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竞争,不要怕走“窄门”

(2015-07-17 13:45:01)
标签:

杂谈

最近,冯仑出了一本书叫《行在宽处》,没有看,但估计他的意思是人们应该尽可能地走“宽门”,而避免走“窄门”。从大道理来讲,这当然没有问题。但是,没有什么道理是绝对的,许多时候我们需要相对地来看问题。

就说这“宽门”和“窄门”的问题。“宽门”当然好,但是如果走的人多,那也就变得拥挤,变得不好走了。像这次上海外滩的踩踏事件,这么大的公共空间,因为人太多照样发生危险。“窄门”当然狭窄,不容易走,可如果就你一个人,或者很少人走,再窄的门你也可以从容通过。

说到房地产项目的市场定位,大家都偏好去满足市场上那些有较大数量的需求,认为这样风险小,容易获得竞争优势。而那些相对“窄众”的市场需求,大家普遍都不敢碰,因为需求太少,于是乎就认为风险大,没有竞争优势。而这恰恰是一个思维误区!

市场上那些大规模的需求,你看到了,你的竞争对手们也都看到了。当你认为这些“大众需求”因为需求量大所以风险小,你的竞争对手们也会跟你有同样的想法,所以大家都去做这样的产品,这样就会形成巨大的“同质化”的供应,照样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竞争环境就会变得非常激烈,你就不会拥有任何竞争优势了。而另一方面,那些“窄众需求”,因为大家都害怕需求太少而不敢做,如果你做了这样的产品,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你反而就此拥有了竞争优势!

http://ww1/large/492c7564gw1eu5pyd50hij20fc0kfju3.jpg在过去十几年里,北京市场上有许多项目如“金隅山墅”、“润枫水尚”等都是我们主导策划的。当时,开发商都有做小户型的想法,理由就是低端需求的客群大,风险小。我那时候对开发商说:我们在这里开会,大部分人的想法,也是现在同时在开会的其他开发商们大部分人的想法,因此,一年后面市的项目大部分都会是小户型的产品,那我们还会有什么竞争优势?后来,这些开发商都采纳了我们做大户型的定位建议,最终市场检验的结果是既卖得好又获得了更大的利润,可谓名利双收!

最典型的是北京望京区域的“东湖湾”项目。当时开发商对于我们提出的大户型定位,除了担心高端市场“窄众”,还担心这个项目几十万平米的体量会带来更大的风险。我们说服开发商的是,所谓“窄众”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北京市场是一个巨大的总量,只要最终的“绝对数量”足以支撑我们的项目,那就没有风险。

所以,差异化的竞争,就是要寻找市场上“足够的”、尚未被满足的需求。只要需求“足够”,竞争,就不要怕走“窄门”!


(作者 李国平 高策地产服务机构首席策略官 高策顾问公司董事长 高策地产研究院院长)

(高策地产研究院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