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量化感觉披萨酱香草美食 |
分类: 煮妇当家 |

在生活当中,二宝她爸跟我有一个绝对不一样的习惯,就是他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量化,就算是一些细小的事情,也要让我给他写“标准化流程”才行,而我对生活中的一切只是靠着悟性与感觉去做。类似下面的事情我们家经常会发生
。
1、我出差,求二宝她爸帮忙给我的花儿浇水,他说:“那你可得把要浇的花儿在盆上贴上纸条,写上什么时候浇,浇多少”。我说:“这怎么还用写啊,你根据感觉浇就行了,只要干透就浇”“那什么样的状态是干透?”“你可以用手指插进土里试一下。”“试出什么样的感觉呢?”弄得我实在是懒得再跟他说了,就写了纸条贴到花盆上去了。结果等我回来,看到有盆吊着的千叶成干花了,“这盆怎么没浇水啊?”“那上面没贴纸条,以为是不用浇的。”确实是因为吊在空中,我忘记给它贴条了,结果我养了几年的千叶仙了
。
2、偶尔二宝她爸在家的时候,我有事不能回来做饭,便提前把菜准备好,只等他下锅炒一下或是煮一下就行。他就会电话跟过来,“放多少油,加多少盐,炒(煮)多长时间?怎么也不给写个纸条。”“你就自己约摸着放就行了。”“约摸也得有个数啊。”基本上最后都是弄得我心烦地扔一句:“你随便,能吃进肚子里就行。”
3、前阵子看养生的书,给二宝她爸也买了书,让他也照着做,可是说没有时间让我把精华给他写下来,我写下来之后他又说自己找不准穴位,等我去指点下再说。元旦我过去了,还正儿八经地地作了PPT,给他和他的同事上了四个小时的课,分享了我刚学到的东西,结果他话又来了:“你这穴位讲得也不准确,就那么一比划,我们怎么能知道在哪个位置呢?”“穴位只能是自己根据大约的位置,慢慢找到有压痛的点的地方就对了,不能具体量化的,因为人的身高体重都不一样。”“那我可不能随便按。”最后把我逼得无奈,只得用了他的中指的前指节,在他身上量出大约的穴位后,用笔给他在上面圈了圆圈,告诉他自己先熟悉下,以后就在那个位置按,这才算罢了。
相对于上面说的三件事情,我一般的做法是:
1、花儿的习性不一样,但大部分浇水的原则都是见湿见干,干透了再浇,宁愿干着也别涝着,就像人一样,饿点不要紧,但撑着就不好了,可也不能给饿死了。至于多少时间浇一次,没有绝对的,因为空气的温度与湿度不一样,反正我都是凭感觉的。
2、做饭我更是没有定量,油、盐、醋等都是大约、少许地放就行了。只是后来学做西点才对量有了概念,因为西点中的很多配料,如果用量不对了,做出来的味道与感觉也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西点做到最后的感觉是比做中餐容易多了,因为只要按照量和比例做,肯定就能做出完全的食物。
3、根据人体穴位图,找到差不多的位置,用手指在那个位置的周围慢慢地感觉,或者实在是找不好,就在整个经络上从上往下捋,差不多就得了,为什么一定要找到非常准确的位置呢。我们也不是中医需要扎针什么的,反正我就是这么认为的。
可是我的观点在二宝她爸那里是完全行不通的,结婚的头几年我还跟他争执,现在也懒得再辩论了,还以为这是男女有别中的一条呢。后来跟某玲一起,才知道女人也有这样的,她就是其中之一,不管做什么,跟二宝她爸的习惯一样,总是喜欢问具体的量,不然她似乎就什么也做不出来。今天想起罗嗦这些,是因为一直就答应教她做披萨酱,可是一想到要给她写这个用多少,那个用多少,我就没了耐心。昨天做的时候拍了过程,可是忘记称重量了,幸好昨天的材料剩下的还没用,刚才拿出来一一过称
。
披萨酱
原料:
西红柿1000克,元葱300克,大蒜1头,鲜牛至8支,黄油50克,干牛至、干罗勒、干迷迭香、黑胡椒各一大勺,淀粉、盐、糖少许
做法:
1、西红柿开水烫过去皮切丁,元葱切丁,大蒜去皮挤蒜器挤碎,鲜牛至去梗切碎
2、黄油放入热锅里融化
3、先放入大蒜碎翻炒,然后再放元葱炒软
4、放入西红柿翻炒,会炒出很多水份,盖锅,小火炖20分钟(时间根据西红柿的出水量定,如果水多可以多炖些时间)
5、加入干牛至、干罗勒、干迷迭香、黑胡椒,搅拌均匀,加盖小火再炖10分钟,加适量的盐、糖和鲜牛至
6、盛到料理机的容器里,用料理机完全搅碎成糊状
7、再倒回锅中煮开,把适量淀粉先用温水稀释,边搅动锅里的酱边把它倒入锅中,搅拌均匀后关火。
8、凉透后装入保鲜盒,冷藏保存即可(可存放10天左右)。另外干牛至、干罗勒、干迷迭香也可以用意大利香料(ITALIAN HERBS)替代,缺少干迷迭香、鲜牛至也可以
1、黄油可以用橄榄油替代
2、可以略咸一点,因为是做披萨的佐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