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一条消息格外引发关注,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人类囊胚。课题组首席专家、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烟台毓璜顶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李建远一下子从默默无闻变得备受关注。
由于这项科技成果的开创意义,它的诞生自然会引起人们,特别是科技界的关注。《东方早报》今天报道说,就在国内众多媒体纷纷转载这条消息的同时,一些质疑的声音也同时出现,“李建远既没有出过国,也没有在国内读过博士”,而在“烟台市科学技术协会网”上公布的李建远的简历中,他在1999年被美国外科诺贝尔医学研究中心授予了博士学位。然而早报记者在采访中,关于“美国外科诺贝尔医学研究中心”的信息几乎没有找到。截至昨天,卫生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没有发布对这条消息的任何评论,甚至在其网站上也没有转载这条消息。这多少让“克隆人类囊胚”的新闻蒙上了一团迷雾。早报记者亲赴山东烟台采访李建远得到消息是还未得到“专家组鉴定”。2月2日,身为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烟台毓璜顶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李建远向媒体宣布:“利用不同来源的人类成体细胞成功克隆出5枚符合国际公认技术鉴定指标的人类囊胚。”
李建远何须人也?如果不是这条爆炸性的新闻,咱不知道。克隆人类囊胚的过程如何?咱更不知道。认定这项试验是否成功的程序有哪些?咱还是不知道。如此不知道,去评判这条消息,谈论这些不同的声音,似乎算不上名正言顺。但是,透过人们的质疑,联想最近爆出的一些事情,又不能不觉得这些质疑自然有其合理性。特别是对外发布如此重要的一项成果,为什么不用发布会,而是用了“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烟台毓璜顶医院成功获得人类体细胞克隆胚胎介绍会”的名义?而来自中广网的报道称,“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月2日宣布,由这个中心李建远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攻克人类胚胎克隆技术,成功克隆出5枚符合国际公认技术鉴定指标的人类囊胚”。其口气则是完全肯定的。既然用肯定语气,为什么还要用“说明会”这样的形式?而且在这个“说明会”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研究员、我国著名动物克隆专家、中国首例克隆牛专家陈大元教授对这一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连李建远自己都承认没有得到“专家组鉴定”,陈教授的评价也就仅限于个人行为,如果只是个人行为,这样的评价又能说明了什么?一个原本应该是事实的成果,经过“介绍会”一“介绍”,反而弄成了不伦不类。为什么不能堂而皇之、名正言顺地在得到“专家组鉴定”之后召开一个郑重其事的发布会呢?
最近,网络上也披露出一些关于“院士课题组论文涉嫌造假”的新闻,尽管浙江大学已经认定此事与院士无关,即便不是诿过于人,这条消息造成的负面影响如果才能消除呢?而那们在杭州地铁施工事故中拿出权威意见的王梦恕院士在一番指责后也曾抖落出一些幕后的东西。虽然们不能以偏概全,接二连三曝出的学术丑闻,又怎么能消除人们的质疑?
亡羊补牢。面对公众的质疑,当事人应该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只有如此,才是正确的态度。以目前的现状,再去奢谈成功,也只能是自欺欺人。2007年10月12日,陕西林业厅公布了猎人周正龙用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拍摄的华南虎照片。随后,照片真实性受到来自部分网友、华南虎专家和中科院专家等方面质疑,并引发全国性关注。周正龙最终被人戏称为“周老虎”,闹出了一个天大的笑话。这次李建远的“克隆术”又引起了人们的质疑。但愿李建远不是下一个“周老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