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国平
李国平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83
  • 关注人气:27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高策的定位不用大前研一的3C模型?

(2015-07-17 13:46:40)
标签:

杂谈

几年前,我在微博上晒过高策定位的三个维度,结果引起了热烈的争议和讨论。当时,有许多同行提出:为什么不是大前研一的竞争三维度?

大前研是日本企业经营方面的研究学者,曾经担任过麦肯锡日本公司的负责人,并提出了著名的“3C竞争模型大前研的三个维度是公司、客户、竞争,他认为在考虑公司战略的时候,这三个要素会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于是,许多大前研中国的追随者们就认为,房地产的项目定位也应该运用这个经典模型,只要把大前研的公司换成项目就可以了。

那么,我为什么没有选择用大前研一的模型来给房地产项目定位呢?

首先,我理解大前研的模型是用来思考公司战略的。虽然说项目定位其实也是一个层面的战略,但是一个公司的业务是相对成型的,竞争对手以及客户群体也是相对明确的,所以竞争关系的考量可以说是一种调整性的思考。而房地产项目的定位,则相对都是动态的从无到有的思考。

其次,在我们的定位三个维度中,价值是一个重要的思考因素,但在大前研的模型中却没有这个部分。

问题又来了,那些质疑者们说:客户呢?你的三个维度没有客户啊?这就要感谢业内朋友们的质疑了,这让我意识到高策的定位三个维度的表述是要修正的。其实,我们从来没有丢掉客户,更准确地说是市场需求

http://ww1/large/492c7564gw1eu5q06x0hkj20p01fvwgh.jpg 我们的本体、价值和竞争的思考都不是单一层次的,都是与需求的对接思考。所谓本体思考,完整的表述应该是对本体优点敏感而缺点不敏感的需求。同样地,价值具有更高支付能力的需求,竞争是足够的、尚未被满足的需求。也就是说,三个维度每一个都是指向客户需求的。

所以,高策的定位三个维度要将客户需求放进来,但不是变成四个维度,而是三个维度都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和客户去对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前研的3C模型,更像是我们三个维度中竞争的部分。


(作者 李国平 高策地产服务机构首席策略官 高策顾问公司董事长 高策地产研究院院长)

(高策地产研究院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