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王家是官宦世家。长山的王氏家族,也是书香门第,父子同朝为官。这两个大家族自明朝末年就有世交,清初又有姻娅之亲,友情加亲情绵绵不断。
大约在清朝康熙中期,长山王家的老祖奶奶要庆九十岁大寿,礼仪非常隆重。新城王家当然也要筹办寿礼送上门去。什么寿桃、寿糕、寿酒及名贵佳肴,应有尽有。因为是大寿,新城王家决定再送一幅大型寿帐。
寿帐是用高级彩色绸缎,请高级工匠精制而成。幅高丈二,宽六尺,红黄紫相间,光彩夺目,熠熠生辉,十分气派。寿帐中间位置需要写贺词,词义要切合寿星的身份,同时,书法也要工整,有大家气派。这件事自然要有新城王氏家族中最有名望的王渔洋来撰句书写。王渔洋是当时的文学泰斗,也是有名的书法家,写写寿帐,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只见王渔洋提笔润墨,胸有成竹地写了四个大字——孟德曹操。令工匠铺字贴锦,将字贴在寿帐中心。寿帐制成,便派人连同寿礼一并送到了长山。不料,却惹出一场虚惊。
长山王家祖奶奶寿诞之日热闹非凡,笙歌鼓乐洞天,旗罗伞扇蔽日;高朋满座,宾客如云。午时将到,执事忙叫家人摆好寿礼、悬挂寿帐。当悬挂新城送来的寿帐时,众人都来围观,欲饱眼福。寿帐慢慢打开,当看到寿帐贺词是“孟德曹操”四字时,众人不禁惊叹,摇头咂舌,都不解贺词之意。执事忙请来坐馆先生和几位当地学究。他们看后先是摇头叹气,继而瞪目结舌。想来想去别无他解,一致认为是“曹操字孟德,为人奸诈阴毒,是三国时有名的奸雄,这事妇孺皆知。新城王家以此比作老祖奶奶,这不是辱骂我们吗?”既然老先生们这样解释,家人们越想越气,后生小子们一时摩拳擦掌,口口声声要打到新城去,教训教训王家人。眼看事态急剧发展,一场殴斗将要发生,老祖奶奶忽然说:“孩子们,不要鲁莽行事。新城王家与我们家是深交,怎么会辱骂我们呢?再说王家门第高等,王渔洋德高望重,世人皆知,怎么会做出这越礼之事呢?我看还是慎重为好。不要闹出乱子,让世人耻笑我们。”然后对执事的管家说:“你们少老爷在后厅与知县老爷议事,快去禀报他们知道,让他们定夺此事。”
管家匆匆朝后厅而去。
这家少老爷是老祖奶奶的孙子,少年得第,在京为官,官职是太常寺少卿。虽称少老爷,也年近花甲了,他的父辈都已去世,这王家的大小事情就落在了他的肩上。为给祖母祝寿,昨天才从京城赶回来,今天一早,知县大人便速来拜见,也是为了共同主持庆寿典礼的。管家匆忙进来,禀报寿帐一事,二人急忙赶到前堂,拜见了祖母,又去查看寿帐,全家侄孙及家人们都怒气冲冲地跟在后面。少老爷看过寿帐,不断点头称好,继而拍手叫绝,并转身对子侄及家人说:“尔等无知,皆草木鼠辈!”同时用眼斜视了坐馆先生及学究们,继续说:“你们不学无术,差点闹出乱子来。王渔洋才富学丰,是博学君子,是我朝文学大家。”他稍稍停顿之后,又继续说:“‘孟德曹操’这四个字写得好,这是颂扬我们家老寿星的。这‘孟德’是指孟母之德,圣人孟子的母亲为教子立人,曾三择其邻、断机教子,最后终于使孟子成为圣贤之人。孟母的德行最高,是天下母亲的典范。‘曹操’是指东汉女文学家班昭,她嫁夫曹世叔,世称曹大姑。早年丧夫,终生守寡不嫁,是历史上女子严守贞节的典范。孟母、曹大姑的事迹非常感人,是两位伟大的女性。王渔洋先生用孟母的德性和曹大姑的操行来颂扬我们的祖奶奶,这是最高的比喻,也是最恰当不过了。取得了功名,创立了家业,用孟母与曹大姑比喻她老人家,是当之无愧的。王渔洋先生对我们颂声极高,新城王家对我们情谊最重。”少老爷的一席话,使众人顿开茅塞、叹为观止。事态平息了,王渔洋的题词为寿典更增添了光彩和友情气氛。众人纷纷叹服王渔洋的才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