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体育 |
分类: 体育竞技 |
多哈亚运会已经开幕两天,中国代表团全线飘红,金牌遥遥领先。于是,国内各色媒体群情振奋,各色各样的言语见诸媒体。虽然爱国之情因此可见一斑,但读过这些报道之后,媒体的用语不仅让人觉得有失风度,换句话,暴露出媒体的浅薄。
别的不说,今天早晨,打开新浪网,看到了几则关于亚运会的报道,仅题目就足以让人瞠目结舌:“王皓血洗柳承敏马琳斩吴尚垠”、“乒球女团中国横扫新加坡时隔八年重登亚洲后座”、“微笑的王楠亲手揭去伤疤弥绕四年噩梦终成过去”、“中国女排摧枯拉朽大胜韩国”。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这些语言,无非就是用来夸赞中国运动员在比赛中胜出,张扬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但是,这毕竟是体育竞赛,中国人一直以来崇尚的做法都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运动场上的胜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民族自信力和自豪感,但说穿了它就是一场普通的体育比赛。而这些报道中,选用了“血洗”、“斩”、“横扫”、“摧枯拉朽”等词语,不知道这些褒义并不算明显的词语用在报道中,会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中国是一个曾经遭受列强欺凌的国度,是一个曾经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度,也是一个在体育方面远远落后于世界的国度。几十年以来,随着国力的增强,随着一代代体育人的奋斗和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许多项目走在了世界的前面,甚至称霸世界数十年。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能够走向世界。别的不说,喊了几十年“冲出亚洲”的足球,我们有几次走向世界?在2002韩日世界杯上,第一次走向世界的国足又有什么样的表现?就是现在,每当看过国字号足球队伍的国际比赛后,我们的媒体又做了些什么?一有小胜,便谥美有加;一不如意,就大加挞伐。真是上下其手,翻手为云,履手为雨,必欲把攻击词语说绝面后快,完全把自己置身于世外,没有一点媒体的责任和风度。
落后的项目是这样,一些优势项目一旦出现意外,媒体又是什么态度呢?既然是体育比赛,就会有胜有负,就象人们常说的“足球是圆的”一样,获胜在意料之中,失利并不是无情可原。于是,作为运动员,胜负两重天:胜,谥美之词无以复加;败,讨伐之笔普天盖地。鲁迅先生说,杀人有“捧杀”与“棒杀”,这话借用在这里,倒是非常合适了。胜利了,媒体会把所有的赞美加之于身,让运动员飘飘然不知所以然,迷失方向走向败落。失败了,所有的非议全部倒来,让运动员如大难临头,失去信心。我想,这更不是媒体所应有的态度。媒体除去客观以外,还应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帮助总结经验教训,促进体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其实,媒体采用的文体,一般是新闻文体,既然是新闻,就是用要事实说话,要说准确的话。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文体的写作方法也在进化,一些过去不曾用的修辞手法不断引入新闻写作,这自然为新闻报道增加了非同一般的吸引力和可读性,但是,无节制地引用,甚至是乱用,单从新闻从业方面,也显得并不成熟。
媒体需要稳重,不需要浅薄。所以,媒体要有责任感。
前一篇:悲壮飞将数李广
后一篇:“为一个信念活一辈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