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开一扇天窗
长期以来,中国所谓的教育,无非是把孩子们塑造成一台“考试的机器”或哪里需要就到哪里的“螺丝钉”,而一是一个独立而大写的,复杂而生机勃勃的“人”。打开孩子们各个年级的语文课本看看,有几篇直指人心的好文章?除了虚伪,空洞的说教,就是死记硬背,这都是有违孩子的天性啊!幸亏还可以识字,幸亏还有祖宗留下来的唐诗宋词,否则真是误人子弟啊!举目四望,一个幼儿园的大班孩子胜过一个五毒俱全的科长。
真正的教育,是培养孩子的兴趣,挖掘孩子自由天性的潜力,引导孩子幸福而健康的成长,是快乐教育,赏识教育,自主教育,情景教育,思维方法训练,生命观引导,世界观培养……是美德教育,更是人性教育,公民教育和人文教育。因为孩子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然后才能赋予他们其他属性。
本书系是在综合广西教育版《新语文读本》和广西师大版《大学人文读本》的基础上编辑完成的。较《新语文读本》而言,弱化“语文”教育------即识字的功能,强化美德教育和人性教育;较《大学人文读本》而言,更生动,更可读,更感性,更系统,而且读本四册针对的读者对象各不相同。
《好孩子与坏孩子》的读者对象,主要是针对小学生。所选文章旨在完善孩子的品格,修养,自由,责任等美德的建构,寓教于乐。
《我有一个梦想》的读者对象,主要是针对初中生。所选文章旨在激发孩子对老师,父母,自然和动物的爱,并以立志成功为索引,增加孩子对社会,生活和生命的认识,着意挖掘“人”的尊严,使命和梦想。
《爱我们的仇敌》的读者对象,主要是针对高中生。全书以深深的宗教情怀和对生命死亡的终极关怀为切入点,着意挖掘孩子们的激情,理智和社会责任,弘扬博爱的入世精神。
《历史的喘息》的读者对象,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全书不仅荡漾着对教育,自然,历史和文学的强烈忧患意识,而且将推动美国民主道路的里程碑式的文字呈现在读者面前,旨在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原公民意识和对普世价值观的认同。
人性教育是人类自由的摇篮。它既是塑造人类自身品格的必由之路,又是拯救人类道德沦丧的重要手段。它激发个体生命对已知和未知世界的认识,又丰富“人”的概念,从而促进人的自由,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并改善人类的情感。人性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情感教育,美德教育;意志教育,信仰教育;理性教育,公民教育。人性教育的地位,从终极意义在宇宙中的地位。尽管人生荒诞而无意义,但人类永恒的悖论。愿所有有识之士,为完善人类的道德,情感和信仰,为中国的人性教育,人文教育和公民教育,共同努力。在夕阳西下的黄昏,请为可怜的莘莘学子开一扇天窗。
这套读本的另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所有选编工作只有赛妮亚一个人完成。如果能得到社会认可,是对中国庞大的教材编篡队伍的严肃挑战和最大讽刺,是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现代版。我有这样一个梦想。
个性与缺限是成正比的,欢迎专家,学者及同道的挑刺,批评,辨驳和指正。
http://images.google.cn/images?q=tbn:tkYKG7CQIdsuFM: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h/ydrs/200404140870_15024.jpg
“青少年人性教育读本”
(塞妮亚 主编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出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