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宽带市场兵分两路 公众接入与大客户接入并驾齐驱

(2009-08-03 09:46:53)
标签:

杂谈

        赛迪顾问通信产业研究中心咨询师 孔京

  中国的宽带业务由于起步较晚,仍存在业务种类单一,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村宽带普及率低的问题,与日本、美国等宽带大国存在较大差距。但是从整体上看,作为已经拥有了世界第一的网民数和宽带用户数的新兴宽带市场,中国宽带市场发展迅速,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在种类日益丰富、带宽需求越来越高的新型宽带业务的推动下,中国宽带接入设备市场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2007年以来,市场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在制造业整体受到严重打击的经济形势下,宽带接入设备市场由于受到庞大的用户发展规模和业务需求的拉动,并未受到实质性的影响。赛迪顾问预测,未来几年内中国宽带市场仍将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到2012年为止,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390亿人民币(见图1)。

  图 1 2004-2012年中国接入市场规模增长及预测

  http://www.ccidconsulting.com/upload/14492.jpg公众接入与大客户接入并驾齐驱" TITLE="宽带市场兵分两路 公众接入与大客户接入并驾齐驱" />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9,04

  公众接入市场蓬勃发展,光接入网建设成为主要驱动力

  中国的电信网络发展迅速,骨干网建设规模巨大,在此基础之上城域光网络的建设也已经大规模的展开。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不断深化,宽带业务日益丰富,原有的接入网带宽已经成为业务发展的瓶颈,从城域的边缘向用户端覆盖的宽带接入网络成为通信网络建设中新的热点。受到成本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公众宽带接入市场以DSL设备为主,而且伴随着宽带普及率的提高,DSL接入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参见图2)。所不同的是,随着业务需求和用户规模的提升,铜缆接入所能提供的带宽将无法持续满足实际的需求,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DSL大规模被采用光纤的FTTx替代乃是大势所趋。从2008年正式商用起,FTTx市场就进入到一个井喷的阶段,在未来2~3年内该市场仍将保持惊人的发展速度,赛迪顾问预测,到2012年,光纤接入将全面替代铜缆接入(见图3),占据宽带接入设备市场。

  图 2 2006-2012年中国DSL设备市场规模增长及预测

  http://www.ccidconsulting.com/upload/14493.jpg公众接入与大客户接入并驾齐驱" TITLE="宽带市场兵分两路 公众接入与大客户接入并驾齐驱" />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9,04

  图 3 2006-2012年中国FTTx设备市场规模增长及预测

  http://www.ccidconsulting.com/upload/14494.jpg公众接入与大客户接入并驾齐驱" TITLE="宽带市场兵分两路 公众接入与大客户接入并驾齐驱" />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9,04

  大客户接入市场加速发展 综合接入异军突起

  宽带接入设备市场的另一个发展热点应用在大客户接入方面。 伴随着整体电信网络的发展,中国企业信息化进程加速,企业网大客户接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见图4),呈现出网络向全光化发展;产品向定制化、个性化、智能化及综合化发展;服务向精细化发展等趋势。由于企业用户需求复杂,通常宽、窄带业务,话音、数据业务需求并存,网络配置灵活性要求高,定制需求强,相应的适应企业客户需求的综合接入设备与一般公众接入网络有很多区别,形成了一个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高端市场,主要客户除电信运营商外,还包括石油、电力、金融等行业的大型企业。目前企业大客户接入网设备市场规模虽然不大,但用户ARPU值高,发展前景可观,伴随着产业升级和优化,越来越多的大中型企业接入网络的建设受到更多的重视,企业网接入设备市场将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赛迪顾问预测,到2012 年,中国大客户接入网设备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元。

  图 4 2004-2012年中国大客户接入设备市场规模增长及预测  

  http://www.ccidconsulting.com/upload/14495.jpg公众接入与大客户接入并驾齐驱" TITLE="宽带市场兵分两路 公众接入与大客户接入并驾齐驱" />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9,04

  面对巨大的接入网设备市场,中国本土企业已经改变了以往主要占领低端市场的局面,烽火通信、中兴通讯、华为等大型通信企业在公众宽带接入网市场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而在客户需求更加多样化的企业网接入市场,烽火网络、瑞斯康达等企业则表现出更为灵活的适应力。随着宽带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中国本土品牌将在新一轮的宽带接入网建设中展现出更强的实力,带动中国进入宽带业务大国和强国的行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