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能为秸秆禁烧做些什么?

(2008-03-08 11:39:27)
标签:

秸秆禁烧

工业原料

饲料

牲口

作物

杂谈

我记录

我的事业梦想

分类: 琐事留忆
    在今天上午召开的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除去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外,全面实现作物秸杆禁烧成为最突出的问题。据悉,市里划定了禁烧范围,在禁烧范围内,实行全面禁烧,秸秆转化利用率要达到80%以上,我县整建制被划入禁烧区。为实现这个目标,上级还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和措施,制定了详细而明确的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直到追究相关官员的责任。从内容上看,这次禁烧的决心不可谓不大,措施不可谓不硬。由此观之,实现禁烧的目标,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
    但是,仅有这些就够了吗?答案是肯定的。目标也好,措施也好,这些都停留在纸上,要把它变成现实,还需要人的努力,还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因为这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需要农民兄弟思想上的认同和行动上的配合,二者缺一不可。
    二十多年前,因为物资的匮乏,也因为人们的种植习惯,农作物秸秆是农家的燃料,或牲口的饲料。那时候,家在农村,在生产队的时候,常常是割下的玉米秸秆都要捆好,拉到生产队的场院,晒干,垛起来,留作喂养牲口的饲料,留在地里的玉米茬分到各家各户调出来,拉回家做燃料。不仅如此,即使地里的草也要拔干净抱出来,要么做燃料,要么打成饲料喂猪等家畜。虽然劳作艰苦,如果生产队里少给分一点,说不定就有人会觉得吃了大亏。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耕作方式、生活方式不断变化,也因为物质的丰富,作物的秸秆不再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须品,于是,焚烧便成为处理作物秸秆的一种流行的简便的处理方法,目前已经到了公害的地步。据测算,淄博市每年烧掉的秸秆约在4.5亿公斤。而且,耕地的土壤结构也在憔憔发生变化,地力下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增加农民兄弟的生产成本等等。于是,禁烧便成为近些年来各级政府每年都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抓的事情。
    自然,禁烧并不是简单地一禁了之,首先是有关部门大力宣传作物秸秆的价值。据说,作物秸杆的用途十分广泛,可以用作肥料,可以用作饲料,可以用作农村新型能源,可以用作工业原料,还可以用作基料生产食用菌。总之,小小秸秆全身是宝,加以利用,增收不少。在此基础上,各级政府还从其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配套,但就是没能禁止焚烧,反而出现年年禁烧年年烧、先行还田然后烧、白天不烧晚上烧等特殊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现象呢?首当其冲的应该是这些秸秆果真有那么大的用途和好处吗?宣传上说得天花乱坠,现实中到底利用了多少?除去过去曾经出现过的轻体门、青贮之类,农民兄弟到底看到了多少带来实惠的现实?其次就是利益趋动。俗话说,农民兄弟是最现实的,他们心中自有一本帐,如果秸杆真成了“摇钱树”,任你怎么鼓动,他们也不会“烧钱”。在是利用秸秆挣钱和省下时间外出挣钱上,他们心里恐怕比谁都清楚,与其说辛辛苦苦费心劳神拾掇几天,倒不如一烧了之省出时间打工挣钱。第三就是消化秸秆的研究严重滞后。直接还田、用作饲料就不说了,单是用作新型能源、作为工业原料,又有多少技术应用于生产?应用于生产的又有多大生产能力?
    在上午的会议上,有单位发言称要“强化措施,落实责任,严格考核,确保完成任务”。我不能否认这些单位抓好这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也不否认他们肯定能够完成任务,实现禁烧目标,只是有一点,说“层层落实责任制”,把各级捆到一根绳子上,虽然加大了抓“落实”的力度,谁又能打包票“确保完成任务”呢?如果等到“追究责任”的时候,这“禁烧”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从根本上说,“禁烧”的确是利国利民利环境的大好事,作为一方土地,守土有责。必要的防范措施是必须的,如果把完成“禁烧”任务寄托在强制措施上,防能胜防吗?大禹治水,因势利导。解决焚烧秸秆的问题,除去那些强制以外,还应该从源头抓起,大力发展秸秆加工技术,大力提高秸秆的附加值,用鲜活的事实引导农民兄弟自觉响应政府的号召,而不能简单地画饼充饥。如此,“禁烧”方能落到实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