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真:生命是自己的画板
他的诗歌处女作发表在1979年4月12日的中国青年报,名为《学校的一天》,今天看来虽显稚嫩,却提振了他的写作热情和自信,从此便频繁给各大报刊投稿。他自认为比较成熟的是1984年以后的诗作,1988年,他发表于《追求》杂志上的《热爱生命》,被发行量达数百万份的《读者文摘》在卷首位置转载,这下子,他想不出名都难了。
1990年春,汪国真所在的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出版社编辑李世跃告诉他,学苑出版社想为他出一本诗集,如果他愿意,对方还开出三个优惠条件:一用最快速度出;
二给作者最高稿酬;三用最好的装帧设计。汪国真一听心里就乐开了花:他当然愿意!
第二天,学苑出版社编辑孟光和曾胡便请汪国真吃饭,饭桌上汪国真不免要问:我们素不相识,你们怎么想起为我出书了?
原来,孟光的夫人是北京太平桥中学老师,一天上课时,老师发现学生们在下面拿着个小本,递来递去的,没收一看,是汪国真诗歌的手抄本!老师问:你们为何喜欢他的诗?学生答:不光我们抄,外面的人都在抄!老师这才知道,原来抄汪国真的诗已成了青少年的一种“时尚”!
其实在“学苑”之前,中国友谊出版公司便已“盯”上汪国真。1989年秋,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的书市上,值班编辑遇到一波波年轻人询问:有汪国真的书吗?有编辑不认识汪国真,便问了一句:谁是汪国真呀?结果招来一帮年轻人的嘲笑。
但“友谊”出手稍慢,被“学苑”抢了先。
有青春的地方,就有汪国真
世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汪国真诗集》一出版便引起轰动,当时有二十多家出版社蜂拥而上,一版再版,印数少则十几万,多则几十万,一时间风光无限,洛阳纸贵。直到2011年,仍有五家出版社推出他的诗集。
汪国真的诗为何受到青少年热捧,而且绵延二十年热度不减?
一位出版人对汪国真讲过这样一件事:为了解当代读者的阅读口味,他曾到西单图书大厦“蹲点”,看见有两个年轻人买汪国真诗集,便问他们为什么喜欢汪国真?回答是,汪国真的诗说出了他们想说而没说出的心里话。诸如“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我的坚强并不多,只比苦难多一点”……,都是具有励志性质的人生格言,不受时代和历史的局限,也不因时光的流逝而泯灭,正如评论界所称赞的:“有青春的地方,就有汪国真的诗歌在”。
“除了内容的吸引力之外,你的诗歌在风格韵味上,写作技巧上,是否也更适应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心理呢?”记者欲深入探究。
“我的诗歌有三点艺术追求:一是通俗易懂,既凝炼隽永,明白如话,又令人浮想联翩;二是能引起读者共鸣;三是能经得起品味。还有就是博采众长,学习普希金的抒情、狄金森的凝炼、李商隐的警策和李清照的清丽。”汪国真从容应对。
“你认为你的时代、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吗?”记者穷追不舍。
“我的诗集仍在畅销这一事实足以说明:诗的时代没有过去。时间给我发了一个奖牌。”汪国真风趣作答。
在汪国真看来,最有趣的是他的诗集“热”了二十年,盗版书也“盗”了二十年,这一现象是他始料不及的。
“别人的书被盗版都很愤怒,你为什么无所谓,甚至还有点高兴?”记者好奇地问。
“这说明我的诗是有艺术魅力和生命力的。我的书本来就是被读者催生出来的,如果没有盗版,说不定我还会有失落感呢!”
移情书画,墨迹遍布名山大川
我喜欢出发,因为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
在刚刚出版的《诗情画意》中,记者欣赏了汪国真的诸多书画作品。做为一位性情中人,他的书画虽无严格的章法、讲究的笔墨,却也清新灵动,潇洒自如。
说起移情书画的缘由,汪国真坦承他的字写得不好,若是一般人也就罢了,偏偏他成了名人,社会活动多了,找他签名的多了,再把字写得像螃蟹爬似的,就谁也对不起了。穷则思变,1993年,他用一年多时间专攻书法,从欧阳询、王羲之到怀素、张旭,临池不辍,渐入佳境。有了自信以后,一次,他用毛笔给出版社编辑写信,不料对方反馈说,你的字不错,出个书法集吧!汪国真受宠若惊,只是满意的作品不多,于是出了一本《汪国真诗歌书法集》。
有一次,汪国真到安徽巢湖开会,庐江县长见了他热情打招呼说:我很喜欢你的诗和书法,能否抽空到我们那去玩玩?会后,汪国真应邀前往。当时,庐江正开发旅游景点,在周瑜墓前,县长说,给我们题个字吧!汪国真盛情难却,题写了周瑜墓的碑文。结果一传十,十传百,请他题字的越来越多,迄今,在黄山、张家界、九华山、五台山、北京八大处、山西晋祠、江西陶渊明故里等风景名胜地,都留下他的行书墨迹,他也俨然成了诗人书法家。
2003年,香格里拉酒店集团计划出品一种专供红酒,设计酒签时,瑞士籍总经理建议请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诗人写一首诗放在酒签上,设计团队研究后一致选择了汪国真。但到哪儿去找这个人呢?有人灵机一动,想到找一本汪国真新近出版的书,通过出版社打听他的联系方式!很快,汪国真联系上了,诗也写出来了:“酒中豪情雾里花,围宴时光最潇洒。人间仙境何处寻?香格里拉诗意佳。”有诗境、有书法、有生活气息,上上下下十分满意,一字未改便获通过。
他作曲的歌,把白雪唱哭了
从别人那里,我们认识了自己。
如果说,汪国真移情书画还算顺理成章的话(中国文人自古就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当听到2009年12月,北京音乐厅举办《唱响古诗词·汪国真作品音乐会》的消息时,便不禁有些愕然了。
为何会对音乐产生兴趣?汪国真说:“可能与我的人生理念也有关系。人火了,面对的不仅是鲜花和喝彩,也有批评的声音,如说我的诗‘肤浅’‘速朽’等等,对此,我从不争辩,而是检讨自已,是否不够厚重;
要让自己厚重起来,就要多练内功,不仅会写诗,还会书法、绘画、作曲,让自己在每个领域都达到一定高度。我的很大动力便来源于此。”
汪国真对音乐的自信,还源于演唱他歌曲的歌手的表现。2009年,白雪推出新专辑《祝福》,其中收录了汪国真为苏轼千古绝句《水调歌头》谱曲的《但愿人长久》。专辑首发式前,白雪请汪国真吃饭时告诉他:“汪老师,你知道吗,我录这首歌时哭了……”事后,汪国真还问了白雪助理一个问题:这几年白雪录歌时,哭过几次?助理回答:仅此一次。汪国真认为,如果她唱三次歌哭两次,就说明她的泪点低;仅此一次,则说明他的曲子还能打动人心,这对他当然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从别人那里,我们认识了自己”。被他的歌唱哭的还有歌手雷洋、他的音乐会投资人,以及他在新浪和腾讯微博上的粉丝们。著名评论家汪兆骞对汪国真音乐的感觉是“震撼”,并断言,他的音乐将会超过他的诗:“诗人的情怀和对艺术的独特感悟,在汪国真的音乐中得到了完美体现。”
游走艺术之间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汪国真
汪国真的经历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一个艺术家或明星,如果本身没有真功、没有实力,只靠包装炒作和一夜成名的幻想,艺术生命是不会长久的。于是想起汪国真在《诗情画意》中的一句诗:“如果本身发光,何惧太阳照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