镇后七村印刷厂承印。听到这个消息,专程拜访了这家印刷厂张经理。在那里不仅看到了《山东桓台沈氏世谱》,而且看到了沈渊著清光绪庚子新刊逍悟轩《重修步唐集》,此书开头即是由明朝大学士东阿于慎行撰写的《沈太史传》:

    沈氏,世有隐德,澄川父云雁四子,伯源,仲潭,次渊,又次澜,顾独奇渊,葬父得高敞地曰:“必渊也,食其报者。”少攻苦积,读书城南寺舍,暮则携膏火袱被往,日以为常。久之,(文)声益起,诸生避席。既举进士,选为庶吉士,数居高第。嘉靖丁卯(1567),授翰林检讨。其年,入馆修国史及掌制诰、执事经筵,凡此非词林深资不与,以穆庙登极,亟举大典,故并得焉。明年戊辰(1568),分校礼闱,得豫章张宫保,位为举首,辛未(1571)册诸侯王,报命阕下。会上在东宫出阁,以本官兼校书郎入侍。万历改元,以从龙恩进编修。其年,嫡母周太孺人没,特诏守臣临祀并及其父,盖异数也。己(原书如此,实应为“乙”1575)亥,起复故职,分校起居注,进为经筵讲官。端慎有仪,开陈剀切,诸公数目属之。明年,擢国子监司业。上幸太学,太史、侍讲、尚书赐白金、文绮,宴于阙门。时都试届期,诸生云集,渊摄大司成,矩度甚严,少所假贷,贵游高第,凛凛步趋,莫敢关请,国学为之改观。其明年病笃,病三月卒,贫无以殓。少司徒王公之垣醵诸里大夫,宫保张公醵诸同门友,共归其丧。妻荆孺人上书请恤,上念旧劳,诏守臣临祭如令典。方是时,公生母黄太孺人尚在也。荆孺人上奉寿姑,下抚孤幼,营葬至脱簪珥,知者悲之。太史为人魁梧豪迈,仪观甚修,平生抗直不阿,毋论权贵人,必以正对。意所不可,岳岳见辞色,而诚直无他肠。不喜记人过,一语合意,辄出肺肝,即或谩之,坦然不为意也。博极群书,文辞高古,有秦汉风。尤好为诗歌,体骨遒劲,与李临淮、康裕卿辈结社,倡酬浮白,大噱竟日夜,诸长安游客争诵“沈太史倜傥人豪也”。诎於短算,未竟厥施,当世惜焉。

    这篇传记,与县志记载的内容大同小异。与重修《桓台沈氏世谱》载江西道监察御史王象蒙撰《沈太史传》、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于慎行撰《明国子监司业澄川沈公暨荆孺人合葬墓表》对照,却有几处歧义。沈渊的排行,县志说沈渊为“云雁第四子”,《重修步唐集》说“澄川,父云雁四子,伯源,仲潭,次渊,又次澜”,沈渊排行居三?还是居四?查《桓台沈氏世谱》,新城沈氏始祖为浩然,二世明,三世长为茂,次为俊。茂次子俊生四世长子宽、次子宏,宏生五世云鹭、云鹤、云雁,云雁生六世源、潭、渊、澜,沈渊为云雁三子。以此观之,县志称沈渊为“云雁第子”肯定讹误。文中“嘉靖丁卯,授翰林检讨”,嘉靖在位四十五年,嘉靖元年为壬午(1522)年,四十五年为丙寅(1566)年,其间有丁亥、丁酉、丁未、丁巳,而无丁卯年。查《中国历史年代简表》,丁卯(1567)年为隆庆元年。具体如何?仅靠族谱恐难说明。而沈渊生卒年,《墓表》云“生嘉靖乙未(1535)九月十七日,卒万历丁丑(1577)四月七日,得年四十有三”。据此,要么族谱所言有误,或为于慎行撰墓表笔误所致,或为后人修谱错讹所致,要么当时纪年称谓约定俗成。这些同样需俟后求证。

    2008年腊月新修《沈氏世谱》收录了相当数量的“传表”,首篇即是时任江西道监察御史的王象蒙撰写的《太史公传》。与于慎行所撰相较,王象蒙所传相当详细,传文内容当于别篇另记。万历五年新城沈氏世孙、沈渊之子沈庭柟所撰《新城沈氏世系图记》云:“吾沈氏旧直隶枣强县籍,明洪武初,始祖讳浩然偕两兄讳浩礼、讳浩问徙山左,一居於陵,一居般阳,始祖爱新城西郭系水之滨风土和美,遂卜筑焉。世业农,五传至吾父,始业诗书科第。而吾父以髫龄失怙,故於先人字号即配姓氏多不及闻,素居每一念及,辄神伤之。因命庭柟装成卷轴,按世次绘图列其上,字与配犹能稽记者格注名下,虽未能成谱,庶几备考,以示来兹云尔。”由此,桓台沈氏始祖自直隶枣强迁来,所居“西郭系水之滨”,如今似乎少有沈姓族人居住。沈姓族人居住较为集中的唐山镇古城村,是新城沈姓始祖庙所处。族谱“沈氏十八世茔图”载,始祖庙“在格孙城西门里”。格孙城即古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