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犹太人为什么聪明(10)

(2006-06-13 17:55:33)

科学发展到20世界30年代中期,核物理成了热门,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几乎都转向了这个领域,致使核物理学飞速发展。其中,玻尔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玻尔认为:原子核具有复合成分,因此核反应是分两步进行的。首先,闯入的中子和原子核内的一个质子或中子碰撞。不过,这个粒子不会被撞出原子核,相反它将撞击另一个粒子,这另一个粒子也会撞击别的粒子,直到所有的粒子都运动起来。这时,闯进来的那个中子原来所具有的能量,就转移到了这些粒子上面,接着这个系统就要采取一种行动,以摆脱这部分多余的能量。他又一次发现了原子的结构,又一次发现了并协原理。他提出了如何验证这一设想的所谓“复合原子核”的方法。对复合原子核这一概念,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才得到充分的发展。不过,正像牛顿和达尔文的发展一样,突如其来的见识与长时间的审核事实,再一次创造了科学史上又一个最伟大的进展。

玻尔继续向前展望,如果原子核受到了更猛烈的冲击,可能导致原子核的爆炸。

1938年,玻尔去美国同爱因斯坦合作,在途中和抵美不长的一段时间里,又完成了解释原子核裂变现象和裂变碎片具有放射性的实验。他写出了概论性的论文,对整个过程的理论进行了推导和说明。不久,他又揭示了铀的复杂现象,提出:只有质量数为235的这种稀有同位素才能由慢中子引起裂变;而质量数为238的半度同位素则不能。这种差别仅仅是由于两种同位素含的中子数不同。这个发现,直接提出了释放出巨大核能的链式反应的可能性。

1939年9月3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整个世界都卷入了战争的漩涡。1940年4月,德国占领了丹麦,玻尔落入德国人手中。

纳粹急于想利用玻尔尽快研制出原子武器,所以继续让他从事研究,并且从中索取秘密。但是,有关原子的研制,许多科学家认为在实际中因为存在许多困难,例如难以提炼大量的铀,难以控制反应速度等,所以认为原子弹难以造成。就在这种情况下,玻尔指出慢中子裂变应归于稀有的同位素铀235,又是玻尔发明了有效分离同位素的方法,这就使得制造原子弹成为可行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