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人,也和费米一样忧心忡忡。他就是匈牙利犹太人西拉德。西拉德在柏林当过爱因斯坦的学生,还和爱因斯坦在一起搞过发明。后来,西拉德逃难道美国,专门研究链式反应。在哥伦比亚大学西拉德教授工作的实验室里,链式反应正在渐渐地从理论变为实际。他深信,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将链式反应用到军事上,制造出一种威力无比的新型炸弹。如果让希特勒德国抢在前头,那……太可怕了。
西拉德马上行动,找到爱因斯坦,呈述了铀核研究的重要性,劝爱因斯坦出面敦促美国政府重视研究铀的问题。于是,爱因斯坦起草了给罗斯福总统的信,要求总统重视铀的研究工作并迅速制造出原子弹,赶在德国的前面。爱因斯坦的信引起罗斯福总统的重视,他立即下令成立一个委员会,负责研究原子弹。
1945年夏天,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消息传来,爱因斯坦一声痛苦的呼叫,瘫倒在沙发上。爱因斯坦感到悔恨和耻辱。因为他的公式E=mc2,奠定了原子弹的理论基础;因为他写给罗斯福总统的那封信,开启了原子研究和创造。虽然他没有直接参与原子弹的研制,但他确实是“真正的原子弹之父”。
揭开核裂变秘密的人尼尔斯·玻尔
在寥若宸星的历史巨人中,尼尔斯·玻尔是其中极为灿烂的一颗。虽然他没有爱因斯坦那样声名显赫,但真正懂得物理学的人都深知,他完全可以和爱因斯坦并驾齐驱。他是卢瑟福的学生与合作者,爱因斯坦毕业不可缺少的备受尊敬的挑战者,他是许多卓越科学家如:海森堡、泡利、狄拉克、奥本海默的良师益友,也是全世界所有物理学家的领袖。正是他揭开了核裂变的秘密,从而引发了原子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