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巨大轰动的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已经好多天了,据新华网消息,质检总局19日发出通知要求质检系统在全国奶制品质量安全专项整顿中进一步加强监督、严明纪律,确保新产奶制品安全放心,保证9月14日以后新产奶制品再不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都说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毕竟是影响上千人而且是身处襁褓之中的婴幼儿身体健康的重大事件,从一开始人们就关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件。问题出在企业,根子在哪里呢?可以肯定地说,就在上面。三鹿集团等为数不算少的知名企业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问题?除去企业的社会责任心欠缺以外,担负生产领域质量安全责任的质监部门是否应该检讨一下自己肩上所担负的责任呢?
我们不能否认评选国家级、省级名牌和各级免检产品对于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作用和意义,而且通过评选,的确大大提高了民族工业的经济实力。不少地方把是否拥有名牌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准,把创名牌作为提升本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实施名牌带动,初衷就是希望通过争创名牌,打造自己的品牌,有的甚至设立名牌奖励基金实施奖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名牌与“免检”已经成为许多地方的政绩和“面子”。也许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当企业搭上这艘战船的时候,何去何从也就不再单纯是企业的事情了。于是,在评选过程中降低标准,甚至放任企业生产过程中违反质量管理规定的事情发生也就不再鲜见。
我们不敢揣测国家质监总局几位局长在此事件中应负的责任,巧合的是,担负生产领域食品安全责任的质监部门的局长叫李长江,出席9月13日新闻发布会的副局长叫蒲长城。无论是“长江”,还是“长城”,都应该成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屏障,现在三鹿集团等知名乳制品企业出现的问题,已经表明这道屏障的苍白和无力。我们可以回顾一下13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蒲长城副局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的回答,“今年6月份确实有一个食用了三鹿奶粉的消费者投诉,说食用三鹿奶粉造成了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我们负责在网站上答复消费者提问的,及时给了回复,希望他详细提供相关的信息,以便我们进一步详查。遗憾的是,后来我们再没有得到较为详细的信息,也没有再得到回复”。事到如此地步,作为这道屏障之一的蒲“长城”不是真诚检讨自己在事件中应该担负的责任,亡羊补牢,而是先急着“洗”清自己,为自己的失职推卸责任。
“长江”、“长城”不应该成为一条经不起冲击的“马其诺防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