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产策划人的谈经论道之【角色】

(2015-08-10 14:17:53)
标签:

房产

编者按

高策地产研究院院长李国平,应《乡愁经济》之邀录制有关新型城镇化的话题。在正式录制的前一天晚上,在urbaneer都市工作群合伙人潘陶家中,与女博士刘昭吟一起喝酒闲聊,为第二天的访谈暖场。话题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咨询行业,三人随性畅言,嬉笑不拘……制作人兼导演廖启仲先生当时在旁试录,结果事后竟然被他剪辑出了四集,副产品正品内容还多,分别为地产策划人的【角色】、【底线】、【责任】和【未来】。我们在这里转发《乡愁经济》视频的同时,文字整理摘录李国平的主要观点,以飨读者。

视频——视频链接:http://v.qq.com/boke/page/a/0/6/a0157mrjcb6.html

不要以为自己有预测未来的能力,这很危险!

策划并不是一门计量科学,我不认为根据以往的经验、所谓的分析,就能够很明确地去预测未来。历史有时会有惊人的相似,但历史又不会简单的重复,所以策划者们最好都不要认为自己具备一个可以洞悉未来、预测未来的能力,这样其实是很危险的。

过去的十几年,太多的人进入地产这个行业,加上市场行情的单边上涨,使大家积聚了财富,也造成了对自身能力的误判。房地产策划人就好比是被风吹起来在天上飞,大家真的以为自己有飞的能力。其实我们并没有,甚至现在连在地上行走的能力都丧失了。

“我们这一代过去做的最多的是借鉴,不要轻言创新”

今天的地产策划,新型城镇化也好、房地产的项目开发也好,可能我们应该更多地应该从过去的成功经验中去总结和汲取养分。同时,我们也有横向比较和借鉴的条件,比如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许多就是50年前的美国,或是100年前的欧洲所面临的。这些经验大部分是有用的,可以拿过来借鉴。

讲一个我和我女儿的故事。有次我们一家和朋友去天津蓟县度假,住在恒大在盘山的一个项目里。那时她刚去美国读书一两年,之前也去过世界各地许多城市游览,当看到那些仿法式的、金碧辉煌的建筑风格,她认为这些赤裸裸的模仿“太恶心了”。

那天,就这个话题我和90后少有地、心平气和地进行了讨论。我告诉女儿,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和她的感受和想法其实是一样的。但往回看看想想,我又有了不那么极端的看法。

中国这十几二十年的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速度之快、体量之大前所未有,而我们自身的技能、经验和创新水平完全无法跟进、匹配。就好比少年习字,都得从临摹名家字帖开始,然后才有可能自成一体,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也许我们无需为此感到可耻。

“你觉得巴黎美吧?”我问女儿。巴黎现在可以说是全世界城市的典范,可当初巴黎的建设黄金时期许多也是山寨罗马的。比如凯旋门,只是比例放大了,更雄伟罢了。而协和广场上的方尖碑干脆就是直接从埃及运过来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也许今天成为典范的东西,可能之前也有抄袭或者借鉴别人的过程,所以这个过程并没有那么“恶心”。

所以我们这一代策划人,尤其对于我们过去的工作,不要轻易贴上“创新”的标签,这很不相称非。而如今的工作,我们也得承认更多地还是处于借鉴的阶段,而把创新的责任赋予现在的年轻人以及下一代。

回想十几年前,北京的房产项目设计,大部分都有外国人的身影,现在看来许多都还是“不入流的”,而当时国内的设计单位只能配合做施工图。但是,今天的情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就是过程。

“策划,不完全是科学,但是有科学的方法!”

经济学家说经济学只有一半是科学,而另一半是艺术。而城市发展和房地产开发,是把人的物质需求、社会生活需求、精神需求以及政治、文化需求综合起来的结果,所以其非科学的部分也许还要超过经济学。所以,其并不是完全科学的概念!

地产策划这门学科里有很多方法论和逻辑性思考的内容,但它更是把人的生活需求、精神需求、甚至于更多的政治需求综合起来的结果,它的范畴在很大程度上可能超过经济学,将会有60%70%是社会科学的领域。

“一个合格的策划师,必须是复合型人才!” “作为咨询行业,策划师角色更像是医生”

关于地产策划人所应扮演的角色,我觉得应该就像是医生。作为公众人物,可以语不惊人死不休;但是作为医生,就不能动不动说我就喜欢开刀,我见人就开一刀,那谁敢去找你看病啊。作为一个策划人也是,专业度在于要有逻辑、要有理性,甚至于要有一点点保守。这个保守不是思想上的保守,而是安全性,不要过于激进。

http://s4/mw690/001l55WYzy6UwvuXkPxf3&690

作者 李国平 高策地产服务机构首席策略官 高策顾问公司董事长 高策地产研究院院长

 

(高策地产研究院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