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我们这一带使用比较普遍的一句俗语。大体意思是麻雀托生夜猫子,一代不如一代、今不如昔。今天用这句俗语做题目,用意是指瞎折腾。
国庆期间,路过县城某医院,门口上方整整齐齐地挂着一条标语,大体意思是政府买单,免费婚检。节后上班,本县的媒体上登出消息:自今年10月1日起实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看来,此事不虚。
婚检,本是前些年准新郎新娘结婚登记前必须进行的一个程序,具有强制性。2003年10月1日,新的《婚姻登记条例》正式实施,其中变化最大的一个方面就是婚检由强制变为自愿。原条例规定:申请结婚登记的当事人,必须到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婚前健康检查,向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提交婚前健康检查证明。新条例对此未做要求,从而意味着婚前体检由强制变为自愿。资料显示,当初取消强制婚检的理由主要有四个,一是体现对当事者的尊重;二是设了孕检关,婚检多此一举;三是婚检项目繁多并且收费偏高;四是强制婚检在国际上并不通行。或许正是因了这些原因,或者是以人为本的借口,强制婚检作为一项能够保证人口质量的硬措施终于被中止施行。
然而,人口出生质量毕竟不是一件小事。来自南京的一则资料表明,南京市2003国庆七天期间有2084对新人在黄金周7天中办结婚证,但是竟然没有一对前往婚检。南京市妇保所的专家指出,中国每年出生的缺陷儿占出生人口的4%至6%,而婚检可以有效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漠视婚检将降低人口出生质量。因此,尽管新条例已经施行,有关专家的质疑却一直没有停止。至于取消强制婚检有无增加新生儿出生缺陷,本人手头并没有准确的资料。本县媒体这条消息中的一句话,似乎印证了这个事实的存在,实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的原因是,“为有效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和各类传染病、遗传病的发生”。虽然没有说明恢复强制,同一篇报道内容同样表明是强制:“免费婚检的程序为结婚当事人申请结婚登记时,经审查当事人其他证件合格后,发给《婚前体检证明》表,指导当事人到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检查情况记录在《男、女性婚前医学检查表》上,婚姻登记机关在查验《婚前体检证明》后,按照有关规定为婚姻登记当事人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就是说,没有《婚前体检证明》,登记机关不办理婚姻登记手续。所不同的,过去婚检,买单的是个人,现在是政府。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修订新的《婚姻登记条例》时,为什么不能更多地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为什么不能把这样一件关系民族种群质量的天字号大事进行更加科学的谁?优生优育,是当前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项重点,没有了体制上的保障,还怎么保证?或许,取消强制婚检的确减轻了结婚者的经济负担,省去了许多麻烦,一个“自愿”,却埋下了巨大的人口隐忧。现在看来,几年前取消强制婚检,是典型的“捣鼓完秫秸折腾甘草”。
好在有关部门终于还是看到了这个天大的事实,看到了强制婚检对于保证人口出生质量的重要性。除本县以外,不知道全国到底有多少地区恢复了强制婚检。本人知道的事实是,当年取消强制婚检时,媒体的报道称得上铺天盖地,赞美之声不绝于耳。也许是孤陋寡闻,除看到本县的报道外,层次更高媒体的报道咱没看到,起码没有象取消时那样大张旗鼓。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不管声势大小,恢复强制婚检毕竟是造福当代、泽被后世的大事。对于民族而言,这次成了“折腾了甘草捣鼓秫秸”,至于政府买单,完全可以归结为“关注民生”,从增加财政支出角度看,仍然没有逃脱“捣鼓完秫秸折腾甘草”的窠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