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百家讲坛》,是无意中从电视上搜寻到的;喜欢上这个栏目,却是因为看易中天先生之“品三国”。以至于每到星期天,只要没什么其他的事,总是早早地打开电视,等待着观看易中天先生“品三国”。我本人非常佩服易中天先生,之所以佩服,是因为他幽默风趣而又精练简洁的演讲,是因为他的演讲,把近两午年前的历史还原回到了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使我明白了,原来历史可以这样说!
这两天,看到网上不少网友拿易中天先生说事,甚至无端攻击他,看过之后,觉得很是不氛。易先生碍着谁了?你凭什么说易先生没文化?
“百家讲坛”是个不错的栏目,比如易先生、阎崇年先生等等。我觉得他们之所以受到欢迎,不仅在于对这些历史的简单讲解,而是用美学的方法,把一些人们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历史变成了脍炙人口的故事,让人得到了美的享受,在这享受之中,更会体会到做人的道理。喜欢这个栏目,正是因为看了这些先生的精彩演讲,我喜欢易中天先生和阎崇年先生,我佩服他们的学识,更佩服他们的治学严谨。我看过易先生的博客,看过他对于一些网友的误解,甚至是攻击的态度。看过之后的感觉就是,易先生不仅学识渊博,而且人品高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因为易先生,我才更加喜欢上了百家讲坛这个栏目。尽管有时候也听到一些倒胃口的演讲,也有一些所谓大家作一些无病呻吟的讲解,因为有易先生的讲座,我还是坚持看了下来。但是,接下来的一些讲座,却并不喜欢。虽然不能以一个之好恶而定一栏目之优劣,这却是一家之言,尽管这一家之言是多么苍白无力,我更愿意这个栏目青春永驻。
纪连海老师讲孝庄又是一个例子,本来这个选题是非常受欢迎的,让纪老师这么一讲,反倒让我觉得如堕云海,不知所言了。还有一个讲《西厢记》的老师,也不太受人欢迎。虽然这也是名篇,除了讲座内容的枯燥外,那老师的口气却让人觉得有点不太舒服,当然了,听讲座是为了获得知识,我这么说可能有人身攻击之嫌,但如果这老师能看到,希望兼听。
“百家讲坛”为这些大家提供了一个舞台,这些大家的演讲使这个栏目蓬荜生辉。同样,一个好的栏目因为某些个人的原因产生负面影响,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虽然我喜欢易中天、阎崇年,他们所讲的选题也有讲完的时候,即使如此,我想以他们在治学上的严谨,绝对不会粗制滥造。因此,希望编导把好关,不仅注重选题,而且注重选人,避免出现以讹传讹事情的发生。不然,栏目的质量降低了,那观众也许不会再去买你的帐了吧?!!
历史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历史的内容又是琐碎的,也许正因为如此,每个学历史的人,好象都觉得枯燥难记。但是,易中天先生的演讲,把历史讲活了。我喜欢易中天老师的风格,相信大多数喜欢历史的网友肯定也会喜欢他的讲解方式。
因此,我感谢易中天先生,感谢央视《百家讲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