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导读
一周时事热点,国平精彩评点!欢迎来到本周《一周平谈》,今天我们主要来谈一谈“中国投资美国房地产成‘常态’”一起来看!
事件回放
今年春季,在上海一家咨询机构工作的徐女士原打算在迈阿密购买一间公寓,价位约在50万-75万美元之间,但中国当前放缓的经济趋势令她改变了主意。她说:“也许我会再等5五年,或者考虑在中国而非美国投资。”
截至今年3月,近五年的房地产热潮,已经使中国超越加拿大成为美国住宅的国外顶级买家。但最近几周,一些中国买家正逐步撤离美国市场,在纽约苏富比国际地产工作的经纪人张先生说,他们已经准备好迎接在未来1-2年内中国买家减少的“寒冬”,他们服务的客户中有大约一半的中国人。
中国买家为何撤离?主要是受到中国的股市萎靡和经济增长放缓影响。大规模的购房低潮出现在股市暴跌几星期之后,当时美国旧金山地区的一些公司中,中国客户已占到30%,而当前的趋势促使这些客户“停下来思考”。
截至今年3月,来自中国内地、香港以及台湾的买家总共投资了286亿美元来购买美国住宅,虽然这在美国住宅总购买量中的比例刚刚超过2%,但中国人其实更热衷纽约、旧金山、洛杉矶、迈阿密这样的大城市,在这些城市购房的占比会更高。
中国人大量购买美国住宅起始于5年前,主要是受到财富增长和应对政治不稳定原因的驱动。多年来,中国人每年进行海外投资的上限是5万美元,但由于亲属的帮助,实际数量早已超越这一上限。最近,政府加大管制力度,提高了向海外转移资金的难度。纽约一家房产中介商章先生说,现在中国人即使想买,也没办法把钱转移出来。
用“撤离”这个词来描述目前中国投资者在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行为,其实很不准确。因为,并没有出现大量中国人抛售美国物业的情况,只不过是购买的“增量”在阶段性地减少而已。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次的“降温”,说明了投资性的市场行为开始成为中国买家的主流。记得2012年的时候,中国人购买美国房产只占美国房产交易量不到1%,而现在已经超过2%,并超过了加拿大人成为美国海外购置不动产的第一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