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暑避暑湿

(2013-07-07 17:31:48)
标签:

小暑

养生

祛湿

分类: 健身养性

小暑避暑湿



今天是小暑,“暑”即炎热,小暑意即小热。俗话说:“热在三伏”,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应该减少外出,以避暑气。养生要以防湿为主,民间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因为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长时间将桌椅摆放在露天,容易受潮,一旦座椅温度升高,就会将这潮气散发给人体,会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病。

 

防暑湿致水肿,健脾祛湿是关键

 

夏季到了,人容易水肿,特别是女性朋友。水肿又称为浮肿,通常多表现为手、足部有轻度的凹陷,同时伴有乏力、厌食等症状。等夏天一过,水肿有时候会自动消退。这种轻微的功能性水肿,是身体对外部环境一时无法适应的调节,问题不是很大,但有些水肿,却是因为暑天湿邪困脾引起的,那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天气炎热,高温酷暑,除了热之外,还有湿,这个时候外界的湿度大,人体也最容易受湿邪的侵袭,出现浑身无力、脾胃不合、头身困重等症状,中医将这称为“夏日伤寒”或湿热病,由此可以引起水肿。夏季之所以强调饮食要多吃祛湿、健脾胃的食物,正是因为脾主运化,脾统血,脾统气,统水液,如果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健旺的话,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发生滞留,也能防止痰湿等病理产物的生成,而脾喜燥恶湿,一旦受到湿邪的入侵,就很容易削减脾的功能,导致痰湿的形成,所谓“脾虚生湿”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水肿的发生,正是因为脾不能发挥它统管气血水液的功能。

 

掌握简单的穴位按摩可以达到祛痰湿的目的,还可以防治其他慢性疾病。丰隆穴配合承山穴可以很好地祛痰湿。丰隆穴位于人体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处,按摩丰隆穴,一直有去湿化痰的功效,还能调和胃气、补益气血、醒脑安神,经络疏通、健脾利湿之后还能达到祛脂减肥的目的,方法很简单,每天用大拇指采用点按式的方式按摩此穴1-3分钟即可。祛湿就是承山穴了,承山穴位于人体小腿后面正中,肌肉浮起的尾端,用拇指按住此穴,坚持1-2分钟,或揉此穴5分钟即可,它是膀胱经上的要穴之一,刺激此穴可以振奋此处的阳气,从而排除身体里的湿气。

 

饮食调节一直是不变的话题,很多常见的食物有祛湿功效,如薏米,它性味甘,淡,能健脾祛湿;冬瓜,性味甘、淡,能利水消肿,消暑解毒;黑芝麻,性味甘平,补肝肾,润五脏,也可以用来煲粥。另外不管是水肿还是真的肥胖,中医认为体内都是有湿,实践证明,薏米和红豆是祛湿力强的食物,去水肿的同时也能减肥,尤其是中老年肥胖者,效果明显。可以用薏米和红豆做薏米红豆粥,将红豆、薏米洗净一起放在锅里煮就行了,比例1:1或是哪个多些哪个少些都没有关系。薏米既可健脾胃,又能利水祛湿,与红豆搭配效果最好。

 

减苦增辛,夏季也要养肺气

 

夏天人的心火旺盛,应该减苦增辛,以养肺气,宜食暖,不凉腹,慎食肥腻,多食蔬菜,不可多吃生冻之物。我们所说的苦,不仅仅是尝起来苦的食物,也有一些食物味道并不算苦,但实际从性味上分也是苦味的食物比如橘皮,就要少吃,有一道菜可以多吃,那就是苦瓜,苦瓜本身具有消暑去热,明目解毒功效,对人体是非常有好处的。辛味多吃,也并不等于越辣越好,像那些辣过头的食物要少吃。中医认为,辣椒的辣是辛味口味偏重的一种,不应多食,相对来说,葱、蒜等辛辣品要温和很多,在夏季可以适当多吃。这样能达到养肺的功效。

 

另外夏季水果也多,不少水果是养肺的能手,像梨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不管是生吃还是榨汁、炖煮或者熬成膏,对肺热咳嗽、支气管炎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另外葡萄和石榴,也都能补肺。

 

还有一种很容易做到的养肺的方法,就是笑。保持乐观开朗的情境很重要,夏季炎热苦闷,很容易让人闷闷不乐,心情烦躁,其实这正是在伤肺。中医有“常笑宣肺”的说法,大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中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使呼吸畅通,可以改善肺部功能,但值得注意的是,凡事过犹不及,不要放声狂笑,否则乐极生悲就不好了。

 

另外从养心的角度来讲,夏季少苦多辛的同时,还可以适当吃些酸味的食物,取其收敛、固涩的功效,以收敛易耗散的心气,避免心神受伤,吃些酸味食物可预防流汗过多而伤阴,还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如番茄、草莓、柠檬、葡萄、山楂等,吃饭时,也可以在菜肴中加些醋,以防止胃肠道疾病发生。

 

夏季多汗不正常,找心肾来帮忙

 

炎炎盛夏适当出些汗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如果出汗过多就不正常了,在安静的状态下不是因为气温过高或是衣被厚重的原因而出汗太多,并且身体某部分出汗不止,湿透衣衫,感觉像水里泡的一样,那就是中医上说的“汗症”了,汗症在夏天发病率极高,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也会令人苦不堪言,

