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悲壮飞将数李广

(2006-12-03 23:23:38)
分类: 史海拾零
  在中国历史上,飞将军李广的知名度颇高。他长年镇守边关防御匈奴的经历,《史记》对他的记载,历代诗人对他的赞美,给他的人生增添了浓厚的传奇色彩。
  近几天,电视台又在播放由陈保国等人主演的《汉武大帝》,李广从书本走上了荧屏,经常在连续剧中出现,变得栩栩如生起来。于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怀念和赞美李广的诗句又浮现在眼前。虽然学过历史,早就知道李广的事迹,但只是知道个大概,详细情况并不了解。这次收看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阅读《史记·李将军列传》,详细了解了李广的事迹,看过之后,感慨万端,对这位忠心耿耿、屡建奇功的飞将军充满了崇敬。
  在汉朝,李广是一个不能不能说的人物。西汉初年,国力疲弱,从汉高祖刘帮遭遇平城之围后,汉朝廷不得不采取怀柔政策,通过所谓和亲的办法阻止匈奴的侵犯和搔扰。在汉朝初年的北部边境,不少地方官吏和镇守的官兵被掠边入侵的匈奴攻击或杀害,独有李广为匈奴所恐惧,被匈奴称为飞将军。
  《史记·李将军列传》载: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从军抗击匈奴,凭借自身的勇敢和高超的箭术,杀死许多入侵的匈奴士兵,因战功被封为汉中郎。汉文帝曾称赞他:可惜呀,你生不逢时。如果你生在高祖时代,封你个万户侯也不在话下。汉景帝刚做皇帝时,李广做了陇西都尉,后来迁为骑郎将。吴楚七国叛乱时,李广作为骁骑都尉,跟从太尉周亚夫进攻吴楚等七国的叛军,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后来先后担任上谷、边郡、陇西﹑北地﹑鴈门﹑代郡﹑云中等地太守,都因为作战勇敢名扬军中。后来,李广又镇守右北平,匈奴听说以后,称他为“汉之飞将军”,连续好几年不敢入侵右北平。李广非常廉洁,每次得到皇帝的赏赐都分配给自己的部下,与手下的将领同甘共苦。直到李广去世,做二千石的官职四十多年,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一直不说治家产的事情。李广语言表达能力低,平时很少说话,总是把射箭作为爱好,一直到死。李广带兵,每当到了最困难的时候,有水,士兵没有全部喝完,他不喝水;士兵不全部吃到粮食,他不去吃饭,对士兵宽爱,从不苛刻,士兵们因此乐意为他所用。
  李广终生,与匈奴作战七十多次,功劳甚巨,许多年龄比他小,资历比他浅,甚至曾经做过他部下的将领都被封侯,唯独他只做到二千石的官职。李广的名声,缘于他常年驻守边疆。汉武帝即皇帝位后,朝臣认为李广是名将,就调他担任未央宫卫尉。汉武帝决定以马邑为诱饵设伏被匈奴觉察失利后四年,李广从未央宫卫尉调任为将军,出雁门攻击匈奴,因敌众我寡被俘后逃脱,被废为平民。不久,匈奴侵犯辽西,李广又被任命为右北平太守。元朔八年,李广以郎中令率四千骑兵出右北平,走了大约几百里地,被匈奴左贤王率四万骑兵包围,李广沉着应战,立下战功,但并没有得到朝廷的奖赏。元狩四年,卫青、霍去病大规模攻击匈奴,李广多次请战,汉武帝考虑很久,才任命他为前将军。最后还是因这次作战失利而自刎。
  与他的赫赫战功相比,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汉朝的忠诚。虽然遇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李广并没有因此改变他对汉朝的忠诚。《汉武大帝》中对此的表现更突出。李广在征匈奴战争中的遭遇,不仅引起了一般官员的注意,而且也引起了一些别有用心皇亲国戚的注意。淮南王就是一个例子。在电视连续剧中,淮南王心生二心,由于忌讳朝廷的实力,都想拉拢李广帮助他们起事。因兵败被废为平民以后,淮南王刘安就曾试图拉拢。汉武帝发现汉朝内部有人里通外国以后,特别巡幸淮南。蒙在鼓里的李广受汉武帝委托前去刘安家回访时,淮南王父子再次露骨地拉拢,李广不为所动。试想,武帝南巡,李广护卫,如果不是忠心耿耿,有多少汉武帝能够再回到长安?
  苍天有眼,在《史记》中,司马迁给了他崇高的评价: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在后来的时光中,不少文人骚客吟诗作文,表达了对李广的崇敬。唐朝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等等。如果李广地下有知,他也可以瞑目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