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个话题,好象有一些恐怖。但是,生老病死,是人生规律,无论是谁,概莫能外。所以,尽管有些恐怖,说一说还是有必要的。
据《北京晚报》消息,在昨天下午召开的全国政协提案审查委员会召开提案办理协商会上,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透露,《殡葬管理条例》目前正在修改,他说,当前人们对殡葬行业有误解,认为只要是殡葬就是暴利行业,其实很多企业在这一方面是亏损的。
对于这个问题,本人并没有深入地分析,殡葬行业到底存在暴利与否也说不好,只能凭自己办理一些殡葬事宜的经历,冒然揣测一番。
粗算一下,我有六位亲人已经故去了,尽管他们故去的时候有早有晚,送亲人最后一程却是必须的。在办理这些事务的时候,总觉得殡仪馆的物品在价格上是有些贵。还好,一来是那个时候物价相对较低,二来亲人们,特别是伯父伯母和父母四位老人,一辈子勤俭持家,自己小有积蓄。三是我们兄弟混得还算可以,负担这些事情还是能够得承受的了的。只是那时候并没有对这个行当引起关注,总觉得发送死人,工作环境也不算太好,特别是从事这个职业,总有一些让人不舒服的感觉,所以,费用高一些也是自然的。
前不久,因事去殡仪馆。无意中问到了相关的价格。粗略算了一下,仅在那个地方,最低没有500块钱是打发不了的。一些生前经济条件比较好花费达到五位数也未可知,开支1000元上下的应该是主体。据说,去年我们县大约死亡七千来人,除去拉往外地火化的,留在本县火化的应该不少于5000人。如果平均按照1000元测算,殡仪馆一年的毛收入是多少?这恐怕并不是一个太难测算的数字而这笔收入中,能支出多少成本呢?一个殡仪馆,工作人员并不多,办什么样的企业能有如此高的效益呢?窦副部长以政府定价为“一些企业亏损”来证明没有“暴利”,理由未免牵强不够充分吧?
正如窦副部长所说,殡葬业并不是只包括在火化场的开支,比如其他的墓地、殡葬用品等事宜也应该包括在内,既然包括在内,而且也承认“这其中是可能存在一定的暴利空间的”,再说“人们对殡葬行业有误解,认为只要是殡葬就是暴利行业”,未免就有一些含糊其辞、“顾左右而言他”的味道了吧。
所以,作为政府部门,以殡葬业的一些领域进入市场来搪塞这个行业中的一些不合理现象是不应该的,既然要限制殡葬行业暴利,就应该正视现实。否则,价格起来越高,市场越来越乱,说不准有一天,人们真的死不起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