 

出汗过多会伤极心血,心和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中医讲“肾无心之火则水寒,心无肾之水则火炽,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以温暖”,由此可见,夏季固汗先抓肾的同时,还要补心。

 

汗症的症状有多种,其中盗汗是很常见的一种。其表现为晚上睡着了出汗,醒来又停止的症状,如果长期如此,它会慢慢消耗掉人的心阴,让人变得虚弱,这时的汗可就不是体内的毒素了,相反它是精华。经常盗汗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心肾功能必出问题。

 

还有一种情况,有些人排尿不正常,而尿液在无法排出的情况下,就会借助汗腺出来,这样也会流出不是正常的汗。不过如果问题不严重,用穴位指压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效果还是不错的。按摩膝盖关节的阴谷穴和腰椎上的肾俞穴能治疗汗症,两都相互配合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按摩时,注意气息的把握,可以缓缓吐气,然后左右手同时用力按压两侧的穴位,时间大约控制在6-10秒,直到发痛为止,每天30次,长期坚持,能有一定的成效。肾水和心火不相济,还表现为失眠,同样也可以找穴位,脚底的涌泉穴和手心的劳宫穴,一个是肾之合穴,一个是心之合穴,用双手分别搓对侧脚心就可以使心肾相交,快速入睡。

 

如果说多汗不好,不出汗其实也不好。《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篇》中记载“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夺就是失去的意思。汗和血本就同出一源,如果已经失血了,就不会再出汗,同样的道理,如果已经发汗,就不能再失血了。一个人的精血都没有了,那生命也就走到尽头了。

 

避免宫寒对女性的伤害,切记夏天勿贪

 

进入暑天,人们的衣着越来越单薄,并且室内整天开着空调,这对身体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很多女性朋友。衣着上时刻展露肌肤,一进到室内,在温度恒定的空调房内,寒气透过裸露的肌肤侵入身体,女性特有的器官--子宫受到寒气的威胁,自己却还浑然不知。

 

宫寒是件可怕的事情,一些女性夏天贪凉,如好吃冷饮、生食,这样很容易导致寒气进入体内,而一旦没有及时排出,滞留在体内就会伤脾伤肝,中医认为,“肝藏血,脾统血”,肝脾被伤害,统血和藏血功能降低,就容易出现女性经血不净,并且多数人夏天牙龈出血,鼻孔出血等也都是这方面的原因。女性体质属阴,不宜贪凉,吃过多的寒凉、生冷食物,容易消耗掉阳气,导致寒邪内生而侵害子宫。不过有些女性天生体质较寒,一般表现为夏天时比较耐热,很少口渴,脸色看上去了较一般人苍白,她们除了一部分遗传自父母的体质之外,也与后天因素脱不了干系,像居住环境潮湿寒冷、好吃寒凉食物、易怒、过度疲劳等,这样的人,更容易出现宫寒的症状。

 

我们频繁提到不能吃冷饮,也许有人会问,怎么连小孩子都能吃的东西,成年女性反而不能吃?原则上,青少年也要少吃,但是由于夏季气温高,加上他们活动量大,适量吃点的话,寒气也会随着汗液一起排出体外的,并且青少年体内阳气旺盛,阳气化解生冷之物不至于伤害脾胃。

 

对于女性来说,子宫是未来孕育宝宝的温床,子宫温暖,体内气血才会运行通畅,按时盈亏,子宫里的宝宝种子才会发育,而一旦出现宫寒,血气就会凝结,身体的形貌不能保持,里面根本没有适宜的温度提供胎儿生存和发育,这也是部分女性朋友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

 

在盛夏,防寒首先应该从饮食做起,尽量少吃冷食,尤其是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另外像西瓜、绿豆等食物,即使在常温下,其本质也是寒性的,因此对这一类食物也要适可而止,至于具体吃多少,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来定,像体燥、火气大的人可以多吃一点,但也别太多,而如果两种食物摆在面前,一种热的,一种凉的,一般人都是没有顺序地吃,其实,最好是先吃热,再吃凉,这样避免凉气在下被热气压到子宫里。

 

平时没事喝杯红糖姜茶可以化解寒气,只需要在茶杯到入少许红糖和一片姜,用开水冲泡即可。如果放在餐前吃的话,不仅能化解所吃食物的寒气,也有助于缓解痛经等症状,若遇到下雨天,还可以自己在家多煮些姜茶喝,生姜也可以多放几片,对潮湿的天气驱寒祛湿是比较好的。

 

接下来要提到的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问题--减肥,夏天衣服穿得少,很多女性为了漂亮,想借助节食、减肥药等手段企图快速减肥瘦身,加上夏季本来吃不下饭,确实有人能在短期内瘦下来,但是这种以非正常手段排出体内多余水分和脂肪,在中医看来,寒邪很可能乘虚而入,攻击子宫,所以,千万别对脂肪太苛刻,尤其是腹部脂肪,它紧密联系着子宫健康,如果多吃怕胖,可以多出去走走,多运动,不仅能促进消化,还有助于活血,如今,很多小区和公园都铺着鹅卵石,每天晚上快步走在这种路上,突起的石子能刺激脚底的经络和穴位,它能疏通经脉,改善血液循环,祛除寒气,使全身温暖,也可以达到保养子宫